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关于“无量天尊”问题回应“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演心’”(5)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1、慎辨道书。且不说那些教外书、坊间故事书,地方传说等等,即使是历史上有些教内修道人所写的道书,也未必能完全作依据。明代编纂《道藏》时,有不少教内修道人所写的道书就没有被收录。不是因为当时没有发现这些书,而是因为书的内容有不足之处。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重新出版的这部分书,有时就能发现不少错误。
    道书,多是教人所著。有的虽文字无华,却道境渊邃,良可破人心碍,必是作者有道。这类道书,能帮志者开启正见。但也有的明显觉得作者虽文字功底深厚,但未必明天理,未必有道。所以,尚须慎辨其理,方可定夺。
    2、旧误成规。如东北某著名道观,其中有一殿堂的塑像,老君居中,而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居于两侧。据说这也是沿用了这座道观过去流传下来的“旧式”,实属“遗规”,今人不敢有变,当地道友与信众也都以为然。但这能作为道教的“标准”吗?
    再如,目前流传甚广的一副八十年代印制的三清道祖画像,莲花冠如意勾上竟然是太极图!于是近十多年来各地有些宫观重塑(或新塑)三清像时便以此为准。其实,笔者已发现明代的一副“老画”就是这样,但却不能因为是“老画”就可以做为“标准”。因为三清道祖是“道”的人格化,有道(无极)而后有(生)太极,而后生天地万物。所以,“太极”不可冠于三清之上。再者,莲花冠顶芯是如意,象征至尊,别无他饰,不可有太极图饰。
    3、一方之规。如关东地区目前的大小道观,几乎无一例外都供奉“黑老太太”,但这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地方风俗”。“黑老太太”是沈阳太清宫开山祖师“郭祖”于清朝初期在辽宁本溪“铁刹山云光洞”修道时的“护法大仙”,郭祖了道之后,于沈阳西门外兴建太清宫时,便将“护法大仙黑老太太”供奉于太清宫之一角。由于灵验,所以长期以来其信仰渐渐遍布整个东三省。很显然,这种“地方性标准”也不能作为整个道教的“标准”。
    现在不妨作个假设:如果有一天“黑老太太”也被某些好事者挂在了嘴边当成了“口头禅”,那么,道教界也要学吗?
    4、“标准”与“非标准”。关于教门的“口头用语”,其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规范”与“非规范”,符不符合传统。而决不可以局限于个人的“一己之见”、“一己之好”,和地区性的“一方之是”为标准,如果个人能自知“功底”尚还欠缺“火候”,那积重难返就千万不要随意“发明”,当以谨守传统为贵。所以,“无量天尊”作为一个“非规范”、“非传统”的艺人口头用语,如此盲目“引进”作为教内正式的口头用语,是极不妥当的。
    当然,根据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有朝一日“无量天尊”很有可能将成为一个正式的“口头禅”模式。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是证明了华夏古老宗教发展到今天的黄冠羽士们的“高明”?“有水平”?还是证明了庸俗?浅陋?
    第四 “无量天尊”误为口头用语的始末与本人的感慨
    一 “无量天尊”用于“口语”的产生
    关于本人那篇小文《“无量天尊”与艺人用语》(见“附录”)的产生过程前文已有说明,下面就把其中的内容再补充说明一下。
    1993年初,本人放下中国道教学院的工作离开了北京,第一站到了沈阳太清宫暂住一段时间。其间,曾数次前往鞍山市千山无量观拜礼本人的“证盟大师”(北京白云观1989己巳律坛)许信友道长。因在沈阳太清宫听到年轻的小道友们偶以“无量天尊”调侃,才知这是近年来在评书艺人中产生的艺人用语,并且与千山无量观许大师有关。于是就借拜见之便向大师请教,大师说明了因当时评书艺术家有要求而产生“无量天尊”的经过,并告诫曰:“艺人用‘无量天尊’可以理解,因为那是民间‘说书’。但出家人不允许用。”是说这是专为评书艺人提供的“评书用语”,不可作为教内的用语。
    大约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老道长们渐去,传统理念渐淡,彰扬风气渐兴,于是东北有些道友便渐渐使用“无量天尊”。1998年东北某道观的一次大型法会上,笔者第一次听到“无量天尊”用在公开的发言讲话之中。与此同时,也随着东北的有些道友们不断往来于长城内外,“无量天尊”被渐渐传到全国各地。当初,关内各地宫观不知“无量天尊”从何而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基本上抱着不接受态度。但新入教门的年轻道友们由于无分辨能力,所以往往认其为真,并“虔诚”使用。尤其到了今天,“无量天尊”已使整个教内外很多人觉得是非难辨,模楞两可。
    二 感慨 叹息
    当名人,容易;当“大师”,容易;做学者、做专家,也不算太难;当各式各样的“传人”、“掌门人”和各式各样的“大王”,更是易如翻掌。但是,如果要做一个合格的道人,难!要成为一个集“修、学”于一身、具有实际传统意义上的“高道”,更难!难就难在,并非是用心研究文字学识,并非是用语言摆弄理论学问,而是需要真修实证,以达虚心实腹、慧光内照的洞明之功,方可明辨万事万物,方有做道人的“底气”,方有“言教”的“底气”。我们的教门发展到今天,可谓是“五彩缤纷”样样不缺!可是,唯独缺少这“真修实证”啊!请问“底气”又从何来?
