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成玄英的“自然无为”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李刚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认为成玄英的“自然无为”论由下列内容构成:一、道性自然,自然虚空,自然独化。二、人的真性自然,忘于人道之情;物性自然,因循物性。三、圣人无心,虚心顺物,认识自然之道。四、生死寿夭、人生命运听任自然;动而常寂,入于自然。五、一中之无为 ;率性而动,为而无为。六、圣人驭世,恬淡无为。
    主题词:成玄英 自然 无为
    道士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不详,曾隐居东海。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中,流郁州。在流放期间注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今《正统道藏》存郭象、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三十三卷,此注疏又收入清人郭庆藩《庄子集释》一书。[1] 成玄英的《老子》注疏已散佚,现有其《老子》注疏的三个辑校本:蒙文通《老子成玄英疏》六卷,严灵峰《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五卷,日人藤原高男《辑校赞道德经义疏》。[2] 本文即据其老庄注疏对他的“自然无为”论作分析。 
    一、道性自然,自然虚空,自然独化
    成玄英阐述了“道”的自然性。他认为,道是自然存在的,人与万物都难逃自然之道的法则。《庄子•大宗师疏》所说的:“夫物不得豚者,自然也,孰能逃于自然之道乎!”就是阐明这个道理。在他眼中,道的本性为自然,老子讲“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因为“道性自然,更无所法,体绝修学,故言法自然也”。[3] 道自体的本性是自然,那么从道性自然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的含义是什么呢?
    在成玄英那里,道的自然性与其虚通性是同一的,如《庄子•外物疏》所云:“虚空,故自然之道游其中”。虚空为自然之道提供了运行的场所,而自然之道本身也就是虚空。其《老子注》中反复阐明“道”是虚空之理。他说:“道以虚通为义”;[4]“道者,虚通之妙理,众生之正性也”。[5] 其《庄子疏》也诠释“道”为虚通。《庄子•天下疏》说:“道,达也,通也”。《庄子•大宗师疏》称:“虚通至道,无始无终”。《庄子•知北游疏》讲:“至道玄通,寂寞无为”。成玄英是把“虚通”作为“道”的本质特性,甚至干脆将虚通与道相提并论,称之为“虚通至道”。从道性自然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就是虚空,就是“虚通之妙理”。因此所谓“道性自然”即等于“道性虚空”,换言之,自然即是“空”。这明显受到佛教讲“空”的影响。自佛教空宗般若学传入中土,佛教说“空”所形成的强有力社会思潮,对道教影响很大,道教最根本的概念如“道”、“自然”等染上了“空”的义氲。成玄英也不例外。本来,《道德经》讲“道法自然”,如果这一“法”字作名词用,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以本身的样子为法则,亦即道与自然是同一的,道即等于自然。后来的许多诠释者包括道教中人也是这样理解的。[6] 既然道就是自然,自然即道,那么成玄英以空虚解道,顺理成章,用“空”说自然便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唐代道教论说“自然”普遍受佛教讲“空”的影响。比如三论的“缘起性空”说就被《道教义枢》纳入,以解“自然”,其卷九《道性义》所谓“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众生,皆与自然同也”,就是说明道性的“真实空”与自然是相同的,自然与道在“空”的意义上合为一体。[7] 在谈到自然的本质是种空这一点上,可以说成玄英和《道教义枢》是十分接近的。
