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豫西灵宝、陕县一带,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翕砚、洮砚齐名,唐宋时曾为贡品。澄泥砚发墨利毫、温润细腻,深得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苏轼、米芾皆深爱并著...
中新网福州2月28日电 (记者 刘可耕)“大圣辞年万里河山留瑞霭,雄鸡报晓千家楼阁映朝晖。”28日,“金鸡报春百鸡百福——全国15省市剪纸名家作品联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福建...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唐宋时,苏州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明清时期,苏州又...
中新网宁波2月9日电(记者 林波)龙脸凹进,鼻子隆起,眼睛凸出;竹篾烘干弯曲,穿接扎牢;外表点缀装饰……在陈行国的手中,一条条奉化布龙呼之欲出。 浙江宁波奉化的奉化布龙是...
“三湾九街十八弄”伴随着悠扬的丝竹声,在朦朦细雨中,一艘艘5彩斑斓的龙船徜徉河中,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清明上河图》…… 这个“十一”黄金周,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龙船...
湘西苗族的民间工艺主要有纺织、编织、绘画、刺绣、挑花、剪纸、蜡染等。 花 带:是一项小巧精制的手工工艺,遍及各个苗寨,普及各户苗家。所织花带,色彩鲜艳,在苗族工艺美...
□文/本报记者 林建树 通讯员 李梦月 图/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2月8日上午,无极县大中郎村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位年轻妈妈正抱着孩子看花灯,孩子的目光紧紧追随着花灯内正在转动的...
中新网西安2月8日电(张枭 梅镱泷 张一辰)正月十五闹花灯,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西安最大的“灯笼村”却寂静冷清,制灯的手艺人略显清闲,购买者寥寥无几,往日繁华景象已成“记忆...
2017年1月8日,陕西渭南临渭区阳郭镇,村民将编好的草编变卖补贴家用。 据悉,临渭区南塬上的草编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经过加工生产出的草帽、提篮、草垫等出口国内外。阳郭...
应全日本中国水墨艺术家联盟、社团法人日中协会、日本《水墨之友》杂志社联合邀请,第25回“全日中书画艺术大展”于近期在日本东京圈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展出。扬州艺术团以书...
作者 叶秋云 古老的坊巷,轻盈的油纸伞,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油纸伞伴随着福州城的烟雨,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而今,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油纸伞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严...
马聚源帽店创办于清朝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该店与现同在大栅栏街上的另外两家老字号“内联升”鞋店和“瑞蚨祥”绸布店,享有同样的声誉。旧时北京的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中...
中新网宁德2月11日电 (吴苏梅 叶茂)2月11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寿宁县芹洋乡芹洋村新建的停车场内人山人海,村民和游客尽享可观提线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戏演出。 记者现场看到...
苗族银饰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 苗族银首饰种类繁多,分为大件...
孔祥泽先生在幼年时非常喜爱风筝这门民间手工艺。1943年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期间,其日籍教师高见嘉十先生从一日商人手中借到一部曹雪芹手稿《废艺斋集稿》,...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陇川县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西北部的户撒乡,主要集中在潘乐、户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个村。 户撒刀是...
今年67岁的陈康宁已经做了37年的风筝,最开始是单纯喜欢,也没有师傅手把手教,就靠自己琢磨研究,后来就专门做风筝卖。“以前有兴趣的时候从吃过晚饭做到凌晨两点,然后一个人...
凤凰纸扎历史久远。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各种纸鸢、飞鹰、蝴蝶、虾、蟹、蛤蟆、美人...
侗锦古称“纶织”。侗锦织造技艺主要分部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 传统的侗锦用黑白棉线织成的称为素锦,用黑白线和彩线交织成花的称为彩锦。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日用...
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