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保持文明自信需要正确把握中外文明之间的关系。文明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明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文明历史和现实的依归和推崇,对文明未来和前景的信...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
作者:李存山 一 “民本”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果说“古文”《尚书》不尽可信,那么“今文”《尚书》中也有明确的民本思想。如...
作为中国中世纪以来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朱熹的学术思想虽然具有较浓的理性主义色彩,不过陈荣捷先生亦曾指出:“朱子实一最虔敬而富有宗教热诚之人”(《朱子之宗教实践》),...
【英文标题】 Zhang Binglin's View of Confucianism 【作者简介】 崔大华,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州 450002)。 【内容提要】 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学说,一个具有演变、发展的...
阅读提示:按利玛窦等对宗教的定义,儒教不是宗教,因此,中国人向来没有高尚的信仰与道德。以此,基督教等西方文明占据道德制高点和话语权。实际上儒教提供的精神信仰与道德...
作者:李承贵 王国维身处“中国哲学”胎生之际,他以西方哲学为摹本对中国本土哲学资源的深入发展掘,为“中国哲学”的呱呱落地及其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国维对“中国哲学”...
【作者简介】庄龙玉,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西社会思想史,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龚春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引言 印度佛教并不怎么重视“孝”道(尽管没有明言反对),至少“孝”道没有被当作其正式的教义给提出来,因为按照印度佛教“业报轮回”的原理,子女今世所获得的一切皆是其自己...
普化的宗教信仰。在农村社会中,人们的宗教信仰呈现普化性,即这种宗教信仰缺乏系统的教条教义、礼仪方式、参考文献,更没有严格的宗教性组织与专业从事人员,而且其信仰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对儒家思想有三种不同态度:一是仰视——对其加以神秘化神学化,将儒家抬到近似“神”的地位;二是俯视——对其贬抑打压,将儒家看成“吃人”文化而大加挞伐;...
这个系列前面的几篇文章,多是辩护性的,即中国传统不是“不好”的(不是“封建专制”的、不是“前现代”的、不是中国人的特殊价值),而是可以接受好的(法治、民主等),至...
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灵魂。因而,中华法系的正义问题,又可分两个相互衔接的部分来思考:一是儒学的正义学说问题;二是中国古代法的规则正义和制度正义问题。 本文就上述两个...
“第三届书院传统和未来发展论坛”论文纲要2013.8 论儒家经典教育与当代书院建设 ——兼谈北京儒学书院、曲阜国学书院、河东书院等的运作经验 (柳河东) 一、中华经典教育的意义...
“道统”一词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最先提出,但道统说的最有力提倡者是唐代儒家学者韩愈[1]。“道”是儒家恪守的核心价值,用一个字概括的话便是“仁”,用两个字概括的话便是“...
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的精炼表述,...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市召开,中外200余位专家学者以“儒学践行·日用常行...
编者按:12月1日晚,由弘道书院主办的“儒家与法治”思想对话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梁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马小红教授、弘道书院院长秋风教授围...
“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国际论坛”论文2014.8 易学“天人合一”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儒学会 柳河东) 关键词: 易学 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 生态文明 建设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儒学的宗教性问题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儒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17世纪以来,至少有三次规模较大的讨论。第一次是17-18世纪的所谓“中国礼仪之争”。这次讨论规模很大,除中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