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具体一点说,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战国。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
春秋是因为孔子所作的一部叫《春秋》的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的。 战国是因为诸侯连年混战而得名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春秋和战国的明确分解年:春秋为前770前476,战国为...
《唐柳先生文集》后序 穆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唐诗,多半是在走路、坐车或者哄我睡觉的时候。小孩子的记性好,也高兴在人前背诗炫耀,幼小的我觉得那些好听的诗都是我的财富。等到上了学,发现课文里有...
商於子驾豕 原文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④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一个时期,但同时,它又是在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极富于艺术气质的一个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在摆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之后,获得了觉...
一、中华传统君子文化源起于西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 中华传统君子文化从孕育萌发到基本形成,再到传承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重大...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前1152-前1056)所演。西方的古典传统则发轫于古希腊时代(前800-前146),具体说来源于这个时代的古典时期(前323-前146)。古典时期前承古风时期(前800-前...
六国论 作者: 苏洵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
【守望家园】 今年比去年多了一个月!天哪,这是真的么?! 去年丙申年,有355天;而今年丁酉年,有384天!难道上天感受到时光流逝太快,就手指一点,给今年多加了一个月?不不...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与...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
李煜能成为词中之帝还要感谢宋太祖兄弟。不经坎坷难成人,如果李煜昏庸无能地当一辈子皇帝,肯定就没有后来的泣血之吟唱。徐志摩虽无亡国之恨,但情感上的迷茫与不如意,以及...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
最近有一篇谈校园空心病的文章被传得沸沸扬扬。年轻人为意义的缺乏而痛苦,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问:老师,学习为了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这个问题,给出...
万历皇帝是在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十一时举行的登基大典。到了下午三时,便有一道中旨传到内阁:免去孟冲司礼监掌印之职,冯保接任。 什么叫中旨呢?就是不经过内...
石钟山记 作者: 苏轼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
一、中华传统君子文化源起于西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 中华传统君子文化从孕育萌发到基本形成,再到传承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重大...
转眼间,南怀瑾先生离开我们快5年了。作为一个国学研究者和传播者,我每每与听众谈到儒道佛,总有不少人会提到南怀瑾这个名字和他的书甚至他的某些观点。有些人还以为南怀瑾先...
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就是拖雷。成吉思汗最喜欢的是四子拖雷,最不喜欢的是长子术赤,而术赤在成吉思汗驾崩前就已经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