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最好的状态是水的状态,最好的品德是水的品德。利万物而不争,处众水善于给万物以好处,却不争取自身的利益。它不拒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绝待在别人不愿意待的...
不但如此,他做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曾经与皇帝力争相权。因为德宗对他说:“自今凡军旅粮储事,卿主之。吏礼委延赏(张延赏),刑法委浑(浑碱)。”李泌就说:“陛下不以...
那么,我们的古人,既然知道了煤炭,为什么不早早开发来应用,却始终上山打柴,拿草木来做燃料呢?这又是另一个有趣而具意义的问题。这个思想,也出在道家的学术思想。道家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圣人与刍狗 从《老子》第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反正人类总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在道理上,都是要求别人能做到无欲无私,以符合圣人的标准。在行为上,自己总难免在私欲的缠缚中打转。不过,自己都有另一套理由可为自己辩白...
我在写孟子时,极严厉地批评他的“性善论”,同时,对“性恶论’给予一定的好感。但是读到荀子的“性恶论”,这好感又没有了。这怪不得我。我对“性恶论”寄予的希望,让荀子...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尽管历来的通人达士们,口头笔下,都在反对神仙佛道,但是遇到无可奈何之处,在潜在的意识里,何尝不懂憬超越人间,倘佯于天人的美景。所以练气行功,讲究...
明白了这个原理,便可了知真正有道的圣人,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切的所做所为,自视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的事,便自然而然地做了。并不一定因为我要仁爱于世人,或我要爱护...
【原文: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恶》】 “伪”...
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至于由《老子》这章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
“橐龠”,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的:“鼓橐吹捶,以销钢铁”的冶炼金属的工具之一。“橐”,是指它的外形的箱椟。“龠...
思格斯说:“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马思选集)第四卷,第233页)十八世纪前后,当人们...
肆 既倡“人性恶”,还有一点也应该明白,那就是,“恶’往往借权力来实现,因权力而肆虐。只有绝对的权力,才能使恶绝对地实现。而荀子为了防止普遍的恶(这一点他也开后来理...
谷神不死,是谓玄北,玄北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承接上文“天地之间,其犹橐囗平!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法则,说明天地万物与人我生...
宋真宗贿赂宰相 尽管未真宗不敢再用寇准,不敢再谈统一的大业,运用输款和谈的政策,以图苟且偷安。但是他知道全国的人心,朝野的士气,并不甘心媚敌,更非心悦诚服这种半投降...
吹毛用了急须磨 在这一节里,老子又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名言,便是“用之不勤”。相反地说,用得太勤,便是多用、常用、久用。这样一来,就会违反“绵绵若存”的绵密的妙用了。...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紧接上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勿用,勿...
[原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 正因为人能群(合作,组织起来),才能在生物界中一枝独秀。而这个群,又是如何实现...
一个半男半女的太监,又懂得什么,但他却代表了朝廷(政府)和皇帝,处处加以阻挠,动辄掣肘,致使王师虽众而无统率。在战场上,各个将领就互相观望,进退失据。不得已,又诏...
天地不仁,以万天与地是不讲仁爱的,它们将万物视如草芥--物为刍狗。圣人不仁,草扎的祭祀用的狗,任其生灭存毁。大人物--有道以百姓为刍狗。行的人也是不讲仁爱的,他们视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