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从巴利佛经中的“arahanta”看老庄之“圣”(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家圣”之多种内涵
    在老庄著作中,“道家圣”由“圣”和“人”组成,字形方面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一个“圣”字也可以表示“道家圣”。因此,“圣”作“人”的形容词或单字都具有“道家圣”义。虽然老子和庄子不自称是圣人,但毫无疑问,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圣人。首先值得关注《汉语大词典》对“圣人”出的6个定义,分别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专指孔子”、“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称”和“清酒的别称亦指酒之清者”。 其中,道家指的“圣人”就是“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虽然如此,但我们认为其内在意义比较复杂,定义只是归结其复杂性。之外,著作中“圣”作“道家圣”之比例也相当高。如,郭店楚简《老子》有9个 ,传世《老子》有31个 ,之外《庄子》也有108个。其中,大多数用法为“圣人”如:郭店楚简《老子》的9个,传世《老子》的31个和《庄子》中88个,而只作“圣”字的占少数,如:《庄子》中20个“圣”字。
    关于“道家圣”,近现代研究者没有很大的分歧。钱锺书先生说:“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中有两个层次的“圣人”,他说:“圣人: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 之外,李尔重先生也认为《老子》书中有两种“圣人”。他说:“‘绝圣弃智’的‘圣’,是心怀智巧的‘圣’应予摒弃;” “......是老子所认可的。这些圣人是无私欲如婴儿的,是以清心寡欲笃静之心,大有作为的;” 然而周琍先生把《老子》中“圣人”剖析三个方面,一、最高的智慧化身,二、最高的道德标准的化身,三、最高的政治理想的体现者。
    我们认为《老子》及《庄子》都属于同一个哲学系统的著作,必须一起考释两部著作中“圣”字的内涵。从文献中的内容来看,所有的道家圣人都达到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道的体现不只是一种。也就是说根据著作中语境,我们能够分得出道家之“圣”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所谓“圣”即圣人乃与众不同,具有种种德性。老子和庄子没有专门论圣人,也没有全面统计过其德性,但常把圣人的德性来证明某一种道理。因此,著作中常出现“是以圣人......”等用法。我们根据上述内容,归纳圣人具有的6种德性,分别是“无为而治”、“无所偏爱”、“大公无私”、“纯真朴实”、“知识广博”和“内心宁静”。我们也承认在分类的过程中,也有少数“圣”字很难判断属于哪一类,是因为其内容不只说明一方面或者不属于一种。人人皆知圣人效法道,其种种特征也归于大道,道亦归一。
    1.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乃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我们知道效法自然是老庄哲学最重要哲学范畴之一。所谓“人为”就是不必要的作为或者勉强作为的成分。与此同时,“无为而治”的另一特点是效法圣人。通常圣人“行不言之教” ;“使民无知无欲” ;“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于是圣人具有“无为而治”的意义《老子》共有7个例子,如: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第二十九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庄子》中包含以上特点的圣字比较多,共有75个,如:
    “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不讳,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因于物而不去。”《庄子•在宥第十一》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庄子•刻意第十五》
    “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庄子•列御寇第三十二》
    2.无所偏爱
    道家圣人顺乎自然,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他们处理事公平公正,但不会觉得办事必须公平,是因为他们的本性就是无所偏爱。这就是著作中出现的圣人的另外特点。《老子》共有2个例包含“无所偏爱”的意思,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四十九章
    《庄子》中也有4个,具有“无所偏爱”的意思,如: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庄子•大宗师第六》
    “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
    “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庄子•则阳第二十五》
    3.大公无私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圣人与天地相同,由于无私而永存长在。天地可以长生不老,圣人也可以长生不老。主要原因是圣人退身无私顺应自然。“大公无私”也是圣人的特点之一,《老子》共有6个例具有“大公无私”的意思,如: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七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第八十一章
    《庄子》中只有3个有“大公无私”的意思,如: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骈拇第八》
    “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若己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庄子•徐无鬼第二十四》
    “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
    《庄子•徐无鬼第二十四》
    4.纯真朴实
    老子认为“朴”就是道的分散,就成了万物即感官的一切对象。通达此理即可成圣人。因此,圣人没有欲望,不会追求“朴”之万象。也就是说圣人不会追求普通人所贪求的物质上的满足如五色、五音、五味等。于是“纯真朴实”又不是有人所说的“老子指出物欲享乐生活的弊害,希望解决基本的温饱平静生活” 。圣人不会追求名和利,事实上他们是最真诚的人。《老子》共有12个例子表示“纯真朴实”的意思,如: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第七十一章