    和庄子一样,成玄英认为事物变化的动力因在于“自化”。《庄子•秋水疏》指出:“万物纷乱,同禀天然,安而任之,必自变化,何劳措意为与不为!”纷纷扰扰的万物,自然而然地在那里自我发生变化,人们用不着去“措意为与不为”。《庄子•在宥》借鸿蒙之口说:“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成玄英的诠释“但处心无为而物自化”,就是劝人心处无为,听任物自化。物的自化,成玄英又称之为“独化”。《庄子•在宥疏》疏解“物固自生”说:“能遣情忘名,任于独化,物得生理也”。《庄子•则阳》说:“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对此成玄英的解释是:“假令精微之物无有伦绪,粗大之物不可围量,用此道理推而析之,未有一法非自然独化者也”。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由“自然独化”而引起,这显然受到魏晋玄学家郭象“独化”说的影响。和庄子、郭象一样,成玄英以自化、独化说明事物变化的动因,其理论仍然建立在抽象的玄想上,没有以客观事实作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这也暴露了中国哲学传统上的缺陷。
    二、人的真性自然,忘于人道之情;物性自然,因循物性
    成玄英所谓“真性”就是指自然之性,换言之,自然之性、天理之性才是人的真性。《老子注》卷二说:“绝偏尚之仁,弃执迷之义,人皆率性,无复矜矫,孝出天理,慈任自然”。[8]《庄子•渔父疏》讲得更为明确:“节文之礼,世俗为之,真实之性,禀乎大素,自然而然”。真性出于自然,“不知所以,莫辨其然,故与真性符会”。[9] 这种自然真性是生命之本,所谓:“自然之性者,是禀生之本也”。[10] 因此人们应当“动不伤性,应不离真”[11],也就是行动和应对外物不伤离真性。这种自然之性亦即人的本性、天性。《庄子•达生疏》提出:“因于天性,顺其自然”,并以木性喻人性,说明木头虽经人工,但“木性常因自然,故以合天也”。人性只要能因任天性,即使外物烁我,我仍能持守本性不变。然而人的天性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天性,“禀之自然,各有定分”[12],由此形成人的“性分”。在成玄英眼里,自然本性就在性分之内,“若有心分外,即不以分内为是者,斯败自然之性者也”。[13]
    自然之性与理究竟是种什么关系呢?《庄子•缮性疏》说:“人禀性自然,各守生分,率而行之,自合于理”。人的自然之性就是合理的,换句话说,人的自然本性即是理。后来理学家程颐明确提出“性即是理”的命题,认为“穷理尽性至命,只是一事,才穷理便尽性,才尽性便至命”。[14] 这个意思,可以说在成玄英的思想中已经包含,只是没有明确提出来。《庄子•天下疏》讲:“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人性物性表现出种种差异,各有各的性分,但是在“体理”这一点上却为共通的。为什么?因为在成玄英的观念中,性就是理,性的本质就是自然之理,不管表现出如何千差万别的“性”,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理”的体现。《庄子•大宗师疏》说:“不修仁义,不偶于物,而率其本性者,与自然之理同也”。 率其本性,就意味着不去修行儒家仁义。如果一定要讲仁义,那么率性而有的仁义才是合理的,即《庄子•骈拇疏》所说:“仁义之情,出自天理,率性有之,非由放(仿)效”。这种出自天性的仁义之情是学不到的,根本就不可能学。
    《庄子•达生疏》中,成玄英提出:“夫物虽禀之自然,亦有习以成性者”。“习以成性”并非是说,人的性分可以通过修学而加以改变,特别是至德之性,更非习学可致。为什么不可以习得?因为“大块造物,率性而动,若有心师学,则乖于自然 ,故不得也”。[15] 本性中没有的东西是学不来的。从儿童的说话,也证明这一道理。《庄子•外物疏》指出:“夫婴儿之性,其不假师匠,年渐长大而自然能言者,非有心学之,与父母同处,率其本性,自然能言”。成玄英又以离朱、师旷为例说明他们:“禀分聪明,率性而能,非关学致”。[16] 这都说明性分不可由学致,学即丧失真性自然。表面上看,积习成性说似乎与其性分说是自相矛盾的,但说到底最后仍同一于自然,积习成性以至与自然天性相同,仍然止守于性分内。这种思想也是继承郭象而来。郭象注《达生》即称:“物虽有性,亦须数习而后能耳”;“心以成性,遂若自然”。习是在自我本性的基础上反复演习,学则是效仿他人,即所谓“舍己效他”,故“习以成性”与“性非由修学”的内涵是相同的,都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性论。
    成玄英更倾向于通过修心而走上回归自然本性之路,在其眼中,心有欲,心有境物,心动荡不已,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回人之自然本性的,只能失去自我真性。《庄子•则阳疏》讲:“夫有心仿效造化而与物俱往者,此不率其本性也”。有心就不自然了,所以丢失了自我本性。特别当人有心于性分之外而不安守性分,更是败坏自然本性,即《庄子•庚桑楚疏》所谓:“若有心分外,即不以分内为是者,斯败自然之性者也”。这种情况,《外物疏》将之比喻为如火烧人之中和之性:“不能守分无为,而每驰心利害,内热如火,故烧焰中和之性”。经此一烧,人的自然之性灰飞烟灭。因此,成玄英强调人心的活动范围最好只在自然本性内,人心切勿去计较利害得失,这样才有自然之性的复归。
