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的剪纸技艺是跟谁学的呢? 答:所有的艺术都包括在内,剪纸是一个综合艺术的体现。我母亲曾当过全国运动会的编导,从小我就看她画画、排练,一会儿看戏剧,一会儿看舞蹈,接触很多艺术种类,她的同事们也经常组织讨论很多有创意的东西,我长大后才觉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重要。1979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美院不招生,没有美术系,我就考了汉语言文学系。因为民间艺术要虚心向民间学习,剪纸、泥人、面人、风筝都是民间来的,你必须向民间学。包括你要从事艺术行业,你不向民间学可能吗?不可能的。 很多民间艺人我们在一起搞展览搞活动,我向他们学得非常多。接触了很多农民作者,有一次我认识了山西的一位老太太,她就拿了十几幅剪纸给我讲故事。什么含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剪,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才知道原来剪纸是这么回事,是有吉祥寓意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委婉的曲折的发自内心的愿望,这样的剪纸才叫真的剪纸。 徐阳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是怎么喜欢上剪纸的? 答:1985年,陈竟老师在乌鲁木齐办了剪纸函授班,我就报名参加。1990年从安县回到北京工作,后来从中央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班毕业,也在清华大学北京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进修过。直到我55岁退休后,我就专业搞剪纸了。实际上我喜欢剪纸是因为我本来就喜欢书法、漫画、油画、连环画等。1969年我从北京到安县当知青,分配在当时的安县黄土公社人民大队。白天和农民一起劳动,闲时就画画。 在这个特殊的课堂里,见识了很多在北方见识不到的东西,尤其是典型的川西民居,还有杂技、高跷等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这些都让我很喜欢。后来因当时的黄土中学缺老师,我进入学校教美术,也教语文。有次我在街边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画画。时任安县文化馆馆长吴继光和安县民俗专家高一旭注意到了我。一个月后,我就调到安县文化馆,作为美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吴继光是画版画的,但我基本功太差了,没有教材,学习版画很吃力。有天突然想用剪刀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构想。我见过老乡们剪过各种各样的图案,还有一个原因是,剪纸的成本便宜,工具简单。从那以后对剪纸着迷起来,没事的时候就在办公室摸索,即使是下乡去采风,兜里也经常揣着一把小剪刀。后来,还有人据此戏称我为“剪刀干部”。 问:什么契机让您成了剪纸名人? 答:1980年,我的一幅反映川西农村民俗民风的剪纸作品在《四川文化报》上发表。这一次成功,让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大量的剪纸作品。那以后,安县文化馆的领导开始刻意在这方面对我进行培养。我没交一分钱学费,就学习到了素描、色彩技巧。我到现在都认为,虽然安县是个小地方,但对文化的重视,却是很多大地方没法比的。 还有一件事让我难忘,1989年12月,绵阳市文化馆特地在绵阳为我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展览,展出剪纸艺术作品100余件。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引起了四川省美术界的关注。经绵阳美术界推荐,1990年2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绵阳市美术家协会、安县教育局联合在四川省展览馆,为我举办个人展览。展出的200余件剪纸作品,囊括了安县所有的民俗风情、民间文化,也有在乡下的生活体验,在3个月的展览中,每天都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参观,成为那几年成都最轰动的一次艺术展览。我当时就是个无名小辈,如果不是绵阳艺术界同行的提携,哪有我的今天? 徐阳为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所做剪纸(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安县这个地方您后来又回去过吗? 答:我回去过,我在安县生活了21年,那里就是我的家乡。剪纸在安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为使剪纸这项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我曾回安县举办培训班,但艺术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我计划每年回一次安县,培养、发现更多的剪纸艺术人才,只要有需要,我随时听候家乡的召唤。 问: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习剪纸这门艺术需要注意什么? 答:我们所有的民间艺人,都是从小看着爷爷奶奶剪花样,跟他们学,实际上就是临摹。从临摹开始,剪多了就把自己的东西融进去了,剪纸有很多元素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古代传承之外,很多艺术家不断加入自己的成分,加着加着就变成自己的了。