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王夫之与张载重民学说的异同(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王夫之的学说对张载继承处较多,然而从重民这个角度来看,他对张载视民心为天理、天命的观点持审慎态度,认为《尚书》中的“天视听自民视听”必须与“民视听自天视听”结合起来“展转绎之”,他对由于民权畸重导致的民志不宁非常警惕,认为不能听随一时一方的民意,而要推本到天来对民意加以审度。如此则以启蒙、民主甚或民本的基调来定位王夫之的学说都可能是有问题的 
    【关键词】重民;王夫之;张载;民;天 
    【作者简介】王英,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明末清初,天崩地裂,学几绝,道几丧。大变大恸触发王夫之等作出极其沉痛的反思。王夫之清醒地意识到朱子学末流的支离之弊以及阳明学末流的狂妄之病,提出要归本周子、张子之学。他对张载尤为推崇,认为“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1]并且认为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2]他的学说也志于以张载的学说为“匠者之绳墨,射者之彀率”,[3]绍述往圣,批评邪说。因此,总体来说,王夫之的学说对张载继承处较多。但是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同的学术争论背景以及独特的人生痛苦使得王夫之在继承张载学说的同时呈现出他独有的一些“清醒”之处。这里以他们“重民”学说的不同为例细述之。 
    一、张载视民心为天理 
    重民本来是儒家古已有之的传统,《尚书·泰誓》中就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说法,把民的视听视为天的视听,对民的重视已无能过之。《论语·学而》中有“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颜渊》中有“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两句都反映了孔子保民足民的思想。《孟子·梁惠王》中“为民父母”、“施仁政于民”、“保民而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等观点对原有的重民学说作了发挥。这些都成为后来儒家重民学说的基准。 
    张载对往圣之说自己定为“述”而非“作”[4],所以他的重民学说自然以“继往圣”为核心。前面所引三种经典中的重民学说,张载都相当重视,他结合自己时代的问题作了引述、阐释。 
    首先,他非常重视当政者“为民父母”的思想。见: 
    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巽之谓孔孟可作,将推其所得而施诸天下邪?将以其所不为而强施之于天下欤?大都君相以父母天下为王道,不能推父母之心于百姓,谓之王道可乎?所谓父母之心,非徒见于言,必须视四海之民如己之子。设使四海之内皆为己之子,则讲治之术,必不为秦汉之少恩,必不为五伯之假名。巽之为朝廷言,人不足[与]适,政不足与间,能使吾君爱天下之人如赤子,则治德必日新,人之进者必良士,帝王之道不必改途而成,学与政不殊心而得矣。[5] 
    这段话中说道当政者要以“父母天下为王道”,要“推父母之心于百姓”,要“视四海之民如己之子”,这些话的核心精神主要可以溯源到《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有孟子回答梁惠王的一段话: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作为民之父母,“行政”上当然要足民,孟子在这里接着提出要制民之产的观点。相应地,张载也在要求君相在如实地“视四海之民如己之子”的基础上讲求行政之术。也就是说道学与政术不能为二事,对为政者有治德方面的要求,在上引的话中同时强调了进人、用人方面要“人之进者必良士”,这也是张载在它处常常提到的“进贤”的思想。而“治德日新”、“进贤”的主张又势必要求整个社会有一套培养贤良的体制,而这又和教化、养士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这点后面再谈。 
    这样,以“视四海之民如己之子”为前提,张载重民的思想是成一个系统的,他所重视的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上引道学与政术不为二事,虽然是说两方面要统一起来,但事实上偏重“道学”来讲,主要针对当时为政者偏于牧人之术而言。不过张载是真讲求道学与政术的统一的,针对只讲仁心、不讲方法的那些人,他提出: 
    秦为《月令》,必取先王之法以成文字,未必实行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皆法外之意。秦苟有爱民为惠之心方能行,徒法不以行,须实有其心也。有其心而无其法,则虽有仁心仁闻,不行先王之道,不能为政于天下。[6] 
    这里,针对秦“少恩”的苛政,他首先强调“徒法不以行,须实有其心”。但反过来,他也批评“有其心而无其法”的政治,认为徒有仁心仁闻是不够的。那么他所要求的“法”是什么呢,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来,指的是“行先王之道”。事实上指的是三代之治。见: 
    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曰:“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上即命召。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曰:“卿宜日见二府议事,朕且将大用卿。”他日见执政,执政尝语曰:“新政之更,惧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先生对曰:“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玉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执政默然,所语多不合,寝不悦。[7] 
    这段话主要写的是熙宁初年张载奉神宗之召的事。皇上召见时以“渐复三代”为对,可见张载的政治抱负。他的重民的思想与他整个的政治设想是一贯的。并且,和孔子、孟子一样,他提出重民就必须足民。见: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生于不足则民盗,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假设以子不欲之物赏子,使窃其所不欲,子必不窃。故为政者在乎足民,使无所不足,不见可欲而盗必息矣。[8] 
    这里继承《论语·颜渊》中“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的思想,提出“故为政者在乎足民”,使无所不足。 
    怎样足民?张载除了认同《论语·学而》中孔子“使民以时”的观点,[9]他还提出恢复井田与封建。见: 
    先生慨然有意三代之治,望道而欲见。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讲求法制,粲然备具,要之可以行于今,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尔。尝曰:“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世之病难行者,未始不以亟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兹法之行,悦之者众,苟处之有术,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所病者特上未行之尔。”乃言曰: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方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菑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此皆有志未就。[10] 
    吕大临的《行状》这样描述了张载实行井田制的期待,并且在张载看来这并非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东西,因为他甚至有志买田一方作为试验。在《经学理窟·周礼》中,他对实行井田的方法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 
    如果说父母天下、足民等观点主要还在于对孔孟观点的直接继承,“安民”的观点则主要是张载结合自己时代问题提出的更有针对性的想法,当然,它不违“父母天下”的总的仁政思想。前面所引《形状》中描写的奉召入对一事,部分已交待出张载政治思想的一些时代背景,说神宗“思有变更”,指的就是熙宁变法。张载此时正当五十(虚龄),奉召入对以及与执政王安石讨论变法事宜,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作为。他关于“安民”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跟变法的具体政治环境有关。见: 
    以知人为难,故不轻去未彰之罪;以安民为难,故不轻变未厌之君。[11] 
    上天之载,无声臭可象,正惟仪刑文王,当冥契天德而万邦信悦,故《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以声色为政,不革命而有中国,默顺帝则而天下自归者,其惟文王乎![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