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讽刺艺术的矮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曲艺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每年春晚筹备,早早就开始闹动静。中国人在最看重的除夕夜,却全家围着电视看,我以为实在是春节文化的缺憾。平时电视不也天天看吗?节目比春晚能差到哪儿去?结果把一家人一年难得齐聚,本该把酒欢庆、畅叙亲情的最美好时机给搅和了。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今年又开始闹动静,是说中央台邀请上海周立波加盟春晚的事。这倒让我想起今年《南方周末》介绍周立波的一大版文章来,那题目就是:赵本山可以不谈政治周立波不能不谈政治。当时给人的印象是:周在表演题材上胜赵一筹,有一种题材上的厚重感。也有网友评论周的表演是“化幽默和诙谐为矛头直指政治软肋”。云云。我想,莫非讽刺艺术自周立波始,要有点新突破、新品位了? 
    然而,当我从网上倒腾出周的节目,着实地看过几集之后,却大大失望了,开始的评论是四个字:不过尔尔。看到最后,干脆就一个字概括———扯!周所谓的谈政治,不过是砂锅子外边贴了改革开放之类新标签,锅子里煲的依旧是盲目歌功颂德的陈年老汤。 
    或曰:人家舞台艺术就为逗大家个乐和,你当写杂文呢,非要板个面孔,说那些沉甸甸的话题?———且慢如此打岔,容我细说端详。 
    我想,中国的相声(包括清口)、小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以幽默与讽刺为基调、为传统、为特色而存在而焕发生命力的。一是给人以幽默感。中国人活得比较累,比较沉重,能给人以轻松,给人以会心的笑开怀的笑,就是好艺术。二是要讽刺,要批评。对陋习、丑恶、腐朽的东西,对非正义的东西给予深刻鞭挞,以达到艺术的感染、教化效果。简略地概括就是:幽默中讽刺,讽刺中幽默,让幽默与讽刺在舞台上有机地浑然一体。 
    问题出在第二点,讽刺什么,讽刺谁?或者换句话问:除了市井讽刺、百姓讽刺、自我讽刺、弱势讽刺,还要不要官场讽刺、领导讽刺、权力讽刺、强势讽刺? 
    按民主的道理,讽刺面前当是人人平等的。但鉴于现实,讽刺平等咱就不强求了,但,你总不能一退再退,竟至于形成只对下不对上、只捏软柿子不捏硬柿子的缺位讽刺吧。 
    比如相声。以前老辈子的事咱们不去说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大歌大颂的时代,艺术家你就是借胆给他他也不敢讽刺那个时代的弊端。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历了这么沉痛的极“左”、“文革”,大动荡、大伤痛、大教训,我们的思想,尤其是艺术家的思想,都应该有个洗礼有个升华吧。但相声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讽刺艺术,好像竟没人在如何提高思想水准上动动脑筋。比如对于极“左”的批判,记忆中除了有个姜昆的《如此照相》外,竟想不起还有其他作品。多少年之后后人岂不纳闷:怎么对极“左”的讽刺相声几成空白? 
    这些都是过去时了,说现在吧。可纵观整个相声界,除了一贯的市井讽刺、弱势讽刺的主基调外,切合时代的作品,抨击社会的大丑恶、大弊端的作品,依然缺位。那些通过各种主流媒体进入老百姓视野的,早已被广大民众深恶痛绝的种种丑恶现象、不正之风,难道不应该成为讽刺之的吗?比如长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如猖狂的权钱交易、贪占钱财,比如顽固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比如肆虐的买官卖官、营私舞弊,等到等等,这些差不多每天报纸上电视里并不鲜见的新闻素材,难道不该成为讽刺、鞭挞的对象吗?这么些年,除了零星的像牛群的讽刺文牍主义的《领导,冒号》之外,你记得相声界有过既贴近社会生活又题材厚重点的作品吗?相声界过于囿于师父师爷的说学逗唱的历史传承,过于注重那些“南边来个喇嘛北边来个哑巴”或“汆丸子蒸丸子炖丸子炸丸子”之类形而下的技术活,很少动脑筋思考怎样使作品思想性升华,怎样与时俱进地提高相声的感染力、生命力。中间出了个郭德纲,以为在质上要有点新起色、新突破了。结果是马铃薯PK山药蛋,彼此彼此。老舍曾呼吁说:“一篇好的相声就是一篇好的讽刺文学……欣赏讽刺文学是我们民主主义的一种表现。”老舍话的真谛,圈内人几人悟得? 
    小品呢,也强不到哪去。赵本山有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敢于自嘲自讽,善于刻画那种半精半傻的小人物,且在演技上确实出神入化地刻画出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个。但题材上呢,基本和相声一个模子一条路子。其间曾有反映县委书记下乡,表现干部和群众关系危机的春晚节目,令人眼睛一亮。但多数作品属于“三小”层面:讽刺的小人物,关注的小题材,体现的小品位。至于连续几年卖拐卖车的小品,简直就是在国人本还相对诚实的道德草地上倾倒的玩心眼、坑别人的处世垃圾。赵本山占了小品一把手位置,所以是垃圾人们也只好将就着消受。其他演员,像宋丹丹、郭达、黄宏、郭冬临等,你回忆去吧,表演艺术不错,但思想品位、讽刺对象上统统严重的软骨症。虽然也给人带来欢笑,但笑过之后经不起深思,总感到是讽刺艺术的一种时代性缺憾,拉低了讽刺艺术的品位。当然小品、相声的思想矮化,表面是演员,内在却是剧本,属于整个圈内人的共同责任。 
    或许圈内人说:厚重的讽刺题材不利于引发出幽默的效果来。这是内行人的外行话。粉碎极“左”后,有个《枫叶红了的时候》的话剧,当时简直万人空巷。即使像姜昆的《如此照相》、牛群的《领导,冒号》,也远比一般相声招人爱听啊。搞艺术的应该知道,越是身边的、越是人们关注的、越是大家共鸣强烈的题材,就越有票房前景。 
    圈内人或许还会举起那张无可奈何的“审查”牌来:不行啊,题材大了上级审查通不过呀。我看不完全是这回事。审查者自然应与时俱进,别老抱着陈年皇历以不变应万变,但讽刺艺术圈内人缺思想深度、不思考问题才是肯綮所在。上级再严格审查,你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披露的那些人和事作素材行不行?你一般性讽刺官僚主义、贪污腐败行不行?上级审查也没说不让你涉猎反贪腐题材、以权谋私之类题材吧?你现在跟外星人一样,连个“反贪”的字眼从你作品里都听不到,还不是思想肤浅?其实现在艺术相对自由的大政策早已把思想麻木观念陈旧的圈内人落下好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