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宋儒对孟子人性论的修正(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山大学哲学系 佚名 参加讨论
四、何爲“人性善”
    人們往往認爲所謂“性善”,無非就是孟子所說的人性天生地具有仁義禮智的道德意識。這種觀點僅停留於表面,而未能及性善的實質。
    爲瞭解性善的實質,不妨先從“性惡”談起。荀子主張“人之性惡”,其根據是“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夫好利而欲得,此人之情性也”。人的行爲若以個人的欲爲爲導向,便“爭奪生而辭讓亡焉”,“殘賊生而忠信亡焉”,“淫亂生而禮義亡焉”[1],就是說,非仁非義非禮非智乃是由個人欲爲所導致。性惡的內涵並不是非仁非義非禮非智,而是個人的欲爲意識。可見,能否遵循仁義禮智,關鍵在於能否克欲、制欲。而性善與否的根本,不在於能否天生地遵循仁義禮智,而在於能否天生地無欲。若天生地無欲,其行爲必合乎道德規範,反之,若行爲天生地合乎道德規範,當然也表明其天生地無欲。天生地無欲是指就人的本然狀態而言,他是無欲的,但這並不等於說人在實際生活中也是無欲的。因爲在實際生活中,人的本然狀態往往要被萬般物事侵擾,從而隨時會滋生欲爲。儒家的修養論都是針對人在實際生活中欲爲的發生而設立的,故儒家的修養講“克欲”、“寡欲”,如孔子要求“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目的在於杜絕個人的自以爲是、隨意欲爲。孔子說的“克己複禮爲仁”,“克己”即指克制個人的欲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孟子也明確地說過“養心莫善於寡欲”。
    若依上述道理來分析,道家在人性論上顯然也是主張性善的。
    孟子認爲,人天生地具有仁義禮智的道德意識,這是先秦儒學所理解的人性善。道家非議先秦儒學,並不是反對其主張人性善,而是反對其所主張的人性善的內容。老莊都認定人的本心是澄明的,是沒有欲爲遮蔽的。因爲人的本心是澄明無蔽的,由此出發,人的存在與行爲便是無爲無欲的,此無爲無欲指人與自然萬物是平列的,指人不可能也不應當有基於人類或個己的、特別的欲爲。所以,人的存在和行爲可以必然地循守於天地萬物間的自然秩序。因爲人無個己的欲爲,則人際間自然沒有紛爭,從而也就無需以禮義加以教化。所以,《荀子·性惡》裏說:“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荀子的話證明了主張“息禮義”的道家,恰好是性善論者。因道家反對仁義禮智而認爲其不是性善論者,持這種觀點者乃沒有認識到性善的實質,而把先秦儒家的性善主張作爲性善論的唯一形態。所謂人性善的實質是認定從人的存在本然上看,人是無欲的,人的行爲爲先天地依循、符合於形下世界存在和運行的秩序,堅信從人的本然存在出發,可以追求到一種力所能及的完美與和諧。先秦儒家對人生所抱持的一份樂觀與自信,道家對人生所抱持的一份豁達與寬容,皆緣於此。
    在先秦儒家看來,人是優異于自然萬物的。所以,人群社會的秩序也理應有別於天地萬物的自然秩序。先秦儒家致力於把個己的存在與行爲納入人群社會的秩序之中,並促使兩者達成整體性的和諧。儒家所認定的人性善,是達成此整體性和諧的根本保證,它先在地設定了人的行爲是必然可以循守于人群社會的秩序的。道家的世界比先秦儒家的世界要寬廣許多。道家認爲,人與自然萬物是平列的,所以,人群社會自身並不需要制定一種有別於自然界的秩序,或者說,人群社會的秩序是天成於天地萬物間的自然秩序的。道家致力於把個體的存在與行爲納入宇宙自然的秩序之中。道家說的“自賓”、“自得”、“自化”,即是對“道”所揭示的天地自然存在和運行的法則加以自覺履行而獲得的存在狀態與感受狀態。道家所認定的性善,是達成此種存在狀態與感受狀態的根本保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