    关于人的“情”,成玄英主张适情,即顺任人的自然之情。《庄子•养生主疏》从养生角度讲适情:“夫泽中之雉,任于野性,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于林籁,岂企羡于荣华!”养生之人逍遥适情于山林,这是种自然的情调,非人为的“人情”,一旦陷入“人情”,跌进“樊笼”中,虽荣华而不得自在。适情是对人情的否定,因为人情违背天然,无怪《庄子•德充符疏》要说:“禀之自然 ,各有定分。何须分外添足人情!”人情不合理,人情有罪,此即《外物疏》所谓:“或纵恣六根,驰逐前境;或窍穴哽塞,以害生崖;通蹍二徒,皆不当理。斯并人情之罪也,非天然之辜”。而至人、真人的“无情”即无普通人的那种情欲,超越人之常情。《庄子•列御寇疏》就讲:“复古真人,知道之士,天然淳素,无复人情”。无情是人的自然状态,只有至人,真人才能保持这种“天然淳素”的状态,一般人都跌入“人情”的泥淖。成玄英大声疾呼:“率其天道之性,忘于人道之情,因合于自然之理也”。[17] 无人道之情,有天道之性,此即成玄英自然主义的无情有性说。
    成玄英又论及物性的性分,以说明万物都有各自的性分,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庄子•逍遥游疏》说:“物性不同,各有素分”;“物性不同,不可强相希效”。物性的性分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可强求一物仿照他物,于是物性也当止于性分之内。故《庄子•大宗师疏》说:“以德接物,顺物之性,性各有分,止分而足”。由此成玄英提出“因循物性”的命题。《庄子•齐物论疏》说:“无所措意于往来,因循物性而已矣”。这是从时空上讲因循物性。《至乐疏》说:“先古圣人,因循物性,使人如器,不一其能,各称其情,不同其事也”。这是将人才比作器物,说明器物的使用当因循物性,人才的使用理当相同。所谓因循物性即指顺从物性。《庄子•徐无鬼疏》解释说:“循,顺也。顺于物性,无心改作”。为什么应当因循物性?在成玄英看来,物性自然,物性有差异,因此当随物性之本然,根据不同的物性而妥善安置,则无有不当。《庄子•秋水疏》以鸱为例推论说:“(鸱)昼则眼暗,夜则目明,故夜能撮捉蚤虱,密视秋毫之末,昼出瞋张其目,不见丘山之形。是知物性不同,岂直鸱鸺而已!故随其性而安之,则物无不当也”。从个性推出共性,得知世间万物的物性相异是普遍的,当“随其性而安之”。假如不是这样,后果也就不同,正如《庄子•外物疏》所指出:“反于物性,无不伤损”。
    三、圣人无心,虚心顺物,认识自然之道
    成玄英主张圣人无心,此种“无心”建立在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与道家自然无为的学说分不开。[18]“无心”的含义是什么?成玄英用自然无为去揭示它。《庄子•至乐疏》说:“天无心为清而自然清虚,地无心为宁而自然宁静。故天地无为,两仪相合,升降灾福而万物化生,若有心为之,即不能已”。天地无心而万物化生,此种无心就是无为自然,只有如此才能完成天地本身的功能。《徐无鬼疏》也说:“夫二仪覆载,亭毒无心,四叙周行,生成庶品,盖何术焉,而万物必备”。天地并未机关算尽,用种种心术去生成万物,而是顺其自然,“亭毒无心”。天地如此,人又怎能不效法呢?《刻意疏》说:“心既恬淡,迹又平易,唯心与迹,一种无为”。从天地之无心论及人之无心,天人于此合一,同样都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的“无心之心,用而不劳”,[19] 与道相通。“无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是虚心、忘心。《庄子•徐无鬼疏》说:“玄古真人,用自然之道,虚其心以待物”。这说明虚心是心的一种自然状态,是心与自然的契合,虚其心以对待外物,符合“自然之道”。《庄子•大宗师疏》以秋霜春育作比说:“圣人无心,有感斯应,威恩适务,宽猛逗机。同素秋之降霜,本无心于肃杀;似青春之生育,宁有意于仁惠!”圣人的无心,就像秋天降霜肃杀万物,春日生机育化万物一样,是种自然状态,本非有心有意。再看《庄子•刻意疏》:“天地无心于亭毒而万物生,圣人无心于化育而百行成,是以天地以无生生而为道,圣人以无为为而成德”。圣人之无心,正体现了道家那种自然无为的精神,恰恰是这种精神,使圣人“成德”、“百行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正如《庄子•外物疏》所讲:“圣人无心,应机而动……故其功每就”;“圣人无心,故天下归之”。
