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森(1920—1969)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在这部著作中,他着重从思想、政治、历...
题旨 让我们以A代表“中国人文科学” (一个整体学术世界),以B代表“西方汉学” (一门通识教育学科),在本文中略析二者之间的制度性区别,用以蠡清: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特...
杜维明说:“《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 部天才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象征。 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够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如此...
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民俗、教育、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也发生了一些...
瑞典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谈西方国家的汉学传播 在昨日下午的世界汉学大会现场,瑞典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参加了“汉学机构与汉学研究”的演讲。作为在场七位国...
本月26日至28日,来自海内外的171位汉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将汇聚京城,共同探讨文明与对话等问题。“以此种规模在本土与世界汉学家进行交流,从汉学层面上建构东方与西方交流...
西方人把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叫做“汉学”(Sinology)。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中,随着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了解,系统地在西方介绍中国语言文字,从而专门深入地研究中国文化,便提...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的著述丰翰,其小说、曲本、园林设计、文艺理论皆负盛名;亦擅诗词书画,编过画谱书《芥子园画传》,创作过绘画《山水人物四段卷》,还写过颇有见地的史...
记者到瑞典工作以后曾采访过很多人,但全部使用汉语来采访一位瑞典人倒是第一次,而且他在汉语上的造诣要比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中国人都高出很多。在做采访准备时,记者得知他...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无疑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可惜国内这方面的著述太少。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早已使得中西比较...
西方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已愈来愈引起专业研究者注意,人们大都 承认,只要不抱着过分自我迷恋的个人主义态度,由于不同的研究方法 而导致的对文本的另一种阐释将在方法上给人...
10月24日 ,纪念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隆重召开。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郝平、捷克和斯洛伐克驻华大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论说方式和特点,已故的美国著名王国维研究专家李又安(A.A.Rickett)教授曾指出过令西方学者头痛的问题, “每一位学者早就意识到了由中国批评写作的本质所引...
推 荐 语 多数中学人,主要由于语文的隔阂,往往不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所谓“汉学”的著作。有些先辈中国学者总觉得中国经典博大精深、文字古奥曲折,决不是外国人所通晓的。在...
近年“海外汉学”或曰“海外中国学”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这当然是因为今日的海外研究,早已远远超越了数百年前西方了解东方的初衷,而成为现代学术体制的一个组成...
近十多年来,中国古代宗教研究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汉学界都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据汤普森(Laurence G.Thompson)统计,自1980至1990年期间。西方发表有关中国宗教研究论文的学者人数...
今年2月,新浪网做了一项调查,就12个方面的问题,调查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认可度。结果发现,70%的人认为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
鲁迅、胡适等五四思想家以近代西方先进的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 行深入的梳理和批判,无论其中蕴含着多少西化色彩,均旨在开启现代 中国思想启蒙的潮流,从而最终落实于对中国...
近10年来,海外儒学研究有很多新特点。在欧美及东亚地区,将儒学研究与现代文明困境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主题。本文主要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儒学研究作一简单的综述。 美...
自元代以来,中国开封存在着一个传统的犹太人社团的消息,便陆续在中国国内和西方流传。当时称为“民族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世纪初叶,在甘肃敦煌和新疆丹丹乌利克,先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