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许明龙 著) 中西方大规模的接触和交往是从19世纪开始的,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引起西风东渐,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鲜为人...
博学如钱钟书当时也未能看到《遐迩贯珍》,否则他当不会认为汉译的第一首英诗是郎费罗的《人生颂》。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做过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办中文...
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身成长与衰落、优越与缺憾的历史。 马可波罗时代的旅行家用几乎程式化的套语赞叹中国。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方冒险家、商人在中国海岸...
近几年,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 von Bell,1592-1666)在德国又成了一个热闹的话题。这是由弗兰茨的长篇新作《在上苍的阴影下》引起的。 弗兰茨,1949年生于德国科隆,是自由作家,在西方被...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著的关注、介绍乃至翻译,正是所有人文学者不能回避,且应积极参与之事,如此方可预学术之流。近些年...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梁启超是一位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人物,也是海内外学术界研究较多的人物之一。比较而言,海外学者比国内学者更加重视梁启超的思想层面。就笔者所读到的海外研究梁...
《 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叶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一 本书以马君武、宗白华、陈铨、冯至四位留德学人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德两国历史背景...
西方的传教士都是出色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可是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大自然,除了卜弥格外,谁都说不出什么。 爱德华卡伊丹斯基 卜弥格是波兰十七世纪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中外文化交流...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周边地区也有深刻、广泛的影响。要全面了解儒学的历史意义,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地区的儒学著作。基于这种考虑,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从2005年开...
内容提要 杰出的德语作家冯塔纳笔下的中国鬼魅形象始终未得到系统而全面的解读。本文以结构和心理为视域,对中国鬼魅进行了新的解读。本文认为,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和隐喻,中国鬼...
17世纪,耶稣会士将儒教传入欧洲。《四书》第一个翻译文稿是1593 年由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翻译成拉丁语的。当初的手写本,如今已经遗失。不过在1662年,由意大利耶稣会会士殷铎泽...
如果把1814年12月11日法国法兰西学院开设汉学讲座,并正式任命雷慕沙(Abel-Rmusat,1788~1832)为第一位汉学教授,作为西方专业汉学开始的标志,从此在西方大学的教育体系和知识谱系中有了汉学...
论 文 一、总论 试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中国的梦想与近现代 中国历史对20世纪的意义 第二次币原外交时期中国的国号称呼问题从支那共和国到中华民国 伟大的他者:近代日本...
《中国社会史》 谢和耐 著 黄建华 黄迅余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世界范围内,法国一度是国际汉学研究当仁不让的中心,涌现过如沙畹、伯希和这样集天才与勤勉于一身的学术大师。...
法国汉学研究有着很久的传统,并先后产生过一批杰出的汉学家如傅尔蒙、雷慕沙、儒莲等,对世界中国学研究影响甚巨。今天法国的汉学研究在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ecques Gernet)、魏丕信...
复旦大学历史系巴兆祥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对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的情况作悉心梳理和精湛研究。 这部著作80余万字,是作者经历了六、七年时...
严绍璗先生的《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3月版)问世以后,该书的责任编辑崔文印先生写过三篇有关文章,其中主要的一篇书评《根深实遂膏沃光晔读严绍璗教授〈日藏汉籍善本...
京剧《三岔口》是一出武戏。里面二人摸黑对打,常常出拳打在虚空之中。踢腿虽猛,但是没有踢到对手,反而踢到了桌子板凳。台下的观众虽然心知肚明,但没有法子提醒台上人--因为艺术...
内容提要 本文在比较国会图书馆、天一阁和东洋文库本的基础上判定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是迄今所见存世最好的刻本。同时围绕和田清和司律义有关明代蒙古史...
美国普林斯頓大学执教的中国学教授Denis Twitchett(崔瑞德)著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1992年作为剑桥中华文史丛刊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笔者从张国刚教授《剑桥大学中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