    人心对于物性抱什么态度呢?《庄子•人间世疏》说:“虚空其心,随顺物性”。也不得“有心”,因为有心即逆于物性。《庚桑楚疏》提出“接物无心,委曲随顺”。为什么圣人能够接物无心呢?《寓言疏》认为:“随日新之变转,合自然之倪分,故能因循万有,接物无心”。随变任化,符合自然之分,于是有圣人的接物无心。只有无心才能应对万物,才能无所不应而不为外物驱役,一旦有心,只会在应付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归于失败。
    人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去认识自然之道呢?《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成玄英对这章的解读首先指出:“有道之人,虚怀内静,不驰心于世境而天下之事悉知,此以真照俗也”。得道者对事物的认知,心怀清静,不追逐外境,所以能够对“天下之事悉知”,这是真知与俗知的不同。成玄英对“不出户”之“户”的解释颇有独到处,他并不将其解释为门户 ,而认为是“知觉攀缘分别等门也”,这就与其无心说顺理成章地合为一体。既然心不去知觉,不去攀缘,不去分别外境,那么认知当然就是在“无心”中实现的。对“牖”的解释亦具道教风格:“牖,根窍也,天道自然之理也”。于是要认知自然之理,就该“堕体坐忘,不窥根窍而真心内朗,睹见自然之道,此以智照真也”。这是内心“反照真源”的认知过程,真心照内不照外,达到内在明朗的程度,即能照见自然之道,这就是俗语所谓“内心亮堂堂”。
    在《庄子•人间世疏》中,成玄英同样讲到:“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室,乃照真源,而智惠明白,随用而生”。请注意,这里所谓“观察”,非指用眼去看,乃指以心去观照,而所谓“虚其心室”云云,指“无心”以照见“道”。《庄子•外物疏》:“能达理通玄,识根知本者,可谓观自然之至道也”。[20] 不用眼观,而是用人之心智去观照道的自然本性,从而“识根知本”,这就是他教人认识自然之道的方法。心对物的观照,应该是自然主义的,“德宇安泰而静定者,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21] 这种自然而然发出的智慧光芒,在成玄英看来,是人们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庄子•养生主疏》借庖丁解牛的故事,发挥道家那种认识以心不以目的传统:“经乎一十九年,合阴阳之妙数,率精神以会理,岂假目以看之!亦犹学道之人,妙契至极,推心灵以虚照,岂用眼以取尘也”。庖丁解牛已达到学道之人用心灵虚照至极之道的境界,此与常人首先要通过眼睛去观察而获得认识是大相径庭的,这是成玄英主张用“心”去认知的上乘境界。他主张:“法效自然,宝贵真道”。[22] 他所谓“真道”旨在说明道是真理,故《庄子•知北游疏》称:“遇于道而会于真理”。认识真理应当“法效自然”,其基本原理就是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
    四、生死寿夭、人生命运听任自然;动而常寂,入于自然
    对于生死大事,成玄英教人以随变任化、与化俱往的态度对待之,生死听任自然。《庄子•至乐疏》说:“从无出有,变而为生,自有还无,变而为死。而生来死往,变化循环,亦犹春秋冬夏,四时代序,是以达人观察,何哀乐之有哉!”在达观者眼里,生用不着欢乐,死也用不着悲哀,因为生死若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是种自然现象,人们无法抗拒,不如顺其自然。《至乐疏》又说:“以生为昼,以死为夜,故天不能无昼夜,人焉能无死生”。生就如白日,死好像夜晚,自然界有昼夜交替,人怎能只生不死?《田子方疏》也以昼夜喻生死:“夜暗昼明,东出西入,亦犹人入幽出显,死去生来。故知人之死生,譬天之昼夜”;“死生虚幻,终始均乎昼夜”。生死既然像四时、昼夜一样是种自然现象,那就应该顺任自然,用不着“当生虑死,妄起忧悲”。[23] 圣人深明这一道理,所以能够“放任乎自然之境,遨游乎造化之场”。[24] 达于生死自然之变的“真人”懂得:“旦明夜暗,天之常道;死生来去,人之分命。天不能无昼夜,人焉能无死生。”[25] 然而“流俗之徒,逆于造化,不能安时处顺,与变俱往,而欣生恶死,哀乐存怀。斯乃凡物之滞情,岂是真人之通智也!”[26]“真人之通智”明确地认识到:“死生昼夜,人天常道”;[27]“世间万物,相与无恒,莫不从变而生,顺化而死”。[28] 于是“真人”面对生死“不悲不哀”,“能一死生,冥变化,放纵环宇之中,乘造物以遨游”。[29] 在生死问题上,成玄英对庄子自然之“化”的哲学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尽管偶而还在使用道教传统的“神仙长生之道”一类术语,但这类术语已被他赋予了新的内涵:“自非随日新之变,达天然之理者,谁能证长生久视之道乎!”[30] 在这里,我们完全嗅不到道教传统的肉体长生说的气味,而是庄子式的达于自然变化之理,与化同往。成玄英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出发,主张人应与化同往,并把生死之化归结为自然的物化,不仅深化了庄子“化”的哲学,而且批判了道教传统的肉体成仙说,在道教生命哲学中独树一帜。
