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朱杰人:把经学还原为一棵生命不息的大树(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光明网 朱杰人 参加讨论

    
    青年学者陈壁生在《经学的瓦解》一书中指出:“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这场革命,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他指出了经学瓦解的根本原因——国之大势之转捩,革命发生之摧残。可见,经学的瓦解,不是学术自身运动的结果,而是外力强加的必然。经学的发展,从先秦至晚清,一直在遵循它自身的学术轨迹发展,其间有斗争、有兴衰,但大体上并没有向自我消解的方向运动。皮锡瑞《经学历史》第十章《经学复盛时代》云:“经学自两汉后,越千余年,至国朝而复盛。”皮氏乃清末人,他的《经学历史》所述直至同时代人。可见即便到了清末,经学犹处于正常的学术发展过程中。打断这一过程的,只是“帝制崩溃”。但是,为什么帝制的崩溃要株连到一种学术的发展甚至生存呢?《经学的瓦解》告诉我们,伴随着帝制崩溃的是一场比革命更猛烈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是以章太炎为先导,以胡适之为中心的。而经学的瓦解恰恰是这二位权(学术影响与领导之权)倾一时的大学者推波助澜的结果,只不过前者是历史的耦合,而后者是着意为之而已。
    作为保皇派代表人物和今文经学领袖人物的康有为以《新学伪经考》一书确立了今文经学在清末经学的统治地位。陈壁生认为:“他们(指康有为及其今文经学家)的根本目的,是绕过郑玄回到汉代,对二千多年来的经学进行一场重新清理,检视西汉以《春秋》为中年的今文经说,使经学重归孔子口传的微言大义。在今文学看来,经学就是孔子的‘一王大法’,是抽象价值而不是具体法度。”可见,今文经学所要捍卫的是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康有为把孔子称作“王”:“自战国至后汉八百年间,天下学者无不以孔子为王者。”而称王的目的则是“儒者道上古,誉先王,托古以易当世也”。显然,康圣人是要借孔圣人而为自己的“因时改制”,推行变法维新制造理论依据。
    
    章太炎(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于是,这必然招致作为“革命者”的章太炎的激烈反弹。章太炎是一个激进的古文经学家,他容不得任何对古文经学的批评与非难。他对康有为保皇政治的攻击与批判,正是以古文经学为基础展开的。《经学的瓦解》一书非常详尽地揭示了章太炎如何先“破”今文经学之本——贬孔子而废法;而后“立”——由“法”而“史”。陈氏指出:“章太炎之新经学,一言以蔽之,曰由‘法’而‘史’。”他是如何完成这一变化的呢?“章太炎对清世古文经学研究的突破,在于他以系统的眼光,重新探求古文经学的性质,也就是探求古文六经中,‘六经’到底是什么?”“六经”到底是什么呢?章太炎以他的博学与雄辩告诉我们“六经皆史”。当然,“六经皆史”说并不是章氏的发明,陈壁生指出,“六经皆史”是章学诚之思想核心,但章氏所谓“史”说与章学诚“史”说其内涵却大异其趣:“如果说在章学诚那里‘六经皆先王政典’,经即先王史官所职,那么,在章太炎这里,他进一步将‘六经皆史’之‘史’,由官书而视为历史。”陈壁生非常准确地评论道:“而章氏(太炎)之‘新经学’对经学本身的理解,由古文经学之‘法’而成史学家之‘史’,治经也从考求圣王之政治理想变成考证历史因沿迁变,所以说,章太炎是中国学术转型的一个转捩点,在章氏这里,进去的是古文经学,出来的,则成了史学。”紧接着,章氏进一步把孔子定位为史学家:“孔氏,古之良史也。”陈氏叹曰,章氏如此定位孔子“实在是石破天惊”之举,“前所未有之论”。而“章太炎以孔子为古代‘良史’,说到底,就是要否定孔子删定五经,尤其是作《春秋》有‘立法’的意义,褫夺孔子的‘立法权’”。章太炎是个非常博学的经师,他在文字音韵学上的造诣无人可以匹敌。一旦他从史家的眼光来看经学,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经学的价值核心被化解。他的绝招,就是化经为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