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关于“无量天尊”问题回应“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演心’”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本人是个地道的“落伍”分子,至今也没有接触过网络,不懂什么是“上网”。
    前几天,本人的两位学生,也就是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的两位在读研究生学员,他们在网络上见到一篇署名“演心”的文章:《“无量天尊”一词在道藏中的记载及其历史渊源》,并且文章中对本人提出了点名批评。于是两位研究生便下载了这篇文章来拿给我看,并说:此文“没把《道藏》原文弄明白,对《道藏》经文断章取义”等等。同时,他们还在网上又找到并下载了演心先生作为“依据”的相关文章《女娲补天——浮邱山的传说》。
    本人乃一山野之人,长年独居深山,孤陋寡闻,属于普通草民那一类的人,学识实在有限,确如“演心”先生在文章中所言:“没翻过道教经典”。没翻过经典是有原因的:虽识得几个字,但近乎扫盲。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离京,出游各地参访求师,再后来干脆将所有经典、道书悉数封存,空身落入深山,几乎隔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自谋生存。两千零六年,蒙中国道协领导之不弃,应邀重返中国道教学院任教,但已经几乎不会书写文字了,惭愧!直到现在,每天只喜欢“瞌睡”,仍未曾翻阅过经典。
    本人原本是个不愿管闲事的人,更不愿写文章,主要是因为这个社会太忽悠,教门也忽悠,假冒太多,言真无用!看到教门也在忽悠,忽悠出了多少肤浅低俗的世俗理念,忽悠出了多少丢根弃本的媚俗造作,并将这些理念和造作统统执为至宝,而彻底远离了传统,失去了根本,甚至很多人失去了最起码的谨思慎辨方法,不参不悟,不求经义真言,不求真才实学,不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只会固执于极端局限性的一己之见、一己之是、一己之欲,来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尺度,所以造成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教门中规矩摸糊、准则模糊、传统摸糊、法度摸糊、纲纪摸糊、理义模糊、学说模糊、信仰模糊、真伪模糊……。
    2006年本人回京之初,曾短时暂借中国道协网站(亦为《中国道教》编辑部)之一角,临时上班备课。其间,与《中国道教》的一位副主编先生闲聊时,谈到了“无量天尊”。先生说:“现在在家都不知道“无量天尊”是什意思,道协网站上有很多人寻问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法回答”。先生并要求我就此写篇文章解释一下。当时我问先生:“中国道协已经把‘无量天尊’作为正式的口头用语没有?”先生说:“这几年渐渐有人使用,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兴起来的,也没有人能解释,中国道协也不好作出什么明确表示”。另外,在此期间有些新出家的年轻道友与我打交道时偶尔也在用“无量天尊”,使我哭笑不得。于是本人就写了一篇小短文《“无量天尊”与艺人用语》(见后附录),由编辑先生分别发表在中国道协网站和青羊宫网站上(发表时由副主编先生改了标题)。这是演心先生发表文章点名批评本人的原因。
    但本人深知,谁也没有能力阻止他人使用“无量天尊”。所以,只能是说者自说,用者自用,各有各的权利。然而,即然演心先生直截了当的对本人作了点名批评,那么,本人不妨放弃点“瞌睡”时间,聊作个回应。
    先说明一下,演心先生自称“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道号:演心)”,并没有说明是龙虎山正式的教徒还是教外的俗家弟子。但从演心先生把“仙长、师父、大师、方丈”等特定的专有称呼,和“会长、监院、知客”等行政方面的职称,都统统列为“道友相遇”时的“称呼和礼节”看,大概是一位道龄不是太长的道童,或只是一个只是信仰道教的俗家弟子;但另从“‘真武祖师’是神话小说《北游记》所塑造的神……明代还有一个‘真武大帝’,那就是篡国夺权的明成祖朱棣”这段演心先生的言论来看,似乎两种弟子都不是。因不知其详,故本人将只从道教传统、义理、规矩、圣号意义、口头用语等方面,只作针对关于“无量天尊”问题的回应。
