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浅述唐代道教饮食养生(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餐漱津液
    服液,隋唐之际盛行于道教上清派中,主要指服四极云牙、服真五牙等法。牙指牙齿(一作芽,指生发之萌),五指自然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道教把这五个方位与自身五脏、五官相联系,认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在形为脉。”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在形为血。”“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在形为肉。”“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在形为皮”。“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在形为骨”(《服气精义论》)因此,每日清晨,面对五方,吸引朝气,纳入腹内,再用舌头搅动口腔上下、牙齿内外面,两面颊频频鼓漱,使津液满口,再缓缓咽下。这种餐漱津液法是“虚映之道,自然之功”,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远取天地之精,近取诸身”的实践行为。
    服食五牙法,又称鼓漱功,又称服食玉泉法。唐孙思邈《千金方•养性序》曰:  “人当朝朝服食玉泉,使人丁壮,有颜色。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又隋巢元方《养生方》曰:“咽之三过乃止,杀虫、补养虚劳,令人强壮。”“治口苦干燥”,可知此法在唐以前已有流行。
    酒为五谷之华
    酒,道教认为是“五谷之华,味之至也”(《养性命延录》)有养生祛病的功能,过饮,则能损性伤命。唐代道教戒律中告诫曰:“学士及百姓子,不能饮酒失养性”(《要修科仪戒律钞》)。学道之人,“不可惑于酒恶”(《洞玄灵宝道学科仪》),是指修道之人不可耽酒、汹酒,以酒伤身,因酒败性。而在养性中,减酒节行,调和气性,“服气时,每日空腹两盏酒,甚妙”(《太清调气经》)。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盛行服食灵飞散、五石散;唐初又盛行温酒调服四扇散、青云子返童散、构杞散、地髓散等,都是借助酒力以助气、以发散药效、通达精血脉络。因此,道教养生中是提倡节制饮酒,并非绝对禁酒。
    道教所饮酒类中,注重药酒的配制。《药酒序》曰:“夫酒者,谷蘖之精,和养神气。性惟慓悍,功甚变通。能宣利胃肠,善守引药势。今则兼之名草,成彼香醪,莫不采自仙方,备守药品,痾恙必涤,效验可凭。”盛行唐代的有地黄酒、黄精酒,枸杞酒、菊花酒、菖蒲酒、松叶酒、松脂酒、柏叶酒,以及桃仁酒、杏仁酒、神仙乌麻酒、三石酒等,均具有轻身明目,延年益寿、补气血、壮筋骨等作用。
    “无酒不成俗”,民间饮酒习俗,无不存在在民俗礼仪、宗教斋醮活动中。如新春佳节,必喝新春屠苏酒;端午节,人们倾洒雄黄酒;五月五日,男女老少均佩带符画,饮菖蒲酒;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兴饮菊花酒。酒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番精神慰籍。
       药茶代饮
    古人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中国最早的饮茶资料书藉《茶经》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时代就有了饮茶的习俗。这虽然不是史实,但据比较可靠的记载是前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的《僮约》中即已提到了“烹茶”、 “武都买茶”。“茶’’这个字,在唐陆羽《茶经》书中首次出现,《尔雅》:“禾賈,苦茶”,郭璞注日:“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芬,蜀人名之苦茶”。注中还谈到饮茶的方法是“煮作羹饮”。西晋杜育《荈赋》中提到饮茶,说“沫沈华浮",说明西晋时饮用的有末茶,华(花)茶。
    药茶,即以草药代茶饮用,或草药与茶共同制成饮剂食用,始出于山居道士所创。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隋唐时期,嵩山道士、王屋山隐居修道者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均自制松叶茶、柏叶茶、甘菊茶、杏仁茶、桃仁茶等代饮服用。道士们的制作方法也较简单。如甘菊茶,可明目清肝,治虚劳醒脑。制作:取黄花紫茎的菊花全草,洗浮、阴干、捣末即可。一般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又如薄荷茶,可祛邪气,通鼻塞头痛,去心烦燥等。罗摩叶茶,可除风治头痛。石楠芽茶,可补虚治风。槐芽茶,可治疗肠风下血、大便干燥,痔疮等症。
    唐朝人讲究茶效,茶情、茶趣、茶品,《茶经》说:“茶性寒,最宜饮用”,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而道士们所创的品目繁多、治疗广泛的药茶,更有胜过茶茗的功效。
    刘贞亮认为茶有“十德”:能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道门药茶更能“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凝神志、恬心气、益寿延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