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最后附乾隆时期粉彩瓷器作品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 景德镇传统绘瓷技艺,其基本技法按传统习惯可分为两部分:即画粉彩和填粉彩。 画粉彩:一般包括起稿、制图、拍图、勾线、彩料。 起稿 俗称“打图”。一般起稿都是直接在瓷器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器型。先用淡墨打草稿。 ![]() 用淡墨打草草稿 制图 俗称“做图”,将瓷上打好的淡墨稿子,用浓墨仔细勾描一遍,然后将弄潮了的毛旁纸将已勾好的墨稿从瓷面上拓印下来,这样瓷上的图样便过渡到了纸上(注意纸千万不能太湿,太湿容易使墨渗开,而使图稿纸纹样模糊不清)。第一张原图稿就这样制出来了。 ![]() 用浓墨勾描 ![]() 拓印 ![]() 拓印后效果 拍图 把从瓷面上揭下来的纹样拓印在毛边上叫“图纸”凉干后,再在图纸上按上面的纹样用浓墨重描一镒,然后再打湿,将湿漉漉的图纸用吸水纸吸出多余的水,将图纸变潮了便可扑在白瓷上用手掌轻轻拍打,揭开图纸,一个清清楚楚的纹样稿便印到了雪白的瓷面上了。上面的花纹与原图一模一样。景德镇的配对瓷的批量生产瓷之所以能画成一模一样,就是用这方法。 ![]() 将图纸扑在白瓷上 ![]() 印在白瓷上的纹样 勾线 拍好了图样的瓷器仅仅是在瓷器上有了稿子。象中国画一样,有了稿子还必须落墨,而陶瓷上不是落墨而是“画料”,这种料叫珠明料(或者叫生料,所谓生料就是烧制后仍可擦掉,要不掉必须用粉彩颜料复盖)。由于画粉彩的生料用樟脑油调成的,这就要求熟悉油料性能,即料与油的配比问题,油少了太干太涩画不出线来。油多了流得太快,画出来的线又粗极易渗开而将画面弄脏,这就要在学习实践细心体验。 ![]() 勾线 彩料 勾完线之后,也如画中国画那样,要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染,染出不同的层次来。陶瓷上是用两支笔:一支上料笔,一支不上料,将料按阴阳向背的方向慢慢渲染开来,通常陶瓷上叫这种方法是“彩”。 ![]() 上料 ![]() 按层次染开 填粉彩 粉彩画好后,要待樟脑油料干了,才可以填色。 渲染 为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有些地方需要打玻璃白,待干后在玻璃白上渲染颜色。所谓“玻璃白”是 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 ![]() 打玻璃白 ![]() 点染花头 “彩”和渲染是有区别的 彩是直接在瓷面上进行的,而渲染必须是在填过颜色的玻璃白上进行的。彩料的工具时用软硬适中的狼毫笔,而渲染则是用柔软的尖细羊毫。 填色 先填粉彩的底颜色,待煤油基本干后,最后再罩粉彩的水颜色(俗称“死颜色”)。 ![]() 填底颜色 ![]() 填水颜色 所有绘画工序完成,经烧制后,一件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 乾隆时期粉彩瓷器欣赏 ![]() 乾隆时期粉彩瓷 ![]() 乾隆时期粉彩瓷 ![]() 乾隆时期粉彩瓷 ![]() 乾隆时期粉彩瓷 ![]() 乾隆时期粉彩瓷 ![]() 乾隆时期粉彩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