    《庄子》中有6个词具有“纯真朴实”的意思,如:
    “‘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第二》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刻意第十五》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道,而保己焉。”《庄子•则阳第二十五》
    5.知识广博
    道家圣人智慧高超,超越普通人,但他的特点之一就是根据自然大道处理事物,不把博学当作处理事物的唯一手段。这即是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的区别。《老子》中共有4个例子含有“知识广博”的意思,如: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老子》第二十七章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三章
    《庄子》中共有10个词含有“知识广博”的意思,如: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庄子•齐物论第二》
    “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庄子•秋水第十七》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庄子•让王第二十八》
    6.内心宁静
    圣人的另一个特点之一就是内心宁静。他们处理事物顺从自然并无为而治,这样很自然就达到内心宁静状态。《老子》偶尔也谈到过有关这方面的事,如:“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不过我们认为《老子》中相关内容较少。与《老子》相比《庄子》对圣人的“内心宁静”更具体化,共有10个词,如:
    “水静犹明,而况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天道第十三》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庄子•天道第十三》
    “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魄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服物。’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庄子•天道第十三》
    道家所言“儒家圣”之多种内涵
    在老庄著作中多次谈到“儒家圣”。但其字形如“道家圣”同,由“圣”和“人”组成,一个“圣”字也可以表示此义。之外,也有“圣”和“者”组成的“圣者”等用法。“圣者”只作表示“儒家圣”,不含“道家圣”之义。研究界早就发现老庄著作中所谓两种“圣”的区别。我们之所以能够认得道家所言“儒家圣”之多种内涵,是因为,在著作中,很明显批判并摒弃儒、墨之圣。据前文所言,儒家“圣”包括两个词义,即“儒家聪明”和“儒家圣人”。两者都有利于理解道家所言“儒家圣”之多种内涵。初步研究表示老庄著作共有38个“圣”字具有“儒家圣”之义。其中37个字出现于《庄子》书中,且只有1个字见于《老子》中。庄子为“儒家圣”作了很深刻的批判及比较。老子却没有直接探讨关于他们。这一方面说明,在老子年代儒家对道家的影响要远小于庄子的年代。另一方面说明,庄子的“实话实说”的精神。总之,道家从根本上否定掉儒家“圣”之观。老庄哲学关于“儒家圣”的种种解释可以归纳为下列4个方面,即“为大盗守”、“反害天下”、“毫无价值”和“推翻道德”。
    1.为大盗守
    庄子严厉批判儒家之“圣”,谓“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庄子•胠箧第十》)庄子所谓“大盗”实际上是凶暴地侵犯民利,利用“圣”之法害百姓,贪求利益而忘记道德。他认为“大盗”服从“圣”之法。儒家圣人就成了他们的帮手。《庄子》共有17例,如: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庄子•胠箧第十》
    “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庄子•在宥第十一》
    “将军有意听臣,臣请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立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收养昆弟,共祭先祖。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庄子•盗跖第二十九》
    2.反害天下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所谓儒家“圣”乃反害天下,具体讲,害了天下百姓的利益,推翻“天下大治”,妨碍了他们的自由自在,并且使他们变坏。《老子》只有1例,但《庄子》共有12个,如: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老子》第十九章 
    “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庄子•马蹄第九》
    “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胠箧第十》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庄子•胠箧第十》
    3.毫无价值
    总之,庄子认为儒家“圣”之法毫无价值,主要因为其基础位于错误的观念上。庄子谓:“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庄子•马蹄第九》);“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庄子•天地第十二》)。《庄子》共有6例表示此义,如:
    “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庄子•田子方第二十一》
    “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庄子•则阳第二十五》
    “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身菹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子自谓才士圣人邪?”《庄子•盗跖第二十九》
    4.推翻道德
    道家哲学“道德”跟社会道德观是有所区别的。其著作中,对“道”和“德作出了独有的解释,把主要哲学思想概括为“道”和“德”,是老庄哲学核心范畴。庄子认为儒家“圣”推翻“道德”。《庄子》共有2例表示此义,如: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第九》
    “其知憯于虿蝎之尾、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庄子•天运第十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