    生死都能参透,至于寿夭还有什么看不破的呢?一样的“随变任化”,听其自然。《庄子•秋水疏》指出:“既知古今无古今,则知寿夭无寿夭。是故年命延长,终不厌生而悒闷;禀龄夭促,亦不欣企于遐寿;随变任化,未始非吾”。寿命长,不厌生;寿命短,也不企求长寿,一切都听从自然的安排。而且自然所安排的寿与夭,非我能主宰,只有听之任之。正如《秋水疏》所说那样:“年之寿夭,时之赊促,出乎天理,盖不由人。故其来也不可举而令去,其去也不可止而令住,俱当任之,未始非我也”。
    对于人生的命运,也应该抱一种任其自然所适的态度:“委自然而变化,随芒忽而遨游,既无情于去取,亦任命而之适”。[31] 就是我们的身体,亦听任造化的安排,任化而往,随遇而适:“假令阴阳二气,渐而化我左右两臂为鸡为弹,弹则求于鴞鸟,鸡则夜候天时。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偶尔为人,忽然返化。不知方外适往何道,变作何物。将汝五藏为鼠之肝,或化四支为虫之臂。任化而往,所遇皆适也”。[32] 不管造化将我们的身体变作什么,或变为鸡,或变为马,或变作鼠肝,或变作虫臂,我们都不嫌恶,听其自然,随化而去,无所不适。这是成玄英对庄子思想的发挥。
    一般人执着于有为,带给人生的是痛苦与失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颠倒了道的无为特性。本来,“至道虚玄,无为无执”,普通人却不愿遵行,于是出现“凡情颠倒,有执有为,为即危亡”的险情。只有圣人的人生是最成功的,为什么呢?因为“圣人体道无为,故无堕败”。[33]“圣人穷理尽性,亦无为无不为也。今言圣人不为者,示欲辅导群生,复此自然之性,故言不敢为也”。[34] 众生本来禀赋自然无为之正性,但由于迷惑妄执,丧道乖真,便走上了有为的迷途,圣人的任务就是要他们迷途知返,复归自然无为的本性,以无为作为人生守则。成玄英劝人们“绝有相之学,会无为之理”。[35] 他告诉修道者“无能遣有,是以知无为之教,大益修行之人”。[36] 无为可以全生,《庄子•人间世疏》疏解楚狂接舆“凤歌”就说:“陆通劝尼父,令其晦迹韬光,宜放独任之无为 ,忘遣应物之明智,既而止于分内,无伤吾全生之行也”。他还告诉人们,人生的行持进退应效法自然之道,守分知足,从而才能全身远害。他解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时即告诫世人,尤其是那些命运的宠儿,人生的成功者:“天者,自然之谓也。夫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亏必盈。极则反,数其然也。所以佐世之功成,富贵之名遂者,必须守分知足,谦柔静退,处不竟之地,远害全身。能如是者,深合天真之道也。功成名遂者,谓退身隐行,行自然也”。[37] 物极必反,这是自然之道的法则,人应当充分认识这一法则,自觉地以这一法则来指导人生,就能避免成功给人带来的祸害,保全自己。对于名利,人应当“既不逐利,又不殉名”,如此方能“率性归根,合于自然之道”。[38] 总之,人生就该“无问枉直,顺自然之道”;[39] 人生就当游心于自然之道,因为“自然之道,不游其心,则六根逆,不顺于理”。[40] 这样,他就将其宇宙本体论与人生哲学相沟通,人生在宇宙本体之处找到了安全的立足点。
    这种对待人生命运、生死寿夭的自然主义精神是向道家的回归,却是对道教传统的反叛。魏晋以来道教就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试图对抗自然,将生命掌握于自我之手,不服从自然的安排。成玄英的观点显然与此背道而驰,但却与庄子相接通。
    从动静说,宇宙的自然本性是“动而常寂”,圣人、真人、至人、善养生人是成玄英所理想的与宇宙本体“动而常寂”特性相符合的人,这类人“运真知而行于世,虽涉于物千变万化,而恒以自然为本,居于虚极而不丧其性,动而寂者也”。[41] 这类人“虚心顺物,而恒守真宗,动而常寂”。[42] 随顺“自然”,因此能够动而常寂。能够动而常寂,就能适应一切境遇,就能与化同往,正如《庄子•大宗师疏》所说的那样:“所在皆适,故安任推移,未始非吾,而与化俱去。如此之人,乃能入于寥廓之妙门,自然之一道也”。[43] 养生以静为准则,这在成玄英是毫不含糊的,他称主静的养生者为“重静之人”,描绘说:“重静之人,动不乖寂”;“重静之人,三业清净”;“重静之人,结愿坚固,六根解脱”。[44] 重静与轻躁相对,对于养生来说,轻躁浮动乃大敌,只有以静制之:“静则无为,躁则有欲;有欲生死,无为长存。静能制动,故为君也”。[45] 不可刻意去追求静,避免用情,正如《庄子•天道疏》所说:“夫圣人之所以虚静者,直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亦不知静之故静也。若以静为善美而有情于为静者,斯则有时而动矣”。圣人的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正是“静则无为”的具体写照。
