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晋如说儒》第九讲完整版:《论语·学而篇》(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一章,第一次出现了孔门的最高人格理想、最高教育目标,那就是“仁”。
    什么是“仁”呢?有好几种解释。这些解释我觉得都很有意味,都很值得跟大家介绍。一种解释呢,是受孟子的影响,叫“仁者爱人”,相亲爱。《说文解字》里面说,“仁者,相亲爱也”,这是讲的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但是这种解释,我不认为它是一个最好的解释。
    还有一种解释是说,桃、杏它的核里面有那颗种子,这个种子叫什么?桃仁、杏仁,你把这个桃核和杏核把它给栽到地里面去,正是因为它有了这颗仁,它才能够生长出桃树、杏树来。《世说新语》里面记载有一个人,他们家出一种特别甜的李子,他每年把这个李子拿去卖,但是他就怕别人种了他们家的李子,然后也长出好的李子来卖,然后他家的李子就不值钱了。所以他每次把这个李子拿去卖之前,先要把那李子里面的核给穿一个洞,把那里面的仁给破坏掉,这样别人买回去只能吃不能种了。所以由这样的一种思想,前人就认为这个“仁”就像桃仁李仁一样,它是作为一个人他最本质的那个东西,你只有有着这个仁,只有有着单人旁一个二的这个“仁”,你才能够成长,才能够化育。
    还有一种说法,大家知道中医里面讲中风的人,他那个手脚麻木,有一个词叫麻木不仁。这个麻木不仁其实跟刚才那个仁意思是比较相近的,就他已经没有了作为人的那种生命的活力了,所以叫做麻木不仁。直接的理解,这个“仁”指的是人气血运行那样一种生命的活力、一种气。这种解释我觉得也是比较有意味的。
    那么我对于“仁”也提出了一个解释,我这个解释是受孔子的启发,孔子解释“王”这个字的时候,三横一竖的“王”,孔子说什么叫做“王”呢?贯通天地人则谓之王。所以在孔子看来,这个“王”三横,天,上面一横是天,底下一横是地,中间一横是人,一竖表示贯通,这个竖本来也是一个字,叫“丨”(gǔn)。贯通天地人,它是“王”。那么我的理解,这个“仁”它是什么意思呢?这边一个单人旁,一个立着的人,旁边呢是天和地,人顶天立地,所以我说叫“法天则地曰仁”,人去向天地学习,遵照天地的道,去建立人间的道,最终使得人能够跟天地并列,成为“三才”,这就叫做“仁”。所以我认为,对于仁最好的解释其实就是出自于《中庸》的第一章。
    我们来看《中庸》第一章怎么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东西潘光旦先生称之为叫“位育”,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仁”的境界。所以《中庸》里面又讲:“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天地之性,能尽天地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强调的是一个人,如果一个人能够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天性,每个人都能够这样,那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整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自己,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所有的事情都做得特别地好。这个“物”就是指的“事”。事情做得好以后,就可以参赞天地的化育;能够参赞天地的化育,实际上它就是跟天地的道是合一的,这样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称之为“三才”。所以我认为“与天地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仁”这个字的全部含义。它是讲的一个人的心之全德,他的完善的人格,是一种完人教育。
    仁是儒家的最高人格理想和教育宗旨所在,这是在论语当中第一次出现了“仁”字。孔子的学生有若是如何谈仁的问题的呢?它从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谈起。这个家庭里面的这样一个人,他在家里面懂得孝道,懂得弟道——这个“弟”呢,我们吟诵的时候还是按“弟”来念,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通假字,它通“悌”,竖心旁的“悌”,意思是说作为年纪比较幼的比较小的弟妹,对于兄长、姐姐要有一种恭顺之心。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这个人它懂得孝道,又有对兄长对姐姐的这种恭敬之心,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大容易做出犯上作乱的事情。犯上作乱,这在古代看来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可是今天,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都是革命的教育,绝大部分当代中国人读《论语》的时候读到这一句,恐怕就很难再读下去了。他的心里自然而然地就会冒出来一个念头,这不是叫人在做顺民,不是在叫人做奴才吗?他不知道,儒家的思想其实是非常具有革命精神的,“革命”这个词是儒家提出来的,“汤武革命”,这是儒家提出来的思想。这就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古代的这些统治者的问题。在儒家看来,我们承认一个统治者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有道,你必须符合天道。在你符合天道的情况之下,那么你就是“君”。“君”是什么意思?是一个“统治人群”的意思,“君者”谓之“能群”也,他能够把大家给团结起来,他作为一个领导者,这叫“君”。那么既然你是有道的君,那么我们自然地要顺从你,要听从你的指导,否则的话就会天下大乱。这种“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思想是一种流氓无产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会对我们整个的民族带来极大的祸害。
