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催生新的文艺形态和文化业态,带来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的深刻变化。本版即日起推出“聚焦文化数字化”专栏,共同探讨...
【热点观察】 不久前,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公布。这些案例涵盖制度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与社...
【学人谈】 敦煌莫高窟开凿距今已过去1650余年,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层崖壁上,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时期到14世纪的元代持续开凿的石窟735个,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
小山村变成“大画布”,深山里建起艺术院落……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艺术气息浓厚的村子,“艺术”与“乡建”在这些村子双向奔赴、无缝衔接,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
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不同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顺利、有的坎坷,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探索开拓当代中国舞剧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向 刚柔相济,舞东方拳理;追寻理想,展武术神韵……近日,舞剧《咏春》2023年全国巡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美育熏陶,在全面发展素质教...
【光明时评】 近日,住建部、文旅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共有1336个村落入选。至此,全国已经有8155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
作者:苏静、奚沛翀(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明清是我国古代版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伴随着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市场繁荣,版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此时版画题材之广泛...
作者:元伟,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笔记是古人重要的著述形式,始于汉魏,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从第一个高峰期宋代到最后一个高峰期清代,千年间存世笔记超过6800种,...
作者:宋小克(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寓言、重言、卮言,是《庄子》的基本言说方式。《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一般说来,寓言,指虚...
【光明书话】 作者: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鹏宇博士要出版一部有关汉镜铭文的书,早有耳闻,期待已久。当我终于收到鹏宇寄...
作者:虞和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原副所长) 李瑾的《孟子释义》《山海经释考》和《论语释义》由三家出版社相继推出,这是国学研究方面一次很有意义的成果展示。在三部约...
作者:刘学锴(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 文、史结合,以诗文证史,以史证诗文,向为治史、治文者所常用,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便是一个范例。特别是正史,...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在中国版图上,甘肃有一个美好的称呼,叫“中国如意”。从最东端的陇东庆阳,到河西走廊尽头的敦煌,将近1600公里的路程,恰似一柄玉如意。 初识...
近来,苏东坡又火了。之所以用“又”字,一是因为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历朝历代吟咏、谈论、研究、追随他的人多如恒河之沙,不计其数;二是因为舞剧、话剧、京剧、音乐剧、...
编者按 草长莺飞,春光烂漫。结束了冬日的沉闷萧瑟,春的气息呼唤着人们迈开脚步。美术馆、博物馆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展览,吸引着阔别许久的人们到来。走进一场展览,凝...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的发展,既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
2022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援引古语“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向全党再次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
作者: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中国书法五千年,无论由简入繁——从刻画符号到大篆石鼓,还是由繁复简——由篆向隶,又从章草向楷书进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