    演心先生的《无量天尊一词在道藏中的记载及其历史渊源》,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证”的,即:以《道藏》为依据,和以“传说”为依据。所以,本人也首先从这两个方面作回应。
    第一 就演心以《道藏》为依据对“无量天尊”的“考证“发表如下观点
    一 “圣号”辨误(圣号的意义)
    演心先生在原文中强调“无量天尊”是“圣号”。 那么,“无量天尊”究竟是不是圣号?能不能作为圣号?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何谓“圣号”?下面,不访首先从“号”说起。
    按照中国的传统,每人都有“姓”、“名”、“字”、“号”。姓,即姓氏。名,由父亲或长辈取,只能长辈叫,晚辈不能叫,如果晚辈直呼其名则有过;通常自称当用名。字,也叫“表字”,由长辈取,平辈、晚辈皆可叫,族人长辈及血缘关系的长辈不叫,自己也不能自称。号,由众人取,叫做“喝号”;也可自己取,叫做“自号”;自号之外还可以有“别号”;大功名者或名世之人死后,往往有“谥号”;帝王死后有“庙号”;由当世皇帝或后世皇帝加封的号叫“封号”。取号,是为了大众称呼方便。号的内容意义,往往能反映出此人的事迹特点,也往往是对此人的一个评价。号,晚辈可称,长辈可叫,也可自称。从古时候一直到数十年前,中国人习惯称别人的“字”或“号”,而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通常,还要在字或号的后面再加上称呼,如××公、××君、××兄、××先生等等。
    “圣号”,就是“天尊”、“神圣”的“号”。圣号的意义,沿用的也是我们人间这传统名号的意义。人有“名”和“号”,神圣也有。神圣的名,称“密讳”。这“讳”不是凡人取的,那是上界的事,我们不能讨论。平时,神圣的名讳我们谁也不许说,不许念,不许随便书写,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可“密用”。而神圣的“号”,就是“天尊号”或“圣号”,是人间的人为了对神圣称颂方便而取的,多数都是有道之人在造作道经道书等情况下,根据此神圣的“神通功能”特点而取的;还有一部分圣号是帝王加封的。称颂神圣时,如果只颂“号”而没有称呼,则有对神圣不恭之嫌,所以往往圣号后面还要加上神圣的称呼。“天尊”,即是对神圣的称呼。而“天尊”二字前面的部分字或全部的字,是天尊的号。我们往往将天尊号与天尊称呼合起来称颂,如“××××天尊”,这就叫“圣号”。
    例如三清道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元始”、“灵宝”、“道德”,这都是他们的“号”,算是基本“圣号”;“玉清”、“上清”、“太清”都是指他们宫阙的境界名称;“天尊”是对他们的称呼。我们可以将“号”与“称呼”合起来,就称“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因为里面分别含着三位道祖的“号”,是用“称呼”称他们的“号”,所以叫做“圣号”。但我们决不可以将“宫阙”和“称呼”单独合起来称“玉清天尊”、“上清天尊”、“太清天尊”,因为这里面没有“号”,所以不能叫“圣号”,但这种组合有三个宫阙所有天尊的意思,不是指宫阙总天尊的圣号,更不是指三位道祖。如果我们将道祖的“宫阙”、“号”、“称呼”三者合起来,那就是意义最明确、称颂最完整的“圣号”了,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
    再如关圣帝君,其“号”是“神威远镇”,与称呼合起来就是“神威远镇天尊”。又如“度人无量天尊”,“度人”是“号”,“无量”是对“号”起着强调作用的数词,合起来为“度人无量”,是组合起来的“号”,此号的意义已经明确,再与称呼相组合即为完整的圣号“度人无量天尊”。
    另外,关于对神圣、仙真的称呼还有多种,如“真君”、“元君”、“道君”、“帝君”、“大帝”、“上帝”等等。这些称呼与神圣、仙真的“号”合起来都叫“圣号”。称颂天尊圣号,往往也叫“称名”。
    很显然,“天尊”是对神圣的称呼,“无量”是数的概念而不是天尊号。那么,在“无量”一词中,没有神圣“号”的存在,仅仅一个数量概念,岂能单独与“称呼”组成圣号!因此,“无量天尊”不是“圣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