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辜鸿铭先生诞辰153周年而作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具有远见卓识却被历史遗忘了近百年的大思想家,他就是辜鸿铭先生。 一、学贯中西的辜鸿铭 辜鸿铭生于1857年7月18日,卒于1928年4月30日,享年71岁。 辜鸿铭祖籍福建,祖辈早年迁居南洋,父亲是当时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懂英语和马来语。母亲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 辜鸿铭天性聪慧,被膝下无子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收为义子。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时,父亲叫他跪在祖先的牌位前告诫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德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富有同情心和远见卓识的布朗先生对他的一生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常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 在英国十四年的留学生涯,使他熟练地掌握了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等9种语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家丁堡大学,并得到了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使他很快成长为一名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先后获得13个博士学位。 回到南洋的辜鸿铭在新加坡遇到了另一位学贯中西的语言学家马健忠。 辜鸿铭以精通西方文化而成名,然后又抱着拳拳赤子之心刻苦攻读中国文化。一个中国人能以西方文化的目光,反过来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比之下,使他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文明比之于西方文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惊喜地发现了中华文化对拯救一战中的欧州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巨大作用,可想而知辜鸿铭该是多么兴奋与激动! 于是,他以捍卫东方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为已任,第一个用英语和德语翻译了中华文化精典《论语》、《中庸》和《大学》,并将其推介到西方各国。他先后发表了172则《中国扎记》,出版了英文著作《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尖锐而深刻地批判西方文明,并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只有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文明的灵丹妙药。他还身体力行,在国外建立了第一个孔子学院。他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中国儒学,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当时在西方人中竟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二、被历史遗忘的辜鸿铭 辜鸿铭处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文明面临危机;国内列强瓜分中国,中国人又不珍惜自己的悠久文化,中国文明同样面临危机。当他以“相见恨晚”的心情学习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挻身捍卫中国文明,热情从事于向西方世界传播东方文明的事业时,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却在向中国人大肆宣传和引进被他鄙视的、没落腐朽的西方文明;而胡适等人又把他立为论战的“活靶子”,给他戴上了“守旧”的帽子。面对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文明的断裂而忧虑,为炎黄传统的涂炭而挽惜。当他以英文出版了他的大作《中国人的精神》,向西方展示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宝贵价值时,“五四运动”却在批判封建礼教的过程中,过激地全面否定儒家思想,群起而打倒“孔家店”(请注意,封建礼教是在周公时代形成的,并非是孔夫子的“专利”)。所有这些都使辜鸿铭陷入极度痛苦的境地。正是这种痛苦心理,使他以偏激的方式 ——留辫子,穿长袍来对抗当时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狂傲的姿态正是他带泪的表演和带血的呼喊;正是这种痛苦心理以及外国列强对中国人歧视的目光,使他越发看不起西方文化并无情地嘲讽他们。他以《没有文化的美国》为题,发表在美国的“纽约时报”星期杂志上痛斥美国人;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他用纯正的德语挖苦德国人。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他用拉丁文在欧州发表了一篇替中国说话的文章,使欧州人士大为震惊,尽显出他那种傲视“列强”的骨气、豪气与志气,为中国人昂首挺胸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创了先河,作出了榜样。这正如当年李大钊所惊叹的:“愚以为中国2500余年文化所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20世纪之世界”! 辜鸿铭就是在这种痛苦的内心经历中苦苦求索和思考,进行着对中华文明的深刻研究和热情传播。他从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起,昂首走上了宣传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他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然对学生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他在以英文出版的《尊王篇》一书中对西方文明及其腐朽没落进行猛烈批评,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清史稿》本传中写道:“辜氏以英文撰《尊王篇》,申大义,列强知中华以礼教立国,终不可侮”。 