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除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之外,他那淡泊名利的做人智慧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田豫的一生中曾多次因为过人的能力的卓越的功勋受到了旁人的嫉妒诽谤。最典型的一次便继平...
同书《太祖纪》:天兴三年(公元400年)连下诏,要求贵族大臣、地方长官“绝奸雄之僭肆,思多福于止足”。指出即便位居台辅,也“在人主之所任耳,用之则重,舍之则轻”。这些...
书摘·《名著中的悬案》 名著说的话是假的, 我们也按真的来研究 魏延的奇袭可行吗 从六盘鏖兵到阵斩王双,在蜀汉后期的将领里,魏延的勇猛善战有目共睹,且魏延能够善待卒伍,...
吴凤凰元年(晋泰始八年,272年),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凤凰元年八月,吴帝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
文/刘黎平 气候对于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除了谋略、武器、士气、得道、失道这些关键因素,气候有时也会出来搅局。现代战争都会受此影响,更不用说在科学比较落后的古代,其...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至十九年(211—214年),刘备击降刘璋,占领益州的作战。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即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西取益州方略,趁刘璋邀请其入蜀共击...
当下,解读《三国》的人似乎都认为这部杰作的精髓是东方智慧、特别是“重磅的权术和谋略”。对此,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秘书长沈伯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沈先生说,诚然,《三...
将弊 原文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译文 身...
一提起抗击匈奴,“文韬武略并具、胆识魄力过人”汉武帝刘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以及“勇冠三军,威震敌胆”的飞将军李广已经家喻户晓。...
以上表明,无论从太和职令规定,或者从十一个都督中外的材料,以及正常情况下不再生拜的特点分析,都不能排斥兴安元年以后至魏末都督中外的虚衔、荣誉衔的性质与作用。 北齐、...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初期,司空曹操亲自征讨初据徐州(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前豫州刺史刘备的作战。 建安四年年十二月,正当曹操部署对冀州牧袁绍作战之时,...
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年),魏大将军曹爽督师伐蜀在汉中被蜀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是年春,曹爽欲立威名于天下,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从之。三月,曹爽西至长安(今陕西...
不管做什么事情,地理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战争中,即使拥有地利,但欠缺人和,是不可能战胜对手的,地利既可恃又不可恃,只有将地利与人和结合起来,...
三国赤壁之战,也是冷兵器演进过程中的一次著名对决。 建安十三年正月,即公元208年,剿灭袁绍、北征乌桓后的曹操,没有片刻喘息,立刻返回驻地邺城,凿一湖名曰玄武,日夜演练...
三国魏甘露元年(蜀延熙十九年256年),魏安西将军邓艾在陇西击败蜀大将军姜维进攻的著名防御作战。 延熙十八年九月,蜀大将军姜维伐魏受挫,退守钟提(今甘肃临洮南)。魏安西将军邓...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有这样的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
兵 权 原文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
注释: [1]为省篇幅,往下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般省称都督中外。 [2]《资治通鉴》卷七十七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州泰下还有徐州刺史胡质。 [3]此事还可参见《晋书·石苞传》、《陈骞...
魏黄初五年(吴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再次攻吴,因渡江作战之水军兵力不足,无功而还的一次行动。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首征东吴之战失利,魏军被迫撤回后,仍不甘心。黄初...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战争。 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出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