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作者因客吹洞箫而生悲,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写饮酒唱歌:主人扣弦而歌,客吹箫而和。前面所分析的作者感情,并没有点明,到第2段开头一句“于是饮酒乐甚”,用一个“乐”字点明,小结了第1段。“扣弦而歌之。”是击打着船帮而唱歌,仍承接“乐”而来。这两句说,于是相对饮酒,十分快乐,一边敲打着船弦,一边唱起歌来。歌词的内容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各一方。”“桂棹”“兰桨”,是辞赋里对划船的一种美称。“空明”、“流光”,指江水。由于月亮的照射,江水显得非常澄澈,所以说“空明”。流动的江水在月光照射下闪烁不定,所以说“流光”。“渺渺兮予怀”,是“予怀渺渺兮”的倒装。“天一方”,天的另一方,意思是很遥远。这几句说,歌词的内容是:桂树做的棹哇,木兰树做的桨,击打着月光反射水面啊逆流而上。我的思绪啊,多么悠远,想见美人啊,她在天的另一方。这四句歌词是作者模仿楚辞体而来的。词的前两句扣住泛游江上的背景,写船桨击打着清澈的江水,小船在闪着月光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后两句是抒怀,继承了楚辞里以美人比喻君王的象征手法。这里“美人”当指宋神宗。望美人而望不见,表达了作者失意落魄,眷恋朝廷的惆怅心理。这段歌词已隐含着哀伤之情。再后由歌词引出客吹洞箫,又使这哀伤之情向前推进一步。所以这首歌在文章里起到了由乐而悲的过渡作用。“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伴奏。这是说,有一位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的声调节拍进行伴奏。 这吹洞箫为苏轼伴奏的客人究竟是谁呢?在苏轼与《范子风书》中曾记载有个叫李委的秀才来告别,乘着小船,拿着酒,在赤鼻下的长江上饮酒。李委善吹笛子,在有点微醉时他吹响了笛子,这时风起云涌,大雨来了。想到曹操、周瑜这些人物。这信里所说的事情和《前赤壁赋》内容十分契合。不过信里说的是吹笛子。我们知道古代的笛子是竖着吹的,像后来的箫。如果这点讲得通,这位客人似乎就是李委秀才了。然而,宋代人注释苏轼的文集,又说这吹洞箫者是位道士,名叫杨士昌。苏轼在一首诗中曾提到过这位道士,善吹洞箫。那么这位客人既然有名有姓,为什么苏轼不明说,却统而言之曰“客”呢?这个问题留在下面再作分析。作者在这里写了一段悲凉萧瑟的洞箫声及有生动感染力的描绘。“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呜呜然”,直接描摹洞箫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形容洞箫的感情色彩,意思是洞箫声既有哀怨又有眷恋,似乎有人像哭泣,似乎又有人在倾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则是描写这一曲奏完以后,余音尚在婉转的传扬,渐渐减弱,犹如一根细丝柔游,又软又细。“舞”“泣”两个动词都是使动用法。这句说,使幽壑潜蛟起舞,使孤舟嫠妇哭泣。“嫠妇”,寡妇。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洞箫声的动人效果。这几句可译为:洞箫声呜呜咽咽,像在哀怨,又像在眷恋;像在哭泣,又像在倾诉。音乐的尾声悠长婉转,像扯不断的细丝一般。使深壑里面藏的蛟龙闻而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闻而哭泣。这一小节可以说是极尽形容渲染之能事,读来足以令人为之动容。经过这番铺垫,于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注意,第1段苏子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这里是“愀然,正襟危坐”。这是从人物形态和举止的改变来写他的心情,也发出了由乐而悲的变化。由于心情的变化才引出对客人的发问。“愀然”,形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襟危坐”,整整衣襟,严肃端坐着。“何为其然也”,你为什么这样啊?这几句说,苏子顿时忧愁变脸色,整整衣襟,严肃的端坐着,向客人发问:“你的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下面展开主、客问答,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是曹操《短歌行》里的两句诗,该诗表现曹操渴望贤才以成就功业的一种积极进取精神和豪情壮志。这几句说,客人回答说:“月鸣星稀,乌鹊南飞”这是曹操的诗句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缪”,互相盘绕。“郁”,树木茂盛。“苍苍”,苍翠。“困”,遭受挫折的意思。“于”,表被动介词。“困于周郎”,被周郎所困,即被周瑜所击败。客人这番议论,仍就没有离开第1段所写江上的景色。他是从“月夜”联想到曹操“月明星稀”的诗句,由赤壁附近“郁乎苍苍”的山川联想到曹操一生事业的沉浮、兴衰。所以这一段议论是触景生情。大意是,从西头的夏口,到东头的武昌,两地之间大江山川相互盘绕,草木茂密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击败的地方吗?“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舳舻”,是船尾和船头,战船首尾相接,绵延千里。这是作者极言水师之盛。“旌旗蔽空”,旌旗很多,是说军容之壮。“酾洒” 两句,是描写曹操当时志得意满,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固”,诚然。