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原料的多样性是造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东汉也以麻纸为主,到蔡伦时代,又利用树皮(主要是楮皮)造纸。此后,各种树皮纸纷纷问世。魏晋时...
中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
3赋役租税制度与重大变革 与田制改革相比,赋役租税制度的变化与改革要频繁得多,丰富得多。 前面说过,战国时齐国首先进行“案田而税”的税制改革,实行“二岁税一,上年什...
宋(公元960-1127年)。高31.8,宽44.6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诗集传》为朱熹撰,共20卷,是宋儒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该本刊印精绝,纸墨如新,为传世孤本。...
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大型堤围,位于广东省南海和顺德境内珠江干流之一西江的下游,是西、北江干流主要堤围,分东、西围,抵御西、北江洪水。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
中国古代种植的麻类作物,主要是大麻和苎麻;苘麻、黄麻和亚麻居次要地位。大麻、白叶种苎麻(又称中国苎麻)和苘麻原产中国。大麻至今还被一些国家称为“汉麻”或“中国麻”...
人类最早用于着色的颜料是红色的赤铁矿(Fe2o3)和黑色的磁铁矿(Fe3o4)等矿物质。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块很容易从自然界取得,不需经过复杂的处理就可使用。在中国陕西临潼五千多年前...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
宋(公元960-1127年)。高31.8,宽44.6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诗集传》为朱熹撰,共20卷,是宋儒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该本刊印精绝,纸墨如新,为传世孤本。...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
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舱数有13个的,也有8个的。这一...
商青铜农具 汉耧车模型 《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在劳动生产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耕作工具的发展之上。...
一、仪器与星图 承继着两汉的遗风,魏晋南北朝的天文仪器制造呈现出一派兴盛的风光。 前赵的孔挺在公元323年制造了一架浑仪,这架浑仪本身并没有什么新奇处,但它却是第一次在文...
苘麻、亚麻和黄麻在古代麻类作物中比重都较小,苘麻和亚麻主要在北方种植,黄麻则主要分布在南方。总的是分布不广,处于零星种植状态。 用途的多样化中国古代主要是利用麻的纤...
大约在公元2世纪,中国开始利用大麻和树皮纤维制造书写用纸。此后,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造纸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植物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这些纺织品,不仅是古代人民...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王朝,其农业又有新的发展,表现在农书的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文献搜集类和地方性农书及专业农书类为突出。在生产技术方面,精耕细作和复种套种更...
《诗经·郑风·溱洧》述说郑国男女到溱洧二水的岸边欢聚,彼此以芍药和兰为礼品相赠,是中国关于花卉植物的最早记载。《说苑·奉使》“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遣梁王”。《越绝书》说...
明(公元1368-1644年)。长120、宽52、高87厘米。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绵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两支,此车由两人操作...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