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感觉全世界充满了恶意?看看老庄的超越之道吧!|参赛作品(3)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李嗣达 参加讨论

    成其“大”方得超越
    然而,鱼终究还是滞溺于水的,所以鲲才要化为更大的鹏,从“鲲之大不只其几千里也”到“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化的过程便是向着更大的一个空间和心理境界发展的过程。化,是一种蜕变,是从有形的“大”向着无形的“道”进化的终极跃进。
    王夫之在注解庄子时说:“逍者,同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鲲只达到了“过而忘也”的境界,忘掉的是尘世对它的滞溺,下一步想要“引而远也”就必须要成就一个更大的自己,所以在庄子的寓言中,它化作了“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是从一个大的意象向着一个超越物质和欲望的牵引的喻体转化。因为超越了冥水的外在限制和自我心理上的拘束,所以大鹏才得以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以更加有力的方式去往自己的目的地——南冥。
    
    庄子所说的“南冥”,并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天池”(资料图)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所说的“南冥”,并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天池”。从地面的北冥到处于天上的南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是极大的超越,放到神仙体系中来看便可理解为飞升成仙的过程。“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此善行的过程,既在于给自身的修行积功累德,正如鹏鸟蓄力等待着六月之息;此善行又在于每一个修行者只有不断地去完善己身,去妄、去欲、去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才可寻得去往天池仙境的终南之径。在世积功累行,是成有形之大。待到功圆行满,等立身于有形、无形之世的界端时,才能彻底实现鲲鹏之化,实现由凡夫到仙真的羽化登真,由此才能体悟到道之“dai”的境界的真实状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只有成其“大”,才有可能获得比大之外更超越的状态。这一点在《庄子·应帝王》一文中体现地更为明显。帝王治世,欲求无为,必以足够大的政治权力作为支撑。正如庖丁用十九年的时间来成就精湛技艺,世上任何一种超越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一般的建树、所以从鲲化鹏再到南冥,终究是一个在不断成其“大”进而以化的方式来成其“dai”的过程。
    庄子的“悟道”的终点是什么
    但,南冥并不是庄子认定的悟道终点。也就是说,“dai”并不“大”的证修结果。道是其大无外的存在,道之世界最终还是要超越对有形和无形的认知和争辩的。以“dai”和“大”两个不同阶次来形容证道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对比。惟独超越了超越本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游无穷”。所有的证道行为最终引向的将是不争、不辩的道路,即老子所说的“无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国语》有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老子所讲到的道之“无为”境界,提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正是超越了所有的是非、荣辱、仁义等概念的存在。在道的境界中,天下万事都有自身存在的规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在告诫我们大道意在使人世按照其自我的规律运行,所有以有为的方式去改变世界的结果都必将是愚蠢的。唯有顺应“自然”——自我之本然,才是最逍遥的得道者,才是至大无上的终极准则。
    想要认识“自然”,恰恰离不开从大到“dai”再至于超越和无为的阶进性过程。道家哲学并没有否定鹏鸟南飞之志,而是要世人先自成其大,然后再去超越大的有形,最后臻达无的境界。因此可以说,在老庄道学体系中,大的终点是无,是对一切的超越。
    
    庄子认为的超越,是不受任何实有之物的局限的存在(资料图)
    庄子认为的超越,是不受任何实有之物的局限的存在。“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曰阳位;亲乎下者为阴,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由此可得,古时所谓天地之间的距离约为八万四千里。鹏鸟展翅九万里,是为了超脱有形物质世界中的局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庄子举出很多实例,如三餐而返的蜩鸠、宿舂粮的鸟儿、朝生暮死的晦菌,这些都是受到自身体力和生命长度的限制而无法得逍遥之态的象征,又如御风之列子、八千岁之彭祖均为依赖于有形之待而成常人难以企及的神传之人。但在庄子的思想中,前者的“无功”和后者的“有待”都不是真正的得道。真逍遥乃是无待之逍遥。
    然而世间的我们依旧是依凭着物质社会而生存和生活的,远远没有达到且无法达到“无待”的境界。但庄子并没有否定因物质的有待而会堵塞成道的道路。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连用三个“无”来说明在尘世间臻达道之境界的方式,即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念,去掉功业和名声对自己的牵累,以心游无穷,才是离逍遥最接近的方式。
    心的体悟是为了“忘”
    由此也就引出了老庄道学中最终的一个概念,即心的体悟是为了一个“忘”。老子曾提出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念,仿佛是在建立起世外桃源的社会秩序,但这里提到的“小”恰恰是人们在通过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智慧——即不断使自己“大”和“善”的过程——最终意识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人生局限,由此才能产生如鲲鹏图南转化之念,去把人生从至大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实现对“自然”的体行。或曰超脱,或曰超越,首先需要忘记红尘羁绊,忘记世俗流连,才能以大心成其小国。“和其光,同其尘”,以偌大的道与德,成生命中最微不足道的万千尘埃之一。
    
    老子似乎想要建立起世外桃源的社会秩序
    庄子在谈到道与体道时,以“大宗师”为题,讲出来“大”的两重含义:“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这是人世间的大;“不知说生,不知说死”“若然者,其心忘”,这是超越有形之存在的大。庄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是,只有“自适其适者”才能做到超越无待的境界。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的具体方法以及齐物的世界观,是在告诉人们从对有形世界的迷恋上升超越到道之清虚世界的可推行的具体方法。借此便可断论,老庄的哲学理念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世界观,相反其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是一种“常与善人”的非常具体的一种人生指导法则。
    道,是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杳冥状态,任何对道的词语上的描述都是片面的,所以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又因为道家哲学中对大的追求表现地太过于隐晦,甚至不惜用相反的观点来佐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人们只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从而造成对道家思想的消极认知。倘若能够明白老庄思想中一脉相承的“大”的含义及其字面背后的隐喻和延展,相信也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体味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践行的大道之理。
    作者简介:李嗣达,本名李鑫,全真龙门28代玄裔弟子,就读于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腾讯道学专栏作者,曾出版《你在红尘,我在修行》《唐诗一场绝代风华》。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李嗣达,原标题为《从“大”字看老庄道学中隐喻的积极入世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