    由此,有子感慨说,君子学问有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懂得寻找根本。那么根本树立了以后,“道”也就可以自由地生长。而什么是仁道的根本呢?“本”就是“根”的意思,“根”就是本的意思。跟“本”对立的有一个词,就是“末”,“本”是植物的根,“末”是植物的树梢或者草的尖儿,有一个词叫“本末倒置”,“本”和“末”都是指事字。汉字六书——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本”和“末”都是指事字。有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从儒家的逻辑,它是从个人发端,以及于家庭,由家庭以及于社会,以及于全天下、全人类。32:30
    第三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句,我们不妨拿它跟德国思想家叔本华的一段著名的论述放在一起来比较。叔本华80多岁的时候,他写了一本书叫《人生的智慧》,这本书呢非常有名,超过了他很多的哲学著作,这是他的一个人生阅历的结晶。在这本书里面他特别地提到,以貌取人是非常正确的、非常具有合理性的。在叔本华看来,一个人的相貌是无比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说我们绝对不要指望一个内心肮脏、龌龊的人,他能够有一种令人愉悦的长相。我们说的这种相貌,并不是指老天生成的这种相貌。因为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圣人,他们的长相都不属于那种帅哥,不属于这种类型的。无论是尧、舜、禹、汤,还是周公、孔子,据说他们的长相都只是奇特,而不是特别地帅特别地顺眼。但是我们讲的这个相貌,其实指人的一种气质,一种表情的结合,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他的所有的心理活动,按照现在心理学的分析来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微表情写在脸上。那么如果一个人他内心总是想着蝇营狗苟之事,他脸上的微表情就总是会显示出一种谄媚的猥琐的状态。所以一个人如果说他总是跟你说好话,脸上总是露出一种谄媚的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是一个仁人志士。这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令”是美好的。我们平常说令尊、令堂、令郎,这个“令”也都是美好的意思。有人以为是指“你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比如说我们会见到这样的一种说法,说“你有几位令郎?”“你的令尊如何?”都没有语法错误。(36:37)
    再看下一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一段,(在)著名的京剧《三娘教子》里面也有。当时薛倚哥在学堂里面听说自己的妈妈王春娥不是自己的亲妈妈,回来以后就无心向学。那王春娥就要教他读书嘛,让他背“吾日三省吾身”,他背不下来,然后妈妈就提“为人谋而不忠乎”,小孩就说“不忠乎啊不忠乎,妈妈你好糊涂”。当然这是一个喜剧。这里面,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为什么念“曾参(cān)”不念“曾参(shēn)”呢?因为他字子舆,所以这个“参”实际上是一个通假字,它通一个“马”字旁傍这个“参”,所以三匹马拉的叫做“骖”,那么后面拉着一辆车,所以叫“子舆”,他的字叫子舆。唐代的诗人,边塞诗人岑参(cān),为什么不念“岑参(shēn)”?他的字我们今天是没有办法考订了,没有记载。但是我认为他还是应该念岑参,这是他的名和他的姓是联系在一起的,岑就是高峰,高高的山峰上高到参天,所以我认为他应该念“岑参(cān)”。但是这个曾子名字叫“曾参(cān)”,不念“曾参(shēn)”,这是没有疑义的,他是孔子晚年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开创了孔门后来注重心性之学的这一脉学术理路。
    曾参后来教了孔子的孙子子思,由子思的一脉思想又发展到了后来的孟子思想,这就被称之为叫做“思孟学派”。曾子和孔子另一个优秀的学生颜回,和孔子的孙子子思,以及孟子,这四位呢,他们是在孔庙的大殿里面,跟从孔子接受祭祀的。曾子叫做“宗圣”,颜子叫做“复圣”,子思叫“述圣”,孟子叫“亚圣”,这是孔门四圣。
    曾子的这句话,其实不仅强调了儒家的“学”是要与你的人格修为密切相关,同样强调了为学的具体的路径具体的方法,那就是一个“日三省吾身”,每天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才好睡觉:我给别人做事,我尽心尽力了吗?这叫“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叫“尽己之心曰忠”,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尽力而为,尽心而为,这叫做忠。跟朋友交往,做到信守然诺了吗?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我有没有去复习它、实践它呢?
    后来到了明代,有一个人叫做袁了凡,写了一本书叫著名的《了凡四训》,袁了凡当年他就发明了一个东西叫做“功过格”,他每天画一张表,写上自己今天做了哪些事情,做得好的加1分,做得不好的减1分——(这叫)功过格。据说他少年的时候,有一个相士就给他断命,说他的将来不会有大富大贵,不会有什么好的这些命,但是他就因为坚持自己的功过格,后来他的命就改移了,就变成一个命特别好的人。于是后来到明代的时候,他这个书功过格就特别畅销,到处都去印来,书商(印)来赚钱。当然,命的改移问题,事涉玄妙,我不想去探讨它的有无、探讨它的真伪。我只想说,一个人如果总是能够坚持以三省吾身的态度对待自己,总是能够用功过格的方式去规范自己,那么他在人格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少一些阻力,多一些助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