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
第一节唐朝文化概论 汉失天下,中国国民生活于风云离乱之间者前后三百年。唐高祖统—宇内,寻太宗即位,乃见贞观之治世。四海昌平,宪章整饬,社会之秩序大备。西域诸国,皆来...
1、无画眼:全篇显平,无神采,终下人一等。 2、无大破:全篇无大的留白,无破则无立。全篇则平淡无奇且有拥塞的感觉。 3、无势:则伤神。全篇无流动的感觉,处处让人感觉到跌...
1.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1) 笔意 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
泰山石刻 山东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来遗留的文物古迹不可胜数,令人游赏不暇,尤其碑刻摩崖,丛立如林,几乎遍地皆有,随处可观。 山东孔庙 孔庙碑林在山...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房清供是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它既是书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所谓“供”,即供奉,自然是圣洁高贵之物;所谓“清”,可以...
大家知道,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的文化国粹之一,俯仰历史,从人类的早期岩画和结绳造字书画同源,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大篆、秦小篆、汉隶、行...
备骑出行 东晋自元帝以来凡二百七十年。隋文帝灭北周及陈,南北两朝对峙之局皆席卷而兼并之,大似秦始皇之兼并六国结果。北朝之风抑南朝之习,清谈绝迹,经学代兴。南北朝思想...
砚滴是一种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它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类器皿研墨时发现,用水壶水盂往砚池里倒水时,水的流量往...
自古以来,装裱技术一直处于保守的状态,多为父子相授,祖孙相传。外人欲从事这一职业,必须经过拜师,做几年学徒,方能出师,进行独立操作或单立门户进行经营。随着装裱业的...
醉钟馗图轴清罗聘 道释人物之壁画,元、明已稀,至于清朝,殆为绝迹。西湖天竺寺壁画观自在像,为杨芝笔,惜不戒于火。杨芝善人物、仙佛、鬼判,笔力雄姿,不假思虑,援笔立成...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
不似之似 油画、水粉之类,讲究色彩、笔触,在中国画中,色彩(包括墨)和笔触(用笔)称为笔墨。笔墨同油画、水粉的色彩、笔触一样,与造型不可分割,却也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墨彩 墨本来是一种单色,但由于中国画把墨当作色彩来运用,所以有墨彩之说,意思即是墨色美在单纯中蕴含了万物的光彩。黑与白是亮度的对比,黑白对比适当,画面就生出亮...
什么是八面出锋 毛笔的笔毫,是书写时直接与纸面产生接触而形成字迹的部分,用笔技术,主要是使用笔毫(或说用锋)的技术。所以,我们先说笔毫: 图1所示,笔毫的形状是一个园...
篆书是一古文字学与书法相结合的书体,其强烈的装饰美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同样可令人获得无可替代的古典美的享受。 篆书,在我国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书中,位...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
蟠桃图清恽寿平 清朝之花鸟流派甚多,或承前代之风,或自出新意,较明代更多特异之点。大概乾隆以前多守古法,乾隆以后渐多变态,正如山水画亦以乾隆为一分水界也。如张雍敬、...
山水图清龚贤 我国之画,汉以前多尚人物。逮至六朝,山水始肇其端。然为人物之点缀,尚不能蔚然自立。及唐王维李思训辈出,山水之画于焉乃昌。方之欧洲亦同斯例。试观希腊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