        五、一中之无为 ;率性而动,为而无为
    值得注意的是,成玄英把“有无”这一对范畴带入关于“无为”的讨论中,提出“非有非无之无为”这一新的说法,对老子的无为学说作出了自己的创新解释。老子所讲“无为”主要是个政治概念,强调人主治国应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所谓“无为而治”就是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成玄英对无为的诠释,既是政治论的,也是人性论的,又运用了中道观。从中道观出发,成玄英提出“一中之无为”和“非有非无之无为”两个命题,这两个命题的实质性含义是一致的。其《老子注》卷四说:“为学之人,执于有欲;为道之士,又滞无为;虽复深浅不同,而一俱有患。今欲治此两执,故有再损之文。既而前损损有,后损损无,二偏双遣,以致于一中之无为”。[46] 滞于有为无为,都是偏执,都有累患,治此两偏之病的方子就是遣去这二偏,走向“一中之无为”。
    关于一中之无为,其《老子注》卷五有段话对此解释得很清楚:“境智双遣,根尘两幻,体兹中一,离彼两偏,故(无)无为之可取,亦无有为之可舍”。[47] 坚守中道,脱离二偏,对有为无为都无舍取,此即“一中之无为”。这一命题在《庄子•知北游疏》中表述为:“夫修道之夫,日损华伪,既而前损有,后损无,有无双遣,以至于非有非无之无为也,寂而不动,无为故无不为也”。很显然,所说“非有非无之无为”和“一中之无为”的内涵完全雷同,这叫两个命题,一个意思,都是双遣双非有无二边、进入中道的无为。所谓一中之道就是不执着二偏,超越二边。在成玄英笔下,道家传统的“无为”思想被纳入其双遣二偏的一中之道框架里。这样一种中道观的无为说,可以说在古今诸家对老子“无为”的解释中独树一帜,别出新意。
    《庄子•天地疏》说:“无为为之,率性而动也”。《缮性疏》讲:“恒反自然之性,率性而动,复何为之哉?言其无为也”。自然无为,这就是率性而动。无为而为,即在性分内有所为,这样的为其实是无为:“率性而动,分内而为,为而无为,非有为也”;“率性而动,禀之造物,岂矫情而为之哉?分内为之,道在其中矣”。[48] 性分内之为是合乎道的,是无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率性而动的含义所在。比如:“鹏鼓垂天之翼,托风气以逍遥;蜩张决起之翅,抢榆枋而自得。斯皆率性而动,禀之造化”。[49] 这些都是在其天性范围内动作,看似有为,实则无为,即所谓“分内而为,为而无为”。用《庄子•齐物论疏》的话讲就是:“天机自张,率性而动,自济自足”。总之,率性而动即依自然天性而行动,不舍己效他,这样的动,为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怎样才能率性合道呢?只有“既不逐利,又不殉名,故能率性归根,合于自然之道也”。[50] 放弃对名利的追逐,自然就能率性合道。
    六、圣人驭世,恬淡无为
    从政治上说,成玄英主张:“有道之君,无为虚静”;“有道之君,莅于天下,干戈静息,偃武修文,宇内清夷,无为而治”。[51]“道”是自然无为的,得道君主以无为莅临天下,即可天下太平。反过来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又只能是那些“上德”之君,即成玄英所谓:“无欲无为,至虚至静,忘心遣智,尸居玄默,以斯驭世者,唯上德乎!”[52] 这些上德之君,“德行虽高,功成不处,无为虚淡,故可长久”。[53] 从天人合一的观点看,能够“上合天道,下化黎元者,无过用无为之法也”。[54] 由此可见,成玄英完全同意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
    成玄英结合本迹谈论无为而治的问题。《庄子•应帝王疏》说:“夫圣人驭世,恬淡无为,大顺物情,有同造化。若其息用归本,厌离世间,则乘深远之大道,凌虚空而灭迹,超六合以放任,游无有以逍遥,凝神智于射山,处清虚于旷野。如是,则何天下之可为哉!盖无为者也”。灭迹归本,政治可以实现无为而治的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天下没有不太平的。政治上归本,就是乘着大道而作逍遥游,高屋建瓴,以极高明的政治艺术驭世,顺应世情,同于自然。成玄英反对在政治上滞守陈迹:“夫祖述轩顼,宪章尧舜,记录时代,以为典谟,轨辙苍生,流传人世。而圣人议论,利益当时,终不执是辩非,滞于陈迹”。[55] 先贤典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流传后世,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治世圣人应依据自己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从当时的利益考虑出发,而不可执滞先王陈迹。滞守陈迹是不能升平的原因之一,正如《庄子•天下疏》所说:“执守陈迹,故不升平”。成玄英在讨论动静变化时,主张随化而去,日新又新,这样的原则运作于指导政治,自然不赞成滞守政治上的陈迹。
