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部分从社会学、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角度讨论了本书的结论,提出不少有启发性的看法,如对“民间宗教”概念及运用的反思,提出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背景时应使用较“民间宗教”更为细致的概念,必须留意中国社会宗教生活中持久的成分,认为“只有当中国宗教的这些形式依据中国社会背景加以探讨时才会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将鬼节解释为“通过礼仪”来说明节日中的诸多矛盾现象,作者还据鬼节发展的事实对衡量中国佛教发展的标准提出新见解,认为“关于佛教的轨迹必须包括比时间及思想更多的维度”,“佛教对中国社会更为普遍的影响见于那些不独为佛教所有的领域”。 将节日置入唐代社会的大背景中加以把握(资料图:图源网络) 读罢此书,不能不佩服作者的眼光。作者并非就鬼节论鬼节,而是将节日置入唐代社会的大背景中加以把握。在唐代,举国上下欢度鬼节,它确如作者再三指出的,宛如一面透镜,透过它可以看出不同人对节日的不同理解,种种不同理解赋予节日多重意义,自这些理解又可以发掘出宗教与社会的诸多信息,从而展现唐代社会的多彩画面。 该书视角新颖独特,分析深入独到,一问世,佳评纷至。其贡献用克里曼(F.KLeeman)的话来说:“他对传统汉学及佛学领域的超越为未来中国宗教研究创立了一个新的模式。”由于该书成就突出,因而荣获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颁发的1988年度宗教史领域的最佳处女作奖。1996年该书又出版了平装本。这在美国汉学界也不多见。 太史文(Stephen F.Teiser)(资料图:图源网络) 该书作者太史文(Stephen F.Teiser)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还较陌生,但他近十年来在美国汉学界相当活跃且颇为出名。他早年毕业于欧柏林学院,198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系获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中国中世纪宗教中的盂兰盆节》(该文北京图书馆有收藏,检索号为DA8610723),该书是在该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此后,他声名鹊起。1990年出版的巴斯韦尔(Robert Buswell)主编的《中国佛教疑伪经》一书由太史文审稿;《亚洲研究杂志》第54卷第2期(1995年5月)上的中国宗教研究评述中,由他负责介绍近些年西方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状况;1996年出版的《实践中的中国宗教》一书,由他撰写名为《中国宗教精神》(The Spirits of Chinese Religion)的长篇导论。1994年,他的又一部专著面世,题为《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间的形成》,其内容实为本书第六章之延伸与深化。中国唐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唐研究》亦聘请太史文任海外编委。他现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系,已获终身教职。 美国学者如何研究中国的“鬼节” 美国汉学家艾尔曼(Benjamin A.Elman)曾说:“目前优秀的汉学家,往往将社会科学方法与文献学功底相结合,执于一偏的学者都难有大的成就。”此书能够获得成功,正在于这种结合。 美国汉学家艾尔曼(Benjamin A.Elman)(资料图:图源网络) 恰如作者在序言中所云,他试图使“一些全球性的思考与中国个案的独特性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汉学、佛学研究方法之外,作者直接受益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选取节日作为研究对象本身就是受到人类学的启发,宗教节日一向是人类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将节日置入社会背景中考察,注重共时性的分析又不难见到社会学方法的影响。他把鬼节视为具有多重意义的象征事件,是通过礼仪,亦是取资于人类学的理论。第三部分所采用的“片断史”的叙述方法多少可以看到人类学家格尔茨倡导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印记。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非简单地套用各种时髦的理论,而是依据史实慎思、明辨然后定取舍,在理论上也能有所建树。他分析鬼节在社会中的影响时放弃了几十年来流行的“民间宗教”与“大传统”二分的框架,转而采用杨庆堃提出的框架就是明显的一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