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关于“无量天尊”问题回应“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演心’”(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2、关于“真武祖师”
    在有的道经中,有些道教的“神圣”、“祖师”,是在佛道两教都具有其“号”的。如“北极大帝”,经中说:“佛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旋尊”;而真武祖师号称“三教祖师”,说是“佛号西天无量,道称北极至尊”。因此“真武祖师”在过去的一些老修行当中有时偶被称为“无量祖师”,但决没有称“无量天尊”的。这是教内独一无二能单独以“无量”称呼祖师的一例,实际上应是教内的“俗称”,不曾见于经典文载,并且,平时我们书写章表文疏等规范化的行文都不可用。如在河南省,不论教内还是百姓,都把“中岳中天大宁崇圣帝君”(即中岳大帝)俗称为“中王爷”,但不能用于正式、规范的行文。道理是一样的。
    3、关于浮邱山地区的“无量天尊”
    如果今天浮邱山地区的人们也在使用“无量天尊”的话,那么其原因有三个可能性,其一,长期以来这一地区不明“无量祖师”的来历而造成了“迷误”,将“无量祖师”误称“无量天尊”。其二,更重要的原因应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于艺人之口的“无量天尊”,后来被一些好事之徒“引进”教内应用并传遍全国,当然也就难免被浮邱山地区的人们所应用。于是在人们心里就误认为“无量天尊”就是道教的口头用语。其三,浮邱山曾叫“无梁山”(无量山),因此就把历代所供奉的“天尊”统统冠以“无量”。所以,“无量天尊”也就“顺理成章”的在今天浮邱山地区的“民间传说”中代替了“祖师”、“天尊”和“佛菩萨”。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说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地区性的谬误,这于道教、佛教而言,都是远离“规范”的“俗称”。这本来是一种典型的“民间传说之误”,却偏偏被人拿来当作教门的标准,岂不可叹!
    4、关于“无量山”
    历史上,浮邱山因“如同断了脊梁”故称“无梁山”,衍音即为“无量山”,这并不奇怪。恰如今天的辽宁省鞍山市千山“无量观”,原为佛寺,在清代由龙门九代玄裔刘祖(讳太琳)改为道观。当时的大殿在建筑构架上没有采用大梁,故名“无梁殿”,因此当时的道观就叫做“无梁观”,时间久了便衍音为“无量观”至今。所以“无梁山”衍称为“无量山”也没有什么可称奇的地方。但是这里的“无量”已经远离了数量概念的意思,它已是一个“称名”意义的词,是特指无量山的。因此按一般规律,在当地就难免出现以“无量”称名的事物,如 “无量宾馆”、“无量大厦”、“无量小卖部”等等,都有可能。但总不能因此而把殿堂里的天尊都冠以“无量”吧?如果现在已经冠以“无量”,那只能说明是地方性的谬误,又怎能作为道教的“标准”呢!
    (五)关于“圣号”的应用和“口头用语”
    圣号的意义,前文已有论述。道教诸天尊圣号,在各种经典中能找到成百上千例!集中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在各类“经忏科仪”中,尤其是各种“忏经”里面最多,如《皇忏》、《水忏》、《旱忏》、《救苦忏》、《三元忏》……。可以这样讲,如果你想体悟“圣号”的内涵和应用,必须先通各类“经忏科仪”。
    称颂天尊圣号的形式很多:(1)“拜颂”(鱼作板鼓伴奏,一句圣号一跪拜,韵腔唱颂)。(2)“吟颂”(鱼作板铃伴奏,长跪吟颂)。(3)“举颂”(全法器伴奏,正立,韵腔唱颂,)。(4)“转颂”(行走正、反太极图,全法器伴奏,韵腔唱颂,即“转天尊”)。(5)“行道”(用于“出坛”、“回坛”或一切行走时,全法器伴奏,韵腔唱颂,)等等。
    “忏经”中称颂天尊圣号,是用“唱”和“拜”的形式,唱的同时一句圣号一跪拜。通过逐一拜颂诸天尊圣号”以求忏悔,故称之为“拜忏”,拜过之后再反回来吟颂。我们每天的日诵功课中都要举颂“常清常静天尊”(或“大罗三宝天尊”)、“十方救苦天尊”,转颂“雷声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各类阴阳道场中都要“举”很多天尊圣号,叫做“举天尊”。节日和朔、望日的功课中还要出坛“转天尊”……。
    由此可知,颂扬天尊圣号,都是在经坛、瑶坛、度亡道场等各类诵经、拜忏、道场法事活动中。并且,必须谨遵玄规科范,严整威仪,进退有常,行止如法。即使是个人默念时,亦务必净心诚意,端身正上,不可稍有随意之怠。所以,在道教传统上,没有一个天尊圣号是作为随时随地的口头用语的。
    口头用语,也叫“口头禅”,这不是道教的传统,也不是儒家的传统,也就是说,不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而是西方宗教(包括佛教)引进的习惯。所以道教历史上也没有哪部经典道书中出现过口头禅,我们的历代祖师,他们终生都在修道、行道、弘道、阐教,他们都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但有谁发现过哪位祖师留下了怎样的口头用语?又有哪位祖师口称过“无量天尊”?
    另外,请大家访问一下各地目前尚还健在的老道长们,解放以前有谁口称“无量天尊”?再请访问一下1980年代初、道教恢复后第一批出家的各地道友们,在二十年前他们有谁口称过“无量天尊”?请再访问一下各地上岁数的百姓,在二十年前他们有谁听到过道人口称“无量天尊”?
    本人八十年代前期出家,1987年春到北京学习并留祖庭白云观,那时就经常去各地宫观,从来就没有听到过任何地方的任何老道长或年轻道友口称“无量天尊”!那么,也不知有些新入教门不久的人,怎么就那么理直气壮一口咬定“无量天尊”是“传统圣号”,是道教的口头用语!
    一个古老的宗教,必有其古老的传统,它的任何用语也必定是十分规范的。“念佛”是佛教的重要法门之一,“阿弥陀佛”作为口头用语,也有其深厚的教义理论作支持。所以,“阿弥陀佛”作为佛教的口头禅是规范的,是佛教的传统;“无量寿佛”作口头禅也是规范的,也是佛教的传统。而“无量天尊”即不是规范用语,也不是道教的传统,更没有教义理论的支持,怎么能说是道教的口头禅?即使有个别人硬是认为“无量天尊”在意义上“勉强”合理,“勉强”讲得通,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用这样一个意义牵强的词语作为口头用语呢?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要学别人,也要学得合理,学得“有水平”,起码不能出笑话,不能在意义方面存在问题!
    过去有些老修行往往对“佛”也心存恭敬,有时偶有老修行学着佛教的习惯,借用“无量寿佛”当口头禅,这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由于西南有些地区口音上“佛”、“福”不分,所以久之“无量寿佛”首先在西南地区衍为“无量寿福”。“无量寿福”在一二十年前还少有人用,而随着现在学说“口头禅”的潮流,使用者也日益多了起来。但“无量寿福”虽然不是天尊圣号,也不是传统用语,但这句话从意义上不至于存在太大的问题。
    第三 关于依据的“非标准”问题
    道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从教理教义,到行为规矩,再到日常用语,都是十分规范的。这规范化,在于经典、理义、戒律、科范、威仪、及一切行为规矩条文等等,这些都是教门的标准,教门中人要想使教门规范化,必须以这些“经戒律科”为准则。而不是教外书、坊间故事书、地方传说。不惟如此,即使是有些教内的道书、甚至是“前人遗规”、“一方之法”……等,也不一定能作为教内的依据标准。下面就列举几个看似“标准”而实际上并非标准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