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宗 在古代,没有一个特定的年龄段叫做青年,不过却有特定的礼仪、仪式,即冠礼。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
今古学派,是指儒家经学中的两个学派,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间的争论虽然由来已久,但冠以学派之名则是晚近的事。据钱穆、李学勤等学者的研究,晚...
靖澜 《论语》原为子书,自朱熹之后,位列儒家四书五经之首。而后的科举考试以《四书》作为考试范围,因而造就了《四书》的独特地位,甚至宋以后,《四书》已凌驾于《五经》的...
人性善是战国时期孟子人性论的一句名言,见于《孟子告子》。孟子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生来心就是善良的。孟子又称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在古代的经典著作《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爱情婚姻的诗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许多婚恋礼俗。大家知道,媒人,是中国人男婚女嫁的一个重要习俗,从《诗经》中可以知道,这种习俗...
战同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 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
蒋怀士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和尊师传统的国度,从古代以来,老师的称谓便很多,其中尊称约有师氏、西席、山长、师长老师、先生等。 教师一词最早见于《学记》中:教师者...
作者:傅佩荣 孝顺是人类的美德,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孟子》中对不孝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当时很流行的五种不孝。前三种都是不管父母的生活,反映...
北塔 《三字经》的原初作者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在明朝末年就有人提出来了。 赵南星在《三字经注序》中说:世所传《三字经》、《女儿经》者,皆不知谁氏所做。现在似乎依然是个...
作者:黎红雷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并且在所有二十篇中都有出现,在开篇第一章和最后一篇最后一章中都提到了君子,是《论语》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这句成语,意思是,万卷书都被翻破,足见读书之多。那么古人的万卷究竟又该有多少书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
作者:廖名春 《论语》一书中,孔子最为现代人所攻击的恐怕当属《阳货》篇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人们一讲到孔子,就指斥其轻视妇女。证据就是此章有云:子曰:唯女子与小...
傅佩荣 摘要:在八目中,排在最先的格物是指什么?这个问题向来争论不休,难以得到共识。最早的注解是东汉郑玄所提供的,他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中国有一句老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 说孝道,首先就要说到五伦。所谓五伦,指的是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夫妇、兄弟...
安立志 摘要:在《论语颜渊》中,孔子答子贡问政一节,究竟是政治哲学还是心灵鸡汤,究竟是施政之举还是修养之道?足食、足兵、民信中的民信,究竟是政府取信于民还是人民信仰...
月如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据传作者也为同一人,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
作者:罗乐 《论语》中,仁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相较而言,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直却鲜有关注,特别是针对西方、老子以德报怨之学说,孔子实则早有以直报怨的观点可做回应。何者...
摘要:诚如孔子所言,仁者所乐之山真是太高了,不仅形体高大,雄伟壮丽,内蕴更是厚德载物,高尚无私。显然,这山既是天造地设之山,更是仁者心思神构之山,是自然之山,更是审...
刘绍义 把老师称为西席,现在已不多见。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 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中就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既然...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说,出自《礼记》。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许多人是望文生义误读的,连孔子的弟子也不免陷入困惑。 《孔子家语》记载,冉有问孔子:先王制法,使刑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