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光照文坛 千古不朽——读苏轼《前赤壁赋》(4)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作者因精神得到解脱,而复喜,重新快乐。主要写主、客关于人生、宇宙态度的讨论。
    上文客人的议论,我们注意到他并非是凭空而发,他是借着自然界的长江、明月来表达“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的焦急出世思想。这是根据景物来议论,因景而议。苏轼的反驳,也是借着景物来表明道理,叫做借景明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样一句反问就进入了议论。“亦”,是联系第2、3段文章意思的连接词,这句意思,苏轼说:你也知道水和月的道理吗?言外之意,我对水和月的看法与你不同。我们知道,用水、月作比喻在佛家经典里经常出现,往往用来表佛家深奥教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是说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是说月“逝者如斯”, 流去的就像江水。本出孔子《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以水不舍昼夜的流淌,来表现人生有限的感叹。我们一般也容易看到江水不断流去这“变”的一面。“盈者如彼”,时园时缺就像月亮,我们一般的也只看到月亮时园时缺的一面。苏轼在这里用水、月作比,用意不仅在“逝者”、“盈虚者”事物变化的一面,他还指出,江水尽管不停地流去,但“未尝往也”,是说它仍然没有流去。长江还是长江,黄河还是黄河。月亮尽管时园时缺,但“卒莫消长也”,它终究未增加,也没有减少。月亮还是月亮。这两句是说,不断流去的就像这江水,但江水其实并未流走;时园时缺的就像那月亮,但月亮毕竟没有增减。这里指出了水、月不变的一面。这水、月是代表自然界的。苏轼认识到自然界和人生都具有两重性。“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盖”,发语词,在这里是引起读者对下面论断的注意。“将”,特殊用法,表假设,可解为“如果。”“自”,介词,解为“从”。“曾”,尤其。“以一瞬”,一瞬,眨眼。形容时间非常短促。这是一个佛家用语,佛家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弹指一挥间”,指时间很短的意思。这“一瞬”就更短了。这里是表变化之快。“以一瞬”,用一瞬来计算。“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可解为天地间变化之快尤其不能用一瞬时间来计算。换言之,就是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这概括了自然变化的一面,当然也包括人生。这几句是说,如果从它变化的一面来看,那天地间的变化之快,尚且不能用一眨眼的时间来计算;从它不变的一面来看,那么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永恒的。“而又何羡乎?”又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呢?注意,苏轼的议论是侧重在不变的一面。客人为什么会产生感伤情绪呢?其根源在于他认识上只知事物变的一面,“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于是就“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则认为水是“未尝往也”,月是“卒莫消长也”。所以物与我皆无尽。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死亡只是回归自然、复返自然,最终和自然合一,也就是有限的人生和永恒的自然中间的界限可以消失。这里所说的事物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带有辩证的观点,但更深的却是打上老庄思想的烙印。这两句话本身就是从《庄子》里边来的。《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看待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派生出死生如一的人生观,死等于生。陶渊明就接受了这种人生观,所以他在临死前写挽歌词:“死者何所到,脱体投山河。”认为人与自然是共存的。这样来看待人生,那生死、寿夭都不必挂在心上了。那就更不必以现实生活中的荣辱得失为怀,精神就可超脱了。由于苏轼接受了老庄的思想,他认为人返回自然都可以获得永恒的生命,那“长江之无穷”就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这一层反驳,用“何羡慕”来归结,呼应了开头“羡长江之无穷。”
    第二层反驳,苏轼用“且夫”两个字一转,推开一步,进而论述人们大可不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应从人生无常的惆怅中间摆脱出来,在现实世界里,寻求自足自乐的道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地之间”二句是说世界万物各有其主。“苟”,假如。“虽”,即使。“一毫”,极言其小。这几句是说,而且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其主,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有的东西,那怕一丝一毫也不要多取。这里虽是泛指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但我们已经了解了苏轼的遭遇和在黄州的处境,可知这里的“虽一毫而莫取”主要是针对政治上的失意而言的。“物各有主”,主要指功名富贵。在苏轼看来,功名富贵非我所应有,那就不必去强取。强取而不得,反而自寻烦恼。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属于我所有的,连当权者也没法剥夺的东西呢?有的,那就是清风、明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有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第1段描写江上景色,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样美丽的景色,倾耳可听,触目可见,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声色享受啊!这种声色享受,不像功名富贵,它不是暂时的东西,它不会被任何人剥夺去,是取之不尽的。这几句是说,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中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有清风的声音,眼睛看见了就有明月的色彩,取它无人禁止,用它不会穷尽。“惟江上”句,表达了苏轼那积极旷达的心境。“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正如李白所说,叫做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这里当然有与世无争、自我宽慰的成分。但苏轼的精神却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从出世转向了入世。无疑是表现了积极而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他的《水调歌头》词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乐观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正是苏轼独具的、超然达观的精神面貌。主、客经过一番对人生意义的辩论,认识终于取得了一致。这两句说,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尽情的享受一番。
    “客喜而笑”,这四个字,既表明客人已被作者说服,也反映出两人悲伤的感情起了明显的变化,由悲转喜了。在文章结束部分,苏轼用形象鲜明的描绘,实现了由于精神枷锁的解脱,而无比喜悦的心情。主、客二人“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是说,客人高兴的笑了,洗净杯子重新饮起酒来,菜肴果品全部吃完,杯子、盘子杂乱堆放也不再收拾。我们相互枕着在船里呼呼大睡,不知道,东方的天色已经发白。
    前面第1段讲“饮酒乐甚”,这里说洗杯再饮。这个动作实在是反映出主、客二人思想感情的变化。“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是间接来表现这两位当事人的愉快、舒畅心情,以及精神上的轻松、自在。反映到形体上则是“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这一节描写的是一种心情。一种不拘礼节、随遇而安的快乐心情。酒在这里已经不是精神麻醉剂,而是一种精神发酵剂,酒发生了神奇的魅力,使主、客二人在无比空旷而宁静的大自然怀抱里坦荡安详地入睡。人世间所有的现实的不平和烦恼,全被抛弃不顾了。但应指出,这段所写的快乐心情,决不是第1段里“饮酒乐甚”那种情绪的简单重复。到这里苏轼已经从放浪山水所得到的暂时超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进入了确认人生的实在意义而得到的彻底解脱。就是从肉体到精神,都进入了一种自在、自足的境界。这种境界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吾丧我”(《齐物论》)。“吾”,真实的我;“我”,偏激的我,观点片面的我。人如果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那他就是物我一体了。如果再看一下苏轼的《和陶渊明〈饮酒〉》诗,“得酒来举杯,丧我故忘尔,倒床白干净,不择简与绮” ,讲到了“得酒”,也讲到了“吾丧我”。一个人忘掉自我以后,不管是草席也好,罗绮也好,倒床就能安然入睡。这种思想和情境,与《前赤壁赋》里的描绘十分相似。还要提醒,文章末句“不知东方之既白”,是写天亮月落正和前面的“月出于东山之上”相呼应。它是从反面巧妙的收朿了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