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魏晋南北朝的军旅服饰 2017-11-23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少数民族政权迭起,在不断的斗争中,人们对武器装备更加重视。加上炼铁技术的提高,钢开始用于武器,这一时期的甲胄也有很大改进,军服也由此进入...

  • [国学漫谈] 读书管见:“知入”与“知出” 2017-11-23

    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扪虱新话》云:“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

  • [国学漫谈] 提高个人文集出版门槛很有必要 2017-11-23

        去年一批出版社联名呼吁,必须提高学术著作的出版门槛,不仅得到出版主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出版界也普遍叫好。有鉴于此,我还想吁请,必须进一步提高个人文集的出版门...

  • [国学漫谈] 李斧:来燕榭访黄裳 2017-11-23

    黄裳 黄裳所题书名     2000年初,家人准备出版一本纪念祖父李尧枚和三叔祖父李尧林的文集。关于祖父能找到的新线索不多,叔祖父李尧林抗战前和初期在天津南开中学执教英文,...

  • [国学漫谈] 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2017-11-23

    孙犁(1913-2002)     孙犁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倘若他还活着,到今天,当是百岁老人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纪念孙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是为了重温先生的文学成就,...

  • [国学漫谈] 谢冕:我的“反季节”写作 2017-11-23

        曹文轩和一些朋友都肯定我的写作风格,说我凸显了某种个人文体,我愧不敢当。但我毕生追求美文却是真的。文字传达人的思想情趣,必须让人乐于接受,所以文字要美。我甚...

  • [国学漫谈] 二十八岁教授,平常心待之 2017-11-23

    年仅28岁的邓鹤翔被武汉大学评为教授的消息,成为近日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惊讶,有人淡定,更多人认为,教授评选关键看科研成果或教学水平,与年龄不应有太大关系。28岁的...

  • [国学漫谈] 品智生活·汉字:“品”之漫谈 2017-11-23

        “品”字看似平凡,却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名词来用,物有物品、有商品、有废品;当形容词来用,人有人品、官有官品、书有品相、器有品格;当动词来用,有品读...

  • [国学漫谈] 点将台·老鲍谭古:君子无怨 2017-11-23

        《论语》中四处五次提及伯夷、叔齐这对古今第一兄弟,并且还都是由孔子对他们做肯定的评价。有意思的是,有两则都是讲他们有无“怨”的问题,一则是回答子贡之问:这二...

  • [国学漫谈] 服饰 2017-11-23

    曲裾深衣 冕服 乌纱帽 花钿妆 服饰及首饰,泛指各种人体妆饰。包括冠巾、发式、妆饰、衣服、裤裳、鞋履、饰物等。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穴居生活,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

  • [国学漫谈] 吴思远:他乡的夫子 2017-11-23

    奚如谷与伊维德合作翻译的《西厢记》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坐落在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的首府菲尼克斯(Phoenix,凤凰城),该校中国文学系近年来...

  • [国学漫谈] 唐代女子发式 2017-11-23

    发 髻 发髻是古代妇女最常用一种发式,它们起源于夏商周,备于周,到了隋唐发展已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所谓发髻就是挽束头发,将其盘结于头顶或头后。由于挽束方式的不同,产生...

  • [国学漫谈]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让大学与师生共发展 2017-11-23

    陈群     前些日子,遇到了一位刚刚从海外游学回来的学生。闲聊之际,问了他一个问题:“在你看来,国外的一流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位同学思索许久...

  • [国学漫谈] 文史遗痕:纂香书室探宋湘 2017-11-23

        一个春日,我踏入东莞凤岗镇清丽的湖光山色,走进一座典型的客家小楼,不经意间与广东第一大才子宋湘打了个照面。     宋湘,梅州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

  • [国学漫谈] 方启:考古应自己撕去面纱 2017-11-23

        时下,公众考古已成为一个热词。公众从未像今天这样将如此多的关注赋予考古领域,全国各地的公众考古活动层出不穷。     但是冷静地看一下就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公众考...

  • [国学漫谈] 五代服饰 2017-11-23

    五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人们的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为疏朗简雅的风尚。封建帝制统治下的社会,若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

  • [国学漫谈] 褒衣博带 2017-11-23

    特指宽衣大带。此类衣服多用于文吏儒生。《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鏊而绻领而王天下者矣,……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

  • [国学漫谈] 布衣韦带 2017-11-23

    亦作“韦带布衣”。粗陋的布服和没有装饰的韦带。多用于庶民,亦为庶民服饰的代称。《淮南子·修务训》:“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衔腐鼠,蒙蝟皮,衣豹裘带死蛇...

  • [国学漫谈] 王玉堂:西瓜趣话 2017-11-23

        西瓜是夏令消暑佳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留下了不少有关西瓜的趣话。     南宋诗人范成大《西瓜园》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

  • [国学漫谈] 图中趣味记儿时——中国传统艺术中儿童题材的作品之宋代篇 2017-11-23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婴戏图是中国绘画中的传统题材,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无论在民间、宫廷还是文人仕大夫中它都是人们喜爱的主题,它出现在画、...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