篪,吹孔气鸣乐器。中国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 据《周礼·郑玄注》、陈旸《乐书》等书记载,均说篪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
【图语:养琴:要常弹】 古琴选材多样,故音质、音色、自然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发音有:清亮、浑厚、松透、古朴、苍老、宏大、清润、凝重、甜美、灵透、幽奇……等等,丰富多彩...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陕县地坑院的真实写照。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是世界上独有的建筑方式,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 地坑院...
蜿蜒流经天山山脉北麓西隅的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上游,河流两岸散居着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回等各族穆斯林。穿行于两岸,能感受到明显的草原风格和穆斯林风情。特克斯河...
引语:吴微,吴光旭的女儿,汉族,文化程度大专,中共党员,正处调研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75年10月参加工作,曾在西藏波密、西藏昌都工作,于1997年11月内调...
翟志鹏 摄影 姚文生 本报讯(记者 翟志鹏 摄影 姚文生)天津歌舞剧院在“首届中国歌剧节”的六项大奖获奖剧目——中国歌剧《原野》,昨晚在天津大礼堂推出民乐版。该剧由著名导...
主食主食类型分为两种:淮河以南以米为主,每日早晚为稀食,中午为干米饭;淮河以北面食占一半(其中又以麦面为多,杂粮面极少),早晚为面粥或红薯、玉米等杂粮粥;午时除米饭...
土家族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比如在红白喜事和平常请客吃饭时,坐席是很有讲究的,谁坐上席,哪些人先坐席都有一定的规矩。特别是在红喜事中,支客司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
引语:在众多竹笛流派当中,“新派”是近期出现但比较重要的竹笛流派之一,本文对“新派”竹笛演奏风格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着重描写了“新派”演奏艺术流派产生、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传统乐器之吐良 吐良是景颇族民间的一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景颇族人民中。竹制,管身长短及大小等形制不一。有用粗细相差不大、长度相等的两支竹管相接而成;也有用一支...
石家庄市郊白佛村解放初期村民绝大多数住的是土坯房。有的生活困难的,打不起土坯就住板打墙的房子,也就是用土拍起来的墙,房顶上铺一层秫秸,秫秸上压一层泥。到了雨季,房...
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客家人终于能在异地开基,重建家园。他们根据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按照自己传统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
中国传统乐器之口笛 口笛,中国竹笛家族中个子最小的一员,最早可追溯到 7000~8000 年前的河南 贾湖舞阳骨笛和浙江河姆渡骨哨,这类骨笛、骨哨大多采用动物的骨头制作而成。与远古...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布依族的居房与傣族竹楼相近,但是用木头作主结构,干栏式3间3层竹木陈结构。底层不砌墙,...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
中国传统乐器之斯布斯额 斯布斯额,是哈萨克族边棱气鸣乐器。也译作斯布孜额、斯比斯额。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布尔津、塔城、新源、乌苏、乌鲁木齐等地。 斯布斯额...
音色清脆,甜美流畅,音域宽广,在青年扬琴家侴文静的心里,扬琴就是这样一件大气迷人又活泼的乐器。从5岁与扬琴结缘,二十多年相伴,这件乐器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哈尼族的住宅主要有落地式鸡罩房和土掌房二种。鸡罩房形如倒扣在地的鸡笼。舂土为墙,用四根中柱穿洞套榫,顶着中梁,两边山墙用杈子撑顶梁,以竹杆为椽,茅草盖顶。 普洱的哈...
中国传统乐器之田螺笛 田螺笛,原属靖西壮族民间的儿童玩具,在靖西县民族博物馆陈列多年,而挖掘壮族拟声田螺笛则是2000年前的事。2002年10月,靖西县组织壮族博物馆和当地民间...
又称爱浑、艾浑、艾浒、爱呼伦。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在黑河市爱辉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筑,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驻所,称黑龙江城陈。康熙二十九年将军移驻墨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