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我们不需要深文周纳,就能理解,这地方的“君”,显然是指各个时代的当代之君,而不是已经作古的那几个作为模范榜样的“圣君”。因为荀子所尊崇的有“伪”与“分”双重职能...
我们知道了一个说法,叫做智慧的痛苦,我们现在又体会到了智慧的严峻与残酷。 真理有时候是严峻和带几分冷酷的。我们可以再举一个更震动的例子:革命导师强调暴力革命的不可避...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的晚年,他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
陆 孟子大谈道德,他是把这作为一项标准来要求诸侯的,他要诸侯实行仁政,推行王道。他的理论,和世俗政权是拉开了距离的,是作为世俗政治的批判者出现的。他甚至认为人民之所...
谷神不死,是谓虚下之谷中的神魂,是长存的,是不会死的。它玄牝。玄牝之门,是正像那个看不见的、最最深远巨大的子宫、母体、女谓天地根。绵绵若存,性生殖器,叫做玄牝。玄...
柒 孔子的时代是怀旧的时代。所以孔子倡导的是旧式周王贵族的内在修养:仁。孟子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他要用古老的道德标尺来衡量当代政治与道德的“宜与不宜”——也就是“义...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他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他的幼年早慧...
山人自有妙计 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围剿的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
捌 梁启超在《荀子简释自叙》中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我还要补充几句:孟子...
天长地久。天地说是天长地久,为什么天能长地能久呢?因为天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与地都并不在意自己的存在,不认为自己属于自己所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有,不为自身做任何事情...
玖 荀子在《非相》篇中曾说人有“三不祥”,其一是:“贱而不肯事贵”.又说“人有 三必穷,,其一是“为下则好非其上”,如此,则不肯事贵,偏好非上的孟子、庄子,其不祥与...
壹 写出“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个题目,我是在说,儒家学说到了荀子,如同深闺美人一般,初长成啦!春心动啦,可以嫁人,相夫教子啦。嫁谁呢?当然是嫁与帝王家。相夫,就是相帝...
儒家谈孝顺,可谓名正言顺。《庄子·人间世》特别借孔子之口说:“天下有两大戒律:一是命,一是义。子女爱父母,这是自然之命,也是人心所不可解除的;臣子侍奉国君,这是人...
听从命令曷谓贤?明君臣。 上能尊主爱下民。(其五) 辨治土下. 贵贱有等明君臣。(二十五) 明于君臣之分,谨守臣道。臣道是什么呢?就是区分贵贱上下,以“礼”的秩序安顿天...
庄子身处战国时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在寻思人间苦难的因由时,自然会缅想远古太初的洪荒阶段,那时的人是什么情况呢?后来为什么陷入各种困境呢?他以“浑沌”的寓言来...
荀子是战国思想家,儒家学说的又一集大成者。儒家学说到了荀子,如同深闺美人一般,初长成啦!春心动啦,可以嫁人,相夫教子啦。 二 大约在八十岁左右(一说五十岁左右)的时...
庄子不愿从政做官,因为他深知仕途的险恶。“钟鼎山林,各有天性”,原本不必勉强。但是,如果以为庄子不了解暴君的作风,那就太冤枉他了。 《庄子 人间世》记载颜回心存仁义...
当然,从荀子对秦昭王的答辩中,我们还是看出,这位先秦儒学第三代的自负与自信.这不是“敝帚自珍”,而是卞和献璧式的自负与自信。经他改造过完善过的儒家学说,综合先秦各...
摘 要: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由于这两种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哲学立场...
庄子谈到人的修炼,总是不忘提醒我们“心如死灰”这四个字。为什么“心”要变得像死灰一样?因为心的运作确实难测之至。 《庄子·在宥》借老聃(亦即老子)之口说:“你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