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孔子之道: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018-01-06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对此非常重视。在这里涉及文化哲学的问题。他说人类先辈——上古的人对文化...

  • [诸子百家] 孔子智慧:爱众亲仁,仁义为大 2018-01-06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

  • [诸子百家] 孔子之道:君子周急不继富 2018-01-06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名公西赤,孔子弟子,少...

  • [诸子百家] 孔门弟子:有颜回者好学 2018-01-06

    豁达的人往往太简。关于这个“简”字,值得研究了。我们须要特别了解:孔子经常提到的“简”,就和老子所提到的“俭”,观念是一样的。这两个字的定义,在古文中几乎完全是一...

  • [诸子百家] 君子之道:君子不器,无所不通 2018-01-06

    子曰:君子不器。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

  • [诸子百家] 孔子智慧:为政要讲求人生经验 2018-01-0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

  • [诸子百家] 孔们弟子:贤哉回也 2018-01-0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孔子第一句话就赞叹颜...

  • [诸子百家] 孔子之道: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2018-01-0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段事情,记载得这么简单,但妙不可言。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后来成了文人而带兵的统...

  • [诸子百家] 孔子智慧:寂寞的享受 2018-01-06

    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

  • [诸子百家] 孔门弟子,各有千秋 2018-01-06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

  • [诸子百家] 孔门之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2018-01-06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凡是所谓天才、聪明有才具的人,...

  • [诸子百家] 孟子旁通:苏秦的义利之辨 2018-01-06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

  • [诸子百家] 孟子旁通:苏秦的书生本色(1) 2018-01-06

    现在我们继续看苏秦回到故乡后的记述,不但是很有趣味的历史故事,同时也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生观的哲学思想,以及作人处世,在义、利之间的取舍,非常值得注意。先看这一段绝妙...

  • [诸子百家] 孔子之道:富而可求也 2018-01-06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是孔子有名的话。在《论语》上是“富而可求也”,但在《史记·伯夷列传》上,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话是“富贵如...

  • [诸子百家] 孔子之道:举一反三 2018-01-06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

  • [诸子百家] 孟子旁通:苏秦的书生本色(2) 2018-01-06

    但是,这一段文章里的“况众人乎!”也可以照一般的解释,是说像我的家人亲属们,在我失意的时候,也是那样地鄙视我。现在在我得意的时候,又这样地巴结我。至亲骨肉尚且如此...

  • [诸子百家] 孟子旁通: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1) 2018-01-06

    在战国的后期,国际上所有盛极而衰的强国,尽是一片纷纷扰扰的局面,都畏惧崛起西边的强秦,没有哪一国真敢和秦国抗手争衡的。即如孟子所见最大的、最古老的齐国之君齐宣王,...

  • [诸子百家] 品读《老子》:何谓“无为” 谁之“无为” 2018-01-06

    何谓“无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的表述已明确告诉我们“无为”的反面是“无不为”,“无为”即“不为”,别无他意,更无特别的深意。相比之下,学界关于“无为”...

  • [诸子百家] 孟子旁通: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2) 2018-01-06

    你看!这一下苏秦的神气更大了。他到了韩国,结果韩宣王又是说:“敬奉社稷以从。” 接着,他到魏国来说动了魏襄王,也就是孟子批评他“望之不似人君”,看不起他,施施然而去之...

  • [诸子百家] 王蒙对《老子》意译和证词之前言(1) 2018-01-06

    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

  • 首页
  • 上一页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