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分别探讨了佛、道两教流行前中国本土七月的岁时风俗、印度佛教的安居以及道教七月份的活动,这些来源不同的活动后来均构成鬼节的一部分。作者意在说明七月半的鬼节是在本土传统基础上结合佛、道教的行事而产生的,它不纯为舶来品,而是有本土根源。 盂兰盆节(资料图:图源网络) 第三部分也是全书最长的一章,作者按时间先后列举了与鬼节有关的多种唐代文献,从岁时记、佛经(入藏的、藏外的)到诗、赋、正史、典章、经疏、讲经文、变文、仪轨与私人游记等。这些文献立场各异,流行于社会各种层面,自不同角度表达了对鬼节的理解。作者通过将各种文献并置一处,把鬼节的多彩画面与多重意义揭示出来,同时也使鬼节流行情形具体地展现出来。这即作者所说的“片断史”的叙述方法。以上两部分以历时性的分析为主。 后四部分则是更为综合性与共时性的分析。目连救母神话足以证明鬼节的合理性,第四部分集中讨论鬼节与《盂兰盆经》中译本出现前中国佛教神话中类似的主题。认为各种盂兰盆文献中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已见于早先的中国佛教神话,这些内容在鬼节流行前就已为社会上下不同背景的人们所熟知,所以,5世纪鬼节及目连神话出现后自然能广泛流行。 目连救母(资料图:图源网络) 第五部分转而分析盂兰盆文献中的“目连”的形象。由佛教神话可知,不少佛子如优多罗、那舍及舍利弗的行为与目连相近,就是佛陀本人也有为亡母说法使之觉悟的经历,为什么不是这些人而是目连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此章解释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目连之所以风靡中国中世纪是因为他符合中国本土宗教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巫,亦因为他符合佛教圣人的理想。”“目连在中国宗教中保持一中心位置是由于他将为不同社会阶级所能认可的巫的诸种形式集于一身。” 第六部分考察盂兰盆文献中的宇宙观,主要围绕《目连救母变文》展开。指出变文中的宇宙观不是一个中国官僚与印度神祇的缺乏连贯性的拼合体,而是一个一贯且经过整合的体系,它与佛教经论的正统观念有别,更接近于唐以后民间宗教的冥间世界。变文中的冥界对于目不识丁以及在信仰上首先关注祖先当下处境及其在阴间前途的人最具吸引力。 第七部分讨论鬼节折射出的僧人与祖先崇拜、佛教与家庭的关系。认为节日的流行意味着僧人步入家庭宗教的核心,由社会的累赘、附属品变成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角色,成为交换循环的一环,这是中国社会划时代的大调整。僧人能起此作用,正是由于他们弃俗遁世。以上四部分从四个侧面解释了鬼节为何能广行于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