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北大山区竹溪县,一种小巧玲珑特色纪念品—传统手工艺绣品扎花鞋垫,格外走俏市场,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流行礼品,受赠的中外客人称妙叫绝。该县已把以绣花鞋垫为代表的...
铜印篆刻制作 印章需求减少,电脑刻章冲击 现在年轻人都比较看重实际收益。不能马上赚钱,他们来学了两三天就走了。如果为生活所迫而学刻章,不太实际也不可取。如果家里条件不允...
游客在昌江文化公园广场观看摄影展 “姐妹、嫂子,大家一起来制陶,制陶养家又糊口……”4月22日下午,10多名身穿民族服装的黎族妇女一边唱起欢快的黎族歌曲《制陶歌》,一边现...
郝冠雄的表现引起了王天胤的注意。王天胤说,漆具这门古老的技艺,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但像郝冠雄这样用心的学生,他愿意倾尽所学去教授。 结业时,郝冠雄打磨了一只竹漆杯。...
天津北方网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结业典礼暨作品展,昨天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来自河北、贵州、天津等地的近50名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学员,以作品展示的形式...
丝绸的诞生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人们发现茧壳上的丝缕可以抽出,后来就把蚕茧用热水浸泡抽丝,称为缫丝。准备工作包括络丝、并丝、拈丝、整经和卷纬,最后...
佛像雕刻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总有些事物消失后,让人难以忘怀。 “磨子”、“猪槽”、“碓窝”曾是土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如今,它们退出了历史舞台,石匠不见了踪...
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它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
寿少杰 微雕作品 仅拇指大的玉石能刻上几十个工整优雅的汉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小的手工艺之一,奇妙的微雕艺术让人感叹。日前,记者走进杭州...
引语:近日(21日),华安县沙建镇沙建村村民到市区凤霞祖宫进香祈福。现场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表演“坐刀轿”技艺,令观众啧啧称奇。 “坐刀轿”特殊技艺(示意图) 以往,沙建村...
中新网南京10月7日电 (王津 张红军)玉雕、竹刻、核雕、金缮、手工制香……国庆长假期间,苏州市东山镇政府邀请民间艺人在陆巷古村进行了一场苏工展览,让到陆巷的游客,不仅感受...
五粮液酿酒技艺 五粮液,这个中外驰名的品牌,广受中外群众好评和喜爱。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五粮液为大曲...
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曰:皮影艺术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这就是说在距今2000多年前即有皮影戏了。另一种说法是以目前能查阅到的文字...
2009年6月9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当天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其中,施金水和徐祖兴两位老人作为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传承人代表位列其中。...
施静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静澎博雅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静澎博雅首席修复师。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十多年,曾多次参加全...
畲族粑槽舞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情感,承载着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是华夏子孙的精神财富,更是世代中华儿女的浓浓乡愁。 近年来,贵州省麻江县将创...
手艺人:顾名思义靠双手劳作,娴于一技,并以此为生,亦可称呼为匠人。 匠人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
剪纸制作(示意图)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她手指翻转之间,一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得以产生。4月15日,记者在城区就遇到了将平淡无奇的红纸赋予鲜活生命力的剪纸...
原标题:保留传统又打破传统 金华民间艺人把婺派剪纸剪出了蓝色 “匠心之旅”第七站:金华 记者 冯秋萍 浙江金华东市街50号,是一座从义务迁建的清式建筑。 2011年,浙江省工艺美...
平水“日铸老人”在拍摄采茶景头。 “姆嬷,今年茶叶嘎好……”昨天上午,在平水镇宋家店村的一处老茶园内,50多岁的孙雪芬和马银娣穿着大襟衫,系上围裙,扮演起了“母女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