    成玄英从其自然人性论出发向外扩充,扩充到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肯定圣人当顺从人与物之自然本性去治天下,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了创造性发挥。《庄子•应帝王》主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成玄英的解释是:“随造化之物情,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所谓“措意”,就是种人为,就是违背人与物的自然本性而随意施治,就是“私作法术”,如此治理天下不会有天下大治的局面。反之,随顺人与物的自然性情施治,“天下治矣”。《庄子•天地疏》讲得更清楚:“虽则治人,因其本性,物各率能,咸自称适,故事事有宜而天下治也”。人与物各因其自然本性,各率其自然本能,使人人都感到安适,使物物都自在,一切都那么协调相宜,天下何愁不治。成玄英提倡随顺物情。从政治上说也是如此:“为政顺事,百姓辑理,从于物情”。[56]“圣人驭世,恬淡无为,大顺物情”;“随造化之物情,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57] 圣人之治,大顺物情物性,天下治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能“任群生之性,不引物从己,性之无者,不强安之,故所以为圣人也”。[58] 圣人之能治理好天下,也是因为他抓住人性的自然特征,顺任人的本性,使人适性任情。自然人性论实乃成玄英政治学说的基础,“无为”的政治纲领立足其上。
    治天下的一大要事在得人用人,怎样用人?成玄英的主张仍然是顺人之本性。《庄子•庚桑楚疏》举伊尹和汤、百里奚与秦穆公为例说:“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能调鼎,负玉鼎以干汤。汤知其贤也,又顺其性,故以庖厨而笼之。百里奚没狄,狄人爱羊皮,秦穆公以五色羊皮而赎之。……而汤圣穆贤,俱能好士,故得此二人,用为良佐,皆顺其本性,所以笼之”。君主仅有好士之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顺人之本性而加以笼络,还是会将人才吓跑,不会得人用人。商汤和秦穆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仅好士,而且能顺其本性加以笼络任用,于是得良佐而成王霸之治。为什么应该顺随各人的本性而用人?个中原因《庄子•则阳疏》说得很明白:“人受气不同,禀分斯异,令各任其能,则物皆自得”。人的性分不一,能力也有差异,根据各个人的性分,“各任其能”,则人尽其用,这就是成玄英主张用人顺其本性的理由。 针对政治来说,顺从人的本性施治,人民安居乐业,而统治者却不费吹灰之力,垂拱而得。这是成玄英所理想的政治,这一切都建立在其自然主义人性论的基础上。
    成玄英主张治天下当先治百姓之心,使百姓的“分别之心”熄灭,贪欲去掉,如此施治,合于天理。《老子注》卷一解释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时说:“知者,分别之名;欲者,贪求之目。言圣人常以空惠利益苍生,令倒置之徒,息分别之心,舍贪求之欲”;“物我齐观,境智两忘,以斯为治,理无不正也”。[59] 灭掉分别之心,贪求之欲,物我皆忘,天下还有什么不好治理的呢?治天下当治百姓之“分别之心”,那么用什么样的统治术去治理分别之心?那就是“无心无为”。郭象《庄子•缮性注》曾讲:“圣人无心,任世之自成”。发扬这一思想,成玄英亦主张:“手执脚行,当分自足,岂为手之不足而脚为行乎?盖天机自张,无心相为而治理之也。举此手足,诸事可知也”。[60] 手的功能是拿东西,脚的功用是走路,各有各的自分,是自然所决定的,既无心又无为,却又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把事情“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不紊。以此手脚为例,举一反三,可知政事也是如此。
