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历程及其当代启示 2022-11-11

    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而构建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虞舜倡导的“五教”,推行至春秋时...

  • [其它] 儒家文化对韩国饮食的影响 2022-11-11

    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后,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等方面,也表现在饮食文化之中。儒家注重卫生适时、强调健康养生的饮...

  • [其它] 李景林:孔子“忠恕”符合现代精神 2022-11-11

    忠恕是儒家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论语》中有两句话最有代表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概括来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要从他最切己...

  • [其它] 杨朝明:经典与人之“文德”养成 2022-11-11

    孔子教书,最后是“成之以文德”。那么,什么叫“成之以文德”?《孔子家语·王言解》记载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

  • [其它] 涂可国:为突破文化强省建设贡献“两创”动力 2022-11-1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

  • [其它] 冯兵:论礼乐的自然哲学基础——以《礼记》之气论为中心的探讨 2022-11-11

    内容提要: 上古时代,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念是礼乐生成与运行的理论基础,“气”是其核心概念。作为传统礼学基础文献的“三礼”(《仪礼》《周礼》《礼记》)对气论均有较深入的涉...

  • [其它] 杨朝明:把握传统文化精髓,提炼中国精神标识 2022-11-1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他指出:“中...

  • [其它] 杨朝明 :践行“天下为公” 共筑美好世界 2022-11-11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最后一段,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并且明确指出,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

  • [其它] 陈仁仁:体悟中国气派的哲学史 2022-11-11

    如何写出有“中国气派”的哲学史来,是建构“中国哲学史”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其中存在多方面的内在关系,亟待解决。在当代的中国哲学史家中,郭齐勇先生可能是对此最具自觉意...

  • [其它] 孔祥林:儒家思想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2022-11-11

    从公元四世纪开始,中国北方陷入激烈的动荡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割据独立,一百三十五年间,先后建起了十五个少数民族政权,强大的鲜...

  • [其它] 王杰:中国哲学智慧 群我和谐 人我和谐 2022-11-11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传统哲学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系。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

  • [其它]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2022-11-11

    门塾 学术研究的前提是把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避免盲目性,陷入为研究而研究的迷途。《仪礼》区别于其他典籍的最大特点是鲜明的践履性,因此,正确认识《仪礼》在成书与研究过...

  • [其它] 王中江:儒家的精神 2022-11-11

    儒家的生命学问,是对人类自身生命本质的反思之学,是人的使命之学,它表现为对人类的一种不可遏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孔子对人类的自觉,对士的自觉,对儒的自觉,都体现了他...

  • [其它] 彼得·弗兰科潘:从历史中汲取文明互鉴的经验 2022-11-11

    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中就讲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然界不仅仅是无私的,更是无情的。无论人类有多努力,在艺术、建筑、文化等方面投入多少精力...

  • [其它] 房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022-11-11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代表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

  • [其它] 王学典:汲取儒学生命活力 2022-11-1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 [其它] 刘余莉:强化道德教育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2022-11-11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伦理道德教育。《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中记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国古圣先...

  • [其它] 王学典: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最佳机遇已经到来 2022-11-11

    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重要命题,是考虑到以下几重因素:1、“中华文化”的概念在十八大以来...

  • [其它] 关于营造鲁国区域古城遗址群落的思考 2022-11-11

    鲁国古城遗址群落所在的曲阜城区,是中华始祖纪念地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曲阜自南庚、奄国建都以来,建城3600余年,历经周、汉时期的鲁...

  • [其它] 郭齐勇、王晨光 :论中国文化精神 2022-11-11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

  • 首页
  • 上一页
  • 296
  • 297
  • 298
  • 299
  • 300
  • 301
  • 302
  • 303
  • 304
  • 305
  • 306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