你学剪纸的话,第一向民间学,第二从临摹开始,临摹你还要临摹民间的东西,不是临摹油画和现成的剪纸,要跟民间艺人交流。 问:如何激发创作的灵感呢? 答:创作灵感的积累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学习民俗,比如我们节日礼仪、宗教礼仪、生活礼仪,为什么过年要送压岁钱,为什么大年三十要吃团圆饭?我剪一个瓶子,上面剪一个牡丹什么意思?平安富贵的意思。你到故宫、天坛会看到很多二龙戏珠的图案,这个皇家文化大的图案是这几种,第一种龙凤呈祥,第二种二龙戏珠,第三种蝙蝠。那么其中一个最难理解的就是二龙戏珠?我问十个人都不知道。 问:那二龙戏珠什么意思? 答:龙本身它是汉民族的图腾,龙是代表皇权的,所以说皇帝是真龙天子,二龙戏珠是两个龙在抢在玩宝珠,一个是天上的龙,一个是水里的龙,这个宝珠就是太阳。它第一个意思代表皇权;第二个意思是扭转乾坤;第三个意思是本意,就是在抢宝珠时,口吐龙涎,涎就是口水。老百姓说老天爷下雨了,老天爷是谁?是龙吐出的口水,那么就是下雨了,下了雨以后万物才能生长,万物生长国家才能繁荣,国泰民安。所以二龙戏珠在皇家园林当中大量存在。所以你学剪纸啊,一定要学背后的民俗文化,这个比拿剪刀剪还重要。 问:听您讲这些觉得了解了很多知识,感觉剪纸艺术已经占据了您的生活和工作。 答:可以这么说,原来是个爱好,现在变成嗜好,是我的生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深厚了,要学很多知识,还要学很多技艺。其实我比较忙,今天还推掉了一个电视台的采访,但因为你是学生,能够关注民间艺术很难得,所以咱们才坐在这里聊。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我本身来讲,我也很想在有生之年做点事。像采风展,在国内和国外采风,国内我们去得多了,2008年我们是到瑞士,把瑞士的风土人情全部以剪纸的表现形式做成了一本册子,用来庆祝中国和瑞士建交60年。 徐阳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我们到美国去表现印第安人的生活,表现美国人民的现代生活,我们叫采风展。还有一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目前我在做的工作,就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出本画册。主要读者对象是面向国外,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第一集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然后是中国的丝绸、茶叶、功夫、陶瓷、中医药,还有一个是中国老字号,用剪纸的形式一年出一本画册。 问:现在剪纸的用途已经很宽泛了吗? 答:对,剪纸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发展。通过发展深入到方方面面,比如说原来的剪纸就是真正地剪一个剪纸,逢年过节以及民俗活动使用,现在不是这样了。我给晚会设计的剪纸,只需要把剪纸设计图通过光打到背景板上。给黄金公司设计的十二生肖剪纸,变成金币上的剪纸花纹。还有一个网络游戏叫《寻仙》,就是用我的8个剪纸人物形象做的。现在中国邮政正在以我的剪纸作品出版一套邮票,叫《中国神话》。从剪纸形式上说,它已经深入到很多方面了,比如剪纸图案用在陶瓷、服装上的也很多。这使民间艺术普及更宽了,而且充分利用了剪纸的民俗性和它的镂空这种穿透性的审美特点。现在我都不想用镜框装了,就两个玻璃夹起来,更加突出剪纸的特点了。 问:作为民间艺术,剪纸在北京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剪纸在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过去还是北京女红的必修课之一。北京的剪纸销售大多是由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完成的,他们背着大包袱,吆喝着:“小猫儿小狗儿小公鸡儿;狮子巴儿狗窗户花儿!”听到小贩吆喝,胡同中的妇女三五成群将货郎唤到院内围观选购。北京的工艺美术分为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两大类别,两者之间最明显的界线就是宫廷艺术为了凸显它的华贵,不在乎工艺成本。然而只有剪纸,这种最廉价的民间艺术品跨越了这条清晰的界线,即使在最奢华的皇帝婚礼中也贴着廉价的大喜花。剪纸在北京民间更是遍地开花,在数千年间它从未因任何原因而消失过。每年春节,无论王爷还是百姓,每家每户置办年货时一定少不了剪纸。 徐阳为赤道几内亚总统夫人制作的剪纸像(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剪纸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剪纸是民间工艺,它的创作者众多,老幼妇孺都可以从事。剪纸作品大都不标明作者的名字,也没有著作权一说。一个好的剪纸作品诞生后,一经传播便会出现大批临摹、变体的作品,原创者也就被融入“劳动者”这一群体概念中。剪纸是靠记忆模拟的方法传承的,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和审美爱好对原稿进行改动。我自己的剪纸老师就是那些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即使在今天,北京剪纸销售依然繁荣,不过很多人为了降低成本,现在的北京剪纸作品大多数成了印刷品,手工剪纸越来越少了。虽然看似繁荣,也有问题,印刷品的出现让剪纸的品种创意越来越少。 纵观剪纸历史,会发现它似乎是中国生命力最顽强的民间艺术。无论是烽烟四起的战争,还是政治、文化的变化,都没有停止过民间剪纸的发展。或许就像今天一样,不管全球化的来临,还是西方文化的冲击,那个福字依然牢固地守护着中国人的家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