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近数十年来,关于东亚“实学”思想之研究论着的出版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如杉本勋:《近世实学史の研究》、《近世实学史の诸阶段とその特色》;源了圆:《实学思想谱系》、《近世初期实学思想?研究》;郑圣哲:《朝鲜实学思想的谱系》;李佑成:《实学研究序说》,以及大陆学者葛荣晋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想史》以及李苏平等着:《中国·日本·朝鲜实学比较》(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等书。中日韩三方学者合办的东亚实学研讨会,也持续举办。但是,晚近中文学术界若干研究明清思想史学者常常将“实学”一词的涵义与范围过度扩张,以致缺乏明确之指涉,亟应加以修正。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与反省,可以参看:姜广辉、詹海云、张寿安、刘君灿、林庆彰:〈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座谈会记录〉《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2卷第4期(1992年12月),页9-26。 [13] 关于这项事实,参考:Frederick Brandauer and Chun-chieh Huang eds., 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4). [14] 以上参看:拙著:《孟学思想史论》(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页471-472。 [15] 最近也有人提议透过对经典诠释之分析而进行中国思想史研究,参考:Daniel K. Gardner, “Confucian Commentary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2 (May, 1998), pp. 410-411。 [16] Steven Van Zoeren, Poetry and Personality: Reading, Exegesi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7] 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8] Michael Polanyi,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7). [19] 东京:株式会社春秋社,1988,共4卷。此书有修订并新编的英译本:Hajime Nakamura, edited by Philip P. Wiener, Ways of Thinking of Eastern People: India, China, Tibet,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64). [20] 《思维学引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1] 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22] 东京:东京书籍株式会社,1977。 [23] 台北:正中书局,1996。 [24] Kuang-ming Wu, 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al Hermeneutics (Leiden: E. J. Brill, 1997), 我在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 5, No. 2 (Fall, 1998), pp. 583-589有书评介绍此书。 [25]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 [26] 丸山真男:〈思想史の考ぇ方につハて—类型、范围、对象——〉,收入:武田清子编:《思想史の方法と对象——日本と西欧——》(东京:创文社,1961),页6-8。但他也认为重要的仍是后两者。 [27] 石田一良:〈日本思想史、文化史の时代区分と转换期〉,《季刊日本思想史》,创刊号(1996年7月),页134-136。 [28] Wing-tsit, Chan, “Neo-Confucianism: New Ideas in Old Terminologie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7:1-4 (Jan., 1967), pp.15-35; idem,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Confucian Concept of Li as Principle,” Tsing-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S., vol. 4, no. 2 (Feb., 1962), pp.123-148. [29] 朱子:《孟子或问》,收入:《朱子遗书》,第5册(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清康熙中御儿吕氏宝诰堂刊本),卷13,页1,上半页。 [30]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1册,卷15,页296。 [31] 《朱子语类》,第4册,卷52,页1241。 [32] 同上注。 [33] 朱熹:《孟子集注》,收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卷3,页232。 [34] 《朱子语类》,第4册,卷52,页1259。 [35] 同上注。 [36] 同上注。 [37] 参考:拙著:《孟学思想史论》(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第五章〈朱子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诠释及其回响〉,页191-252。 [38] 参看:黄俊杰等:〈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试论〉,《(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人文学报》第16期(1997年12月),页1-43,尤其是页22-23。 [39] 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第4章,页127-190;Chun-chieh Huang, “Chinese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the Sung Debates over the Mencius,”in Ching-i Tu ed., Classics and Interpretations: 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pp.195-214. [40] 陈昭瑛:〈儒家诗学与日据时代的台湾:经典诠释的脉络〉,收入:氏著:《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台北:正中书局,2000),页251-288,尤其是页252-253。 [41] 李明辉:〈李春生所理解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国文化经典的诠释传统》研究计画第8次研讨会论文,2000年3月16-17日,台北,台大。 [42] 关于德川封建体制与朱子学关系,参看:石田一郎:〈德川封建社会·朱子学派·思想〉,《东北大学文学部研究年报》,第13号(下),页72-138;阿部吉雄着,龚霓馨译:〈中国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儒学的特质〉,《中外文学》,8卷6期(1979年11月),页164-177。关于戴震反宋儒之外缘历史背景,通读《孟子字义疏证》即可暸然,无待赘言。劳思光先生对戴震反“理欲说”之外缘旨趣有深入之说明,参看: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北:三民书局,1989),(3下),页876-877。 [43] Cf. Hans-Georg Gadamer, “The University of the Hermeneutical Problem,” in hi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r. and ed., by David E. Lin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p. 3-17. [44] 拙作:〈从儒家经典诠释史观点论解经者的“历史性”及其相关问题〉,《台大历史学报》第24期(1999年12月),页1-28,收入本书第二篇。 [45] 钱穆:《朱子新学案》,(台北:三民书局,1971),(一),页2。 [46] Edward Y. J. Chung, The Korean Neo-Confucianism of Yi T’oegye and Yi Yulgok: A Reappraisal of the “Four-Seven Thesis” and It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Self-Cultiv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47] 这是丸山真男的看法。丸山真男认为德川思想史的发展循“宋学→山鹿素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本居宣长”的轨迹。他也指出,徂徕学的兴起瓦解了作为德川封建体制之意识型态基础的朱子学思维方式,奠定日本的近代意识。参看: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此书最近有较好的中译本:王中江译:《日本研究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英译本:Masao Maruyama, translated by Mikiso Hane, Studies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okugawa Japan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74)。 [48] 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2,页44-45。 [49] 徐复观:〈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收入:氏着:《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页379-402,引文见,页388。 [50] 参见: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开》(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第3章,〈清代前叶におけゐ新レハ理观の确立——克已复礼解の展开からみて〉,页283-331。 [51]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香港:东方人文学会,1966)。 [52]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68)。 [53]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74)。 [54]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75)。 [55] 朱熹:《中庸章句》,收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页17。 [56] 陈淳:《北溪先生字义详讲》(台北:广文书局景印和刻本近世汉籍丛刊,1979),页14。 [57] 伊藤仁斋:《语孟字义》,收入:《日本思想大系》〈伊藤仁斋·伊藤东涯〉(东京:岩波书店,1971),页120。 [58] 伊藤仁斋:《语孟字义》,卷上,“道”,页19。 [59] 伊藤仁斋:《童子问》,收入《近世思想家文集》(东京:岩波书局,1966,1988),卷上,第8章,页205。 [60] 黄俊杰:〈伊藤仁斋对孟子学的解释:内容、性质与涵义〉,收入:拙编,《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日本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9),页135-179,收入本书第八篇。 [61] 子安宣邦就指出这两本《字义》颇可比而观之,参看:子安宣邦:《江户思想史讲义》(东京:岩波书店,1998),页79-136。 [62] 我曾有所讨论,参看:拙作:〈孟子尽心上第一章集释新诠〉,《汉学研究》第10卷第2期(1992年12月),页99-122。 [63] 徐复观对这一章有所讨论,见:徐复观:〈国史中人君尊严问题的商讨〉,收入:氏着:《儒家政治思想与自由民主人权》(台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页161-170。 [64] 沟口雄三:《方法とレての中国》(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页304。 来源:http://www.confuchina.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