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日本侵华 中国国民性研究 文化侵略 在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日的大背景下,日本学术界十分热衷谈论和研究所谓支那国民性,其中有不少研究者露骨地表现出服务于侵华的险恶用心...
内容提要 国际政治与社会思潮的变化,导致了国外鲁迅研究中泛政治化倾向的消解。在多元文 化中,世界性文化比较研究,文本的文化解读,历史文化的史实辩正,阅读接受研究, 构...
内容提要 郁达夫在日本的接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7~1945年,这一时期日本方面对郁达夫的研究以竹内好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1946~1989年,这一时期日本方面对...
《中国崛起:日本该做些什么?》(日)津上俊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12月 津上俊哉《中国崛起:日本该做些什么?》中文版去年12月问世时,引起了国内读书界的关注。实际上当此书...
内容提要 张謇的思想和作为,包括他为实业、立宪、自治、教育等所作的努力、在南通的社会改革的实践等,很早就引起了海外的注意。直至今天,张謇及其事业也仍然是多方面学者研...
2005年初的一天,德国《经济周刊》驻北京记者弗朗克希伦来到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汉堡的办公室,他想与这位88岁高龄的著名政治家谈一谈他们共同关心的中国。那天,希伦忽然冒出一...
内容提要 毛泽东的著作在20世纪40、50年代被大量翻译介绍到日本,其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当时的日本文学界被称为进步文学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本文结合时代背景,考...
内容提要 由于日本作为台湾殖民宗主国的历史渊源关系,日本学术界对台湾有着天然的关注。战后对殖民地时期台湾历史的研究开展得十分活跃,成立了各类研究团体,发表了大量研究...
使战后国际中国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人物,是被称为美国中国研究开山祖的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欧风美雨经过一轮对垒,显出后来居上之势。然而,如果说葛兰言只是研究方...
奥古斯特博尔热(Auguste Borget,1808年-1877年)的《中国和中国人》(La Chine et les Chinois)是1842年在巴黎出版的一部献给路易菲利普国王的大型画册,作者系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旅游家,...
18世纪是中西沟通的世纪,是法国倾慕东方和中国的世纪,也是法国和欧洲开始全面研究中国的新时期。18世纪法国和欧洲的中国热、中国风,推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补,成为后世汉学家和...
近期有两本关于中国的书出版,威尔赫顿的《不祥之兆:21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和裴文睿的《中国现代化:是对西方的威胁还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威尔赫顿的新书《不祥之兆:21世纪的...
西方阐释学(Hermeneutics)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批评中的解说方法问题。从狭义的观点来看,解说一部文学作品就是用分析、释义和评论的方式对作品中语言的含义加以阐明,其特点是集中关注作...
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民俗、教育、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也发生了一些...
【英国《金融时报》11月8日文章】题:中国再次感撼世界? 詹姆期金奇回忆道,当初构思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时,妻子在厨房给他做蜂蜜三明治,让他放松一下神经。自金奇1982年作为...
严绍璗教授《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在旧岁已尽,新年将来之际,清华东亚文化讲座最后一次活动邀请了严先生,请其就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作的写作和在日本的访书...
历经长达3年的研究,美国两大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共同出版新书《重估中国崛起》。该新著认为,中国在21世纪复苏可能是这个时代的最大一次转型,其发展...
【英国《观察家报》1月7日文章】威尔赫顿的新著《不祥之兆:21世纪的中国和西方》,摘编如下: 我在2003年秋首次到中国,当时,可以感受到19世纪战争失利及26项丧权辱国的条约的影...
文学史上,毛姆的个性是出了名的,他也喜欢有个性的人。他在《月亮与六便士》开篇写道: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艺术家赋有独特的性格,尽管他...
内容提要 国外的赵树理研究,开始于1949年,渐次形成了以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国别为界的,以苏联、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三个板块。本文首先从纵向上考察了国外关于赵树理研究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