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信。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承诺,说到做到,肯负起责任。孔子认为,“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人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诚实守信是中华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被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古人认为“谨而信”、“敬事而信”是为人处事中最基本的。孟子把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个原则,“信”就是其中之一。为人熟知的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在变法初期为自己树立了诚信的形象。 当时,商鞅费尽心机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从而不按照新的法令去行事,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拿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不一会儿,南门就招来了一堆围观者,大家纷纷议论着,都对此表示怀疑。人们都认为这样一根木头谁都能拿得动,哪用得着十两黄金,一定是左庶长开玩笑呢。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可就是没有人敢去扛木头。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所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了五十两。没想到赏金越来越高,大家都觉得不近情理,仍没有敢主动去扛的人。正在大家议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来试试。”当他把木头扛到北门时,商鞅立即派人赏给了那人五十两黄金,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全国,百姓都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可含糊啊。”有了这个信用的基础,商鞅的变法政令才得以推行,可见人无信不立。在中国历史上,这可算是一个关于守信的千古佳话,一直传为美谈,并成为启发和激励人们重诺守信的经典事例。 今天,诚信,不论是对于个人、公司还是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无信则不立,公司无信则不存,国无信则不兴。“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