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反观自己难全是 细论人家未尽非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腾讯儒学 弓难张 参加讨论

    文/弓难张
    一般人看问题做事情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与己观点不一致的别人是错的。但事实是对于一件事情,事中和事后你的看法或做法会大有不同,时过境迁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荒谬,而别人的认知及做法却是对的。
    
    反观自己难全是(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有副联语说得好:“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太过武断的处理问题,要多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百密难免一疏,自己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别人的不同意见不一定都是错的,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决断。
    《世说新语·赏誉》载:东晋蓝田侯王述小时资质一般,成就比较晚,当时人们还以为他有点痴呆。丞相王导因为他是东海太守王承的儿子,就召他做自己的属官。有一次在聚会上,王导每次讲话后大家都争着赞美,只有在末座的王述说道:“主公又不是尧舜,怎么可能事事都对呢?”王导因此非常赞赏他。
    王述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真理:人非尧舜,不可能说的话做的事百分百正确,即使这个人看起来是个英明无比的领导。丞相王导正是认识到了王述敢于表达不同意见的可贵之处,才会对敢说真话的王述倍加赞赏。而善于纳谏苦练内功提升执政能力使得王导终成东晋一代名相。
    
    人非尧舜(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导听到的是防患于未然的”诤言”,那么对于已经犯下的过错,人们该怎样正确处理呢?是对提出正确意见的人恼羞成怒打击报复还是主动认错改过自新,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这很能彰显一个人的胸怀并决定了一个人事业大小和成就高低。
    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初期因韩王信投降匈奴而准备对匈作战,为稳妥起见,他派使者出使匈奴一探究竟。结果匈奴方得知刘邦意图后将其壮硕的马牛羊都藏起来,能打仗的精兵士卒也予以隐匿,汉使到后看到的只是老弱病残幼的马牛和羸弱的老人与小孩,前后十余次的汉使都向刘邦汇报说匈奴不堪一击,没什么战斗力。刘邦不放心又指派刘敬出使,敏锐的刘敬看出了匈奴人的阴谋,劝谏刘邦不要攻击匈奴。
    
    博大胸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刘邦做事不可谓不慎重,但此时的刘邦已经被假象所蒙蔽,他反而认为刘敬的言语扰乱军心,将其捆绑于广武,自己率领二十万汉军攻击匈奴。结果在山西平城白登山遭遇匈奴三十万大军的围堵,七天七夜不得脱身,此即著名的“白登之围。”解围后的刘邦回到广武立即对刘敬赔礼道歉并加官晋爵。
    刘邦在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能够虚心承认知错就改,显示其作为有为之君应有的博大胸怀。反观刘邦的老对手项羽,他狂傲自负,对于韩信和陈平等手下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听不进去也不采纳,使得这些名将纷纷弃他而去并投入刘邦阵营;另外项羽喜欢听马屁之音并兼具妇人之仁,使得他从战争之初的强势逐步退化到垓下被围自刎乌江。项羽悲惨的命运让人唏嘘感叹之余,不能虚心纳谏,不善改过自新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吾日三省吾身(资料图 图源网络)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求我们要经常反躬自省,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此则可做到“反观自己难全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他人之优点以弥补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循序渐进取长补短,这也是“细论人家未尽非”的精髓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