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崇德尚礼和合善治

http://www.newdu.com 2024-07-04 《山东党校报》 胡亚军 参加讨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崇德尚礼”“以和为贵”的思想。2500多年前,先哲孔子行教化、倡礼仪、论道德,留下了“不知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等千古名言。在孔子看来,和谐社会应是富裕、有序的社会,是宽容、多元的社会,是“不争”“无讼”的社会。可以说,“以和为贵”“和合善治”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理想,在教育民众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之以德,德教洽而民气乐
    在孔子的思想范畴里,“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论语》中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教化百姓,这样人们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心悦诚服地接受政令。《论语》又载:“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对道德的重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学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分别指品性、忠诚、信实,都是道德方面的内容。《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孔子的治国理念,即道德高尚的为政者,将人民冷暖放在首位,致力于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同时还要对民众加以道德教化,只有这样,民众才能恪守正道,民心才能归服,从而形成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齐之以礼,礼义积而民和亲
    中国自古就是民风淳朴、崇礼守礼的礼治社会,是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用礼来维持秩序,用乐来安定人心,从而奠定了西周的制度基础。春秋时代,战火频仍,礼崩乐坏,孔子把克己复礼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去追求。在孔子看来,“仁以成礼,礼以显仁”,仁是礼的内在本质,礼是用来彰显仁德的。同时,礼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并不完全通过强制来实现,而是更多地借助教化的作用,使社会规则内化于心,成为人们的道德自觉。推行“礼”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和谐,这其中就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和谐、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和谐。在儒家先哲看来,“和”代表着和谐、平衡,其本质就是社会中各种因素相互关系之间的协调,只有保证了和睦、和谐的社会关系,才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前进。用制度礼法来规范百姓,大家都遵守制度、礼法,民心就亲密和顺,百姓自然和睦相亲。
    辅之以法,法治兴而民风淳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史记》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这种规矩最早是以“刑”与“礼”的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孔子很早就意识到不能单靠教化来服民,《孔子家语》中提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又提到“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意为国家、社会的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同时发挥作用。“法治”一词很早就已在古书中出现。《晏子春秋》载:“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这句话强调了法律法规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古人反对滥用刑罚,反对施以严刑峻法,目的也是为了辅助人道和教化,提倡情法两平、法理情相互贯通的法律传统,这样既维护了法律应有的权威,又通达了人情,减少法律推行的阻力,从而起到整饬风俗、淳化民风的作用。
    为仁由己,已身正而民心归
    “为仁由己”出自于《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一个人选择仁、践行仁,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不是他人决定的。因此,“为仁由己”的重点,是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社会性价值。当季康子问孔子应该怎么为政时,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句话点破了为政之要。《论语》记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这里讲的是孔子的从政三原则,即“先之”“劳之”“无倦”。所谓“先之”,指的是为政者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劳之”指的是要辛勤劳作、接受劳苦的磨砺;在此基础上,孔子又谈到了“无倦”,指的是要更加努力、不知疲倦地勤勉工作。由此可见,为政者不仅仅是要做到独善其身,还要注意以自身做表率,由正己身去正他人,如此才能将此仁心推扩到国家治理中,筑牢国家治理“善治”之基。
    可以说,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辅之以法、为仁由己,从而构建起和睦融洽的社会关系、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这是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世代沿袭的价值追求。孔子曾概述过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那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人类个体出发,进而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则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进一步丰富了儒家关于人与社会和谐的理论。在他看来,和谐社会是政治、伦理和经济等多领域、多层次协调融合的社会,是“与民同乐”的社会,而这些设计构想最终都表现为儒家对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以及实现生活和美、文化和润、人人和睦的美好治理愿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凝聚起崇德向善、和合善治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