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造船高峰 [隋代的五牙战船模型]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000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水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
明朝的造船高峰 [明代郑成功战船模型] 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由于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
长涂镇在岱山县一个小岛上,与普陀山遥遥相望。这个寻常小镇,最近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半个月前,岱山县文物普查办根据当地老人的反映,在长涂镇一条河里发现了一艘被淤泥掩埋...
中国使用指南针导航不久,就被阿拉伯海船采取,并经阿拉伯人把这一伟大发明传到欧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磁针从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
...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介绍司南必须从磁石说起。 [司南] 早在战国时我们祖先就了解并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制成最早的指南针——...
“神舟”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远远超过前代。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在杭州也设市舶司,广州、杭州二市舶...
所谓牵星术,就是利用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高度来确定航海中船舶所走位置及航行方向的方法,因此又称为天文航海术。早在秦汉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在海上乘船看北斗星...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这又推动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宋的造船业比以前更具有特色:船体更巍峨高大,结构更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
宋代已经有针路的设计。航海中主要是用指南针引路,所以叫做“针路”。记载航海有专书,这是航海中日积月累而成。这些专书后来有叫“针经”,有叫“针谱”,也有叫“针策”的...
南宋末,陆秀夫、张世杰等宋臣拥立赵昺[bǐng丙]为帝,流亡迁徙于南海的崖山一带(广东新会南80里海中),宋廷百官及20万军民也驻于此。元军步步紧逼,只好退守水域,住于舰船之中...
古代有很多观测风向的方法和工具,商朝时,人们已经利用旗上的飘带来观测风向,同时已有四面风的概念。汉朝的铜制测风器“铜凤凰”和“相风铜乌”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风仪器。据...
主要码头、港口有: (1)广州(或泉州)至三佛齐(中国至苏门答腊岛东南)。广州到三佛齐用38天。三佛齐古称室利佛逝国,在宋时是东南亚海上强国,扼新加坡海峡东南处海口,成为东西方...
河姆渡人是怎样实现跨海远行的? 冯毅说,专家认为,河姆渡人从钱塘江口附近乘着独木舟或木筏出发,借助北太平洋暖流漂向太平洋的深处。 最终促使冯毅把河姆渡与港口联系在一起...
北宋时,正当日本藤原氏执政的全盛时期,对北宋采取闭关政策。从文献记载中看,北宋时,几乎没有日本船来中国贸易。所以只有北宋一方的对日航海贸易活动。北宋、南宋时对日航...
查阅史料得知:楼船,是中国古代水军的一种战船,因为在船上起楼,故得名。从外形看,楼船方形船首,两边多设划桨。甲板上一般有三层建筑,每层四周都设置半人高的女墙,在第...
林士民(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专家) 是否最早还无定论 林士民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九个主要港口,会稽港、琅琊港、碣石港、番禺港等等,句章港是其中之一。 究竟...
康熙朝地球仪(故宫网站提供) 在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念里,“天圆地方”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有人认为,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玉琮上就已经开始体现这个概念了。因而,可想而知当...
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历尽沧桑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当年曾雄踞于世界前列,把欧洲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我国古代造船起步于遥远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