这几句说,当他进军荆州,取得了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相连有千里之长,军旗林立有遮天之密,对着长江斟酒,横着长茅作诗,实在是一代英雄啊!“而今安在哉!”但现在又在哪里呢?据史记载,曹操在汉献帝建安13年(公元208年)带领号称80万大军,挥师东进,势如破竹,荆州刘琮(刘表的儿子)不战自降。当时气概是何等豪迈,声势是何等煊赫。这几句,语句短促,节奏明快,一气而下,极写曹操一时之雄。从写作上来说,这是一种衬托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接下句“而今安在哉?”这里包含着人生哲理的深长感叹。曾几何时,曹操在孙刘联军面前,惨遭失败,“樯橹灰飞烟灭”,到如今江山依然,而人事全非,“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可一世的曹操又到哪里去了呢?这是作者怀古而伤今。这位客人讲英雄的兴衰和苏轼的现实状态相联系、相对比。“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䴢鹿,架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况”,何况。退一步的说法。“子”,你,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苏轼。“渔樵”,打鱼、砍柴。“侣、友”,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是意动用法。就是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的意思。这里指放逐于江湖、山野之间的贬谪生活。“匏樽”,一种带装饰的酒器。这几句说,况且我和你一道在长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架着一叶小舟,举着酒杯劝酒。我们看英雄豪杰如曹操尚且如此,那遭贬斥的人就更可悲了。尽管曹操的事业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毕竟成就了功业。联想到自己功不成名不就,满腔热情却遭到了贬斥。这样,作者通过怀古而伤今,就把先前泛游长江所得到的片刻欢乐一扫而尽。于是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慨就油然而生了。这位客人议论道,“寄蜉蝣于天地,渺仓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蜉蝣”,是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用来比喻人生短暂。“渺仓海之一粟” ,一个人渺小的就像大海里的一粟米。“哀、羡”两句,是宇宙与人生的鲜明对比,是短暂人生与永恒的宇宙的鲜明对比。一个是哀,一个是羡。这几句说,像蜉蝣物一般,寄生于天地之间,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粒米,为我们生命的短暂而悲哀,又羡慕长江的永恒。那人生的出路又何在呢?“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是一种出路。“挟”,挟带,引申为结伴。“长终”,直到终点。是与飞仙、明月结伴,去追求人生的永恒。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第1段里那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瞬间所产生的幻觉,是置身于自然山水中所得到的快感,它并不能解决作者和这位客人的矛盾、苦闷。这两句是说,想和飞仙结伴而遨游太空,和明月在一起,至到永远。“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乎”,句中语气词,没有实意,这里表句子停顿。“骤得”,一下子,轻意的。“遗响”,余音。“悲风”,秋风。古人云“悲哉,秋之气也。”秋和悲常连在一起。这两句说,但知道这不能一下子实现,就只能借着萧瑟的秋风,传诵出悲凉的箫声。注意,“乎”与下句“于”在音节上起协调作用。对上面所说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种虚无人生出路进行了彻底否定,于是就只能用呜咽的箫声来抒发现实人生的悲哀了。“遗响”与上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洞箫声是样的。这是说,在秋风里吹出这样悲哀的洞箫声。 客的这段议论,实际上提出了人生有何意义这样一个哲学命题,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在现实处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内心深处的极大苦闷。因而他在咏叹长江的伟大,宇宙的永恒的同时,就不仅对人生价值产生了怀疑;产生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托遗响于悲风”,这“悲”字与前面“饮酒乐甚”的“乐”字一样,表明主客二人的悲伤感情。所以第2段客的议论,是对第1段泛舟江上产生快乐情绪的一种否定。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苏轼不能忘怀得仕,从精神上求解脱,从而达到一个新的精神境界,那么他就只能沉浸在这种人生感伤的消极情绪里边,不能自拔。然而苏轼之所以称之为苏轼,就在于他的达观,就在于不甘沉沦。他在现实的处境里痛苦挣扎,力求更深的去了却人生的意义。于是就产生了第3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