    道教有低心下气、顶礼参访、虚心求教的优良传统。正因如此,所以,道教这华夏古教,千古以来始终维持并延续着玄渊绵远的道基,幽隐涵明的睿智,神圣庄严的教相和清淳和化的风貌,千古如一。而当我们看到今天的教门,和教门中许多人的面貌,会作何感想呢?虽然道友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知识面普遍广博,经济状况普遍好转,但我们就不觉得离我们的传统、离我们的宗风祖训却越来越远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少人只求事物的表象,而不求根本,不求修证,不求自度,不去追思祖师先贤的“为教之道”,不去思悟今日之道教已经到了何等地步!甚至不少人不知“修持”为何物,只喜欢追逐世俗,追求时髦,喜欢标新立异,喜欢随心所欲,敢于创造,敢于忽悠。于是,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都形成了极错误地认识:以为只要有文化、有学问,有聪明,便可代替道学,代替传统,代替根本,代替修身,代替义理,代替教相,代替威仪,代替……,多么可怕的糊涂理念啊!如果真的这样,那么,道教将必然彻底走向大俗!
    当代教门的年轻道友们,大多都是有文化、有学识的知识分子,都是心存俱足之信仰,怀抱满腔之热情,身藏浩然之正气,带着向往古道、呼唤淳风的良好愿望,来到了红墙古庙之中,良可为慰!但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恢复一项被道友们遗忘了的传统规矩,将存在着多大的艰难!而新兴一项庸陋低俗的事物,却又是何等的容易!——这是什么原因啊?!
    第五 最后的闲话
    本人自愧学识浅陋,确如演心先生所言“没翻过道藏”。但本人是道教全真邱祖龙门法派嵩山分枝第二十一代玄裔弟子,不会有假!上世纪八十年代,本人于川、滇等地出家住小庙。后来,到了一九八六年迁转至河南嵩山中岳庙常住,并正式事师,忝列龙门。一九八七年赴北京中国道协“第四期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结业后留京。一九九三年春离京赴各地参访,此间,人称碌碌无为,不务正业。一九九八年以后,独居山中不与外界往来,成了地地道道的山野之夫,和孤陋怪僻的无用之人。所以,演心先生认为本人学识不够,是正确的。但在道教传统、规矩等方面,本人姑妄言之:略知星星点点。
    不论万事万物,有一共性:“根本”的特点总是粗陋无华,“枝末”的特点总是纷繁多彩。至于人们或“以粗根为本源”,或“执铜锈为黄金”,那是各自的权利。传统的、正确的规矩、法度,是道教“养根固本”的保障。玄门规矩、法度的基本应用,主要是为那些虔心向道、想遵守法度、遵守规矩、想走正道,但又不明白什么是法度、规矩、不明白什么是正道的“中士”作准则的。法度、规矩,对于那些已超然于法度、规矩之外的“上乘之士”是无用的;对于那些不愿遵守法度、不愿遵守规矩的“下士”更是没有用的。
    教相的庄严,需要教徒外相的庄严。而教徒外相的庄严,则需要教徒外相威仪方面的庄严,也就是衣装、行止、言语等方面的规范化。一句新兴的、极不规范的、被人听来模楞两可的“口头禅”常挂嘴边,难道是一种自豪吗?况且,如果你是一个会涵养内相的人,是一个通达教义的人,是一个虚心实腹的人,是一个内抱天地造化之机的人,还用得着一句极不规范的语言来妆扮和张扬外相吗?实际上,只因内相的不足,所以才以外相的张扬来弥补。
    经言:“外相不入,内相不出”。明通内相,庄严外相,方是道人为教之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