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诗经》中的狩猎文化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8-04-14 《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陈朝鲜 参加讨论

    用火焚烧山林以驱出猎物见于《大叔于田》。“叔在薮,火烈具举”,“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在薮,火烈具阜”。毛《传》:“薮,泽,禽之府也。”依照动物习性,丛林或水边往往是最佳的藏身之所。正如《召南·驺虞》里的“彼茁者葭”和“彼茁者蓬”,芦苇丛里、蓬蒿丛里藏有野猪,这里的“薮”,也是藏有动物的草丛或树丛。朱熹《集传》:“火,焚而射也。烈,炽盛貌。”清代陈奂在《诗毛氏传疏》中引《孟子·滕文公》“益烈山泽而焚之”句,认为是遮山泽而以火焚之。正因为秋冬时节,草深林茂,不能很好地搜寻动物,所以有必要焚烧林薮,以迫使猎物窜出,好方便猎杀。《搜神记·义犬冢》中所记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熱之,正是使用此法。
    当然,猎人为了展示英勇,有时也可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大叔于田》里的英雄就有“袒裼暴虎”的壮举.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以为“暴”与“搏”是一声之转,并引《孟子》中的“冯妇善搏虎”,而赵岐《章指》为“犹若冯妇暴虎”为证。由此看来,“袒裼暴虎”就是脱去上衣,露出肌肉,赤手空拳,与虎搏斗。其结果如何呢?“献于公所”,表明猎杀了老虎.猎人的英勇的可想而知的了,这正切合该篇的主题:女子赞美所爱男子。
    上面略谈了《诗经》中的狩猎工具及方式,接下来谈谈诗中所提到的猎物。
    《诗经》中的猎物,以兽类为主。而其中提到最多的应该是野猪,并且有“耙”(《驺虞》“壹发五耙”、《吉日》“发彼小耙”)、“豵”(《驺虞)“壹发五豵”、《七月》“言私其豵”)、“肩”(《还》“并驱从两肩兮”、《七月》“献豜于公”)、“特”(《伐檀》“胡瞻尔庭有县特兮”)等不同的名称。《说文》:“耙,牝豕也。一曰:二岁能相把孥也。”毛《传》:“豕一岁曰豵,三岁曰豜。”“豜”又作“肩”。另外,在《秦风·驷職》中有“奉时辰牡,辰牡孔硕”,高邮王氏《经义述闻》以为“辰当读为慎”,“五岁为慎,兽之最大者”,并引郑玄的“一岁为縱,二岁为耙,三岁为特,四岁为肩,五岁为慎。作为论据。需要说明的是,注释家们在“三岁为特,四岁为肩”或者“三岁为肩,四岁为特”这一点上有分歧,连毛《传》中就既有“三岁曰研”的说法,同时又有“兽三岁曰特”的说法。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解释是,古代的“四”字就写作四笔横画,这样就很容易误写为“三”,于是“疑毛《传》本作‘四岁为特’,传写者误为三岁耳”。而《广雅》给出的注释恰好就是:“兽一岁为蹤,二岁为耙,三岁为肩,四岁为特。”
    野猪之所以被大量提及,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这种动物繁殖快,种群数量多,且体型大,容易猎取且获肉颇多。当然,《诗经》时代的人们还获取了其他大型的动物,比如鹰、鹿(《吉日》“麀鹿虞虞”、《韩奕》“麀鹿噳噳”)、兕(《吉日》“殪此大兕”)、熊、罷(《韩奕》“有熊有罷”)、豹(《韩奕》“赤豹黄罷”),甚至老虎(《韩奕》“有猫有虎”、《大叔于田》“袒裼暴虎”)。在这些大型动物中,鹿相对比较温顺。毛《传》:“鹿,牝曰扈。”李时珍《本草》:“山林有之,马身,羊尾,头侧而长,脚高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则解,黄质,白斑。牝者无角,黄白色,无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梅花鹿。除鹿外,其他大型动物就比较凶猛了。朱熹《集传》“兕,野牛也”,认为“兕”就是野牛。《尔雅》:“兕似牛。”郭璞注曰:“一角,青色,重千斤。”看来兕还不是野牛,因为只有一只角。罗愿《尔雅翼》:“郭氏称犀似水牛而豕首,然则犀亦似牛,与兕同,但首如豕耳。兕青而犀黑,兕一角而犀二角,以此为异。但古多言兕,今多言犀;北人多言兕,南人多言犀。”由此看来,“兕”应该是一种独角的青色犀牛。至于“熊”、“羅”,容易理解。李时珍《本草》:“如豕,黑色者熊也;大而黄者屴。”“熊”就是黑熊,“罷”就是棕熊。“豹”与“虎”更为常见,在此不论。
    《诗经》中还提到了一些皮毛小兽,这些猎物的主要用途是取其皮毛来制作皮衣裘衣,正如毛《传》所言“谓取狐狸皮也。狐貉之厚以居。孟冬,天子始裘”,当然,其肉也是美味佳肴。其中的种类也很多,有狼(《还》“并驱从两狼兮”)、狐狸(《七月》“取彼狐狸”)、狸(《七月》“取彼狐狸”)、狟(《伐檀》“胡瞻尔庭有悬狟兮”)、猫(《韩奕》“有猫有虎”)、貔(《韩奕》“献其貔皮”)、兔(《巧言》“跃跃毚兔”)这些。“狼”与“狐狸”易于明白,“狸”,《说文》:“伏兽,似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即俗所谓野猫。”这里的“狸”就是“豹猫”,一种身上布满铜钱斑纹的野猫。而《韩奕》中的“猫”,毛《传》解释为“似虎浅毛者也”。这应该是一种吃田鼠的山猫,身上有黑色条纹,与铜钱野猫有别。“狟”,郑《笺》:“貉子曰櫃。”就是现今所谓的狗獾。“貔”,《说文》:“豹属.出貉国。”关于这种动物,注释家们语焉不详,甚至连描述基本形状都大相径庭,有说似虎的,有说似熊的,也有说似豹的,《尔雅》说是白狐,《广雅》说是狸猫,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种动物比较凶猛。结合众家观点,据笔者知识判断,此种动物当为猞猁。至于野兔,现今各地依然很多,不再详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