    “自然”是道家道教思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道家所谓“自然”,不是今人所说自然界的自然现象,而主要指精神现象,指精神的独立无待,自由自在,自己本来如此。道家讲自然注重精神的超越、人性的本然无为状态,也注意到自然现象。道教继承了这一点,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自然现象,以揭示自然的本性,试图控制及利用自然为人的生命永恒服务。成玄英的自然无为论在阐释中继承了道家,又在阐释中超越了道家和传统道教,形成其结合了佛教思想方法论的自然无为学说,这一学说涉及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政治论,给后人留下了较丰富的理论遗产。
    注释
    [1]郭庆藩《庄子集释》见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文所引成玄英《庄子疏》据此,以下本文所引只注篇名。
    [2]蒙本见1946年四川省立图书馆石印本。严本见《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三),台湾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藤原本见《高松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研究纪要第二号》,1967年。本文所引成玄英的《老子注疏》均据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三)并且只注卷数页码。
    [3]卷2第19页。
    [4]卷1第1页。
    [5]卷4第41页。
    [6]《列子•仲尼篇》注引夏侯玄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无上秘要》卷一百引《妙真经》:“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唐玄宗《老子疏》第二十五章解“道法自然”说:“言道之为法自然,非复仿法自然也。”
    [7]《道教义枢》卷一《道德义》引《灵宝经》:“虚无常自然,强名字大道。”道是虚无自然的。又《三论元旨•道宗章第一》:“虚无自然。”可见当时道教对“道”的虚无自然性的认同。
    [8]第3页。
    [9]《庄子•则阳疏》。
    [10]《庄子•庚桑楚疏》。
    [11]《老子注》卷1第10页。
    [12]《庄子•德充符疏》。
    [13]《庄子•庚桑楚疏》。
    [14]《二程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
    [15]《庄子•则阳疏》。
    [16]《庄子•骈拇疏》。
    [17]《庄子•庚桑楚疏》。
    [18]关于“无心”说请参见拙作《成玄英的无心论》,《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3期。
    [19]《庄子•知北游疏》。
    [20]《庄子•知北游疏》。
    [21]《庄子•庚桑楚疏》。
    [22]《庄子•渔父疏》。
    [23]《庄子•齐物论疏》。
    [24]《庄子•达生疏》。
    [25]《庄子•大宗师疏》。
    [26]《庄子•大宗师疏》。
    [27]《庄子•大宗师疏》。
    [28]《庄子•知北游疏》。
    [29]《庄子•知北游疏》。
    [30]《庄子•寓言疏》。
    [31]《庄子•天下疏》。
    [32]《庄子•大宗师疏》。
    [33]卷5第3页。
    [34]卷5第3页至第4页。
    [35]卷2第5页。
    [36]卷3第26页。
    [37]卷1第18至19页。
    [38]《庄子•盗跖疏》。
    [39]同上。
    [40]《庄子•外物疏》。
    [41]《庄子•秋水疏》。
    [42]《庄子•田子方疏》。
    [43]《庄子•大宗师疏》。
    [44]卷2第20、21页。
    [45]卷2第20页。
    [46]第7页。
    [47]第14页。按“故无为之可取”一句中“无为”二字前当脱一“无”字。
    [48]《庄子•庚桑楚疏》、《盗跖疏》。
    [49]《庄子•逍遥游疏》。
    [50]《庄子•盗跖疏》。
    [51]《老子注》卷4第3页。
    [52]卷5第5页。
    [53]卷4第36页。
    [54]卷4第35页。
    [55]《庄子•齐物论疏》。
    [56]《庄子•让王疏》。
    [57]《庄子•应帝王疏》。
    [58]《庄子•列御寇疏》。
    [59]第11 页。
    [60]《庄子•齐物论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