但是,他注定要被历史所遗忘,因为他的深刻思想与远见卓识并不被当时的时代所接受,因此造成他一生中传奇与悲剧相交,才华与不幸相融。 然而,历史是一条漫漫的长河,伟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思想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是可以超越历史而存在的。 三、被现实召唤的辜鸿铭 从辜鸿铭那个时代至今,历史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但是,近百年来世界危机不仅没有出现任何转机,反而愈加严重。在物质世界,源自西方的过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使残酷的竞争充斥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经济利益明争暗斗,甚至不惜把人类推入战争的火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日益发达的科技手段滑出了造福人类的正确轨道被用于争夺资源和军备竞争,导致各种有限的资源被过度开采,空气污染、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地震频发、病毒肆虐,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推到毁灭的边缘!在精神世界,源自西方的自由主义使各种颓废没落的思潮与腐朽的意识形态沉渣浮起,群魔乱舞;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将人类善良与理性的遮羞布撕得粉碎;普及全球的电视、手机、书刊和互联网,将暴力、色情及形形色色的道德败坏现象长驱直入地送入人们的眼球,成为毒害人类特别是毒害少年儿童的精神鸦片,使他们脆弱的心灵每天都遭受着腥风血雨般的摧残。 由于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坚固堤坝的鉴别与抵挡,中国人开始津津有味地大口享用着西方没落、腐朽、污浊的精神文化大餐。 然而,就在中国人自己抛弃自己老祖宗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智者,如享誉全球的英国历史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在“拯救世界文明”被日益提到如此高度,孔孟之道又应时而盛的情况下,现实终将被遗忘了近百年的伟大智者辜鸿铭请了回来。就在国学热兴起的近几年间,人们纷纷翻阅史书,将辜鸿铭负载着中国精神的许多英文著作又译回中文,重新出版,广为流传。 让我们打开被尘封了近百年的伟大篇章,再一次聆听辜鸿铭先生的教诲吧: “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书籍和文学,我相信将对所有欧美人有益处”; “虽然我非常清楚在进入实践政治领域时的危险,但我还是这么做,这是因为我想用它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我想展示,研究中国文明对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有着怎样的裨益------当今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挽救欧洲文明,使之免于崩溃”; “挽救欧洲文明,挽救世界文明,解决文明巨大问题的方案 -----就在中国”; “说真正的中国人是一笔文明财富,是因为他拥有欧洲人在这场巨大战争之后所需要的新文明的奥秘”; “我想让欧美人关注的是,在这样一个文明看上去面临着破产威胁的时刻,在中国有一种无价的、迄今仍无可置疑的文明财富”; “欧洲人将在中国------在中国文明中------发现这种新的道德力量”,“他们将不得不来中国求取真经”; “你们可能会问,中国人从哪里以及如何得到这种民族性不朽的秘密------这种理性与灵魂的美妙组合,并使他们能够作为一个种族和民族一直永葆青春?答案就是,它来自于他们的文明”; “中国人觉得不需要宗教是因为儒学中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哲学和伦理学的体系,这一体系因为综合了人类社会和文明而能够替代宗教。事实上,儒学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不是宗教却能够替代宗教,同时可以让人们不再需要宗教”; “对于欧洲人来说,中国人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愿意去学习它,试图去了解它,而不是忽略、轻视甚至想毁灭它的话”; “我在这里要警告欧美人,不要去毁灭这种无价的文明遗产,不要去改变和污染真正的中国人------就像他们今天正努力用他们所谓“新学”所干的那样”。 …… 请认真想一想吧,在将近一百年前竟有这样的觉悟,竟能如此地忧国、忧民、忧世界,竟能如此关注并力图拯救世界文明者,全国全世界能有几人?不能说绝无仅有,也可说微乎其微吧。这就是伟大的智者,这就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远比一般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当芸芸众生正为眼前小利你争我夺时,他们却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谋划着人类生存的长远大计。 四、将被世界记忆的辜鸿铭 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当历史转了一个百年大圈,又回到那个似曾相识的交叉点时,却发现这是一种较前更高级的回归与提升。经过百年历史的验证,证实了辜鸿铭的思想在解决世界文明危机中曾起到的先导作用和历史价值,证实了他是一位捍卫中国文化的英勇斗士,是向西方传播东方文明的先行者,是拯救世界文明的先驱,是人类伟大的智者和思想家。他将永远被世界所记忆。 在辜鸿铭诞辰153周年的时候,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在缅怀他的历史功绩,给他以历史地位的同时,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他的一系列论著,以他的精神为榜样,在捍卫中国文明,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在拯救世界文明和人类危机的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作柱,山西省发改委退休干部,高级研究员,先后发表新闻通讯、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三十余万字;出版专著五本,七十余万字。现主要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担任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国际中华传统文化研修院独立董事等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