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德经》漫议 第四十二章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一 生 二,二 生 三, 三 生 万 物。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冲 气 以 为 和。人 之 所 恶,唯 孤 、寡 、不 毂,而 王 公 以 为 称。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或 益 之 而 损。人 之 所 教, 我 亦 教 之。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本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的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论,后半部分讲的是好恶与损益、过刚则易折的道理。
    《道德经》第一、四、十四、二十一、二十五章和本章的前半部分,是专门谈“道”的。如果能够完全明白的话,就掌握了《道德经》思想的核心。本章中的“一、二、三”,是“道”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分化的量变过程,万物由此而来。《庄子》在他的《齐物论》里就创造性的解释了“一、二、三”。他说:“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一个事物的出现,言语也随之出现,事物的“名”与言语密切相关。 “道”的本性就是阴阳二气。一个是不可言说的“道”之本身;一个是不能说的“道”,就是“二” 。关于“三”,自古及今的解释大都沿袭前人,有的版本中解释“三”为何意的时候,认为是二生出一个三以后,三再生万物。还有的版本在注解的时候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这样含糊的把“三生万物”的“三”给忽略过去了。也有人说“三”指的是三才等。笔者觉得这些解释都不是老子所说的“三”,所以下面会用最简单的比喻来说明这个“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即,“道”是独立的一个元始整体。元始整体的“一”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交融形成均匀和谐的状态,万物便是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万物遭受阴气的侵袭又受到阳气的关护,相互冲突交融而形成和谐均匀的统一体。“生”,指展现和形成的过程。“一、二、三”是“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分化的量变过程。为什么?因为由“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昔之得一者……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等可知,“道”始于“一”,“一”就是独立无二的“道”。“道”又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即阴阳二气,此即为“二”。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进产生“和气”,此即为“三”。为了让人明白什么是“三”,老子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来说明。万物本身就是“一”,“负阴而抱阳”即是“二”。“和”即“和气”,“和气”是指“三”。“冲气”是“和”的特定条件。“道”生万物也是需要特定条件的。比如,把一粒麦种看做“道”,麦种自身的胚胎本身就包含阴阳两半,在有了水、氧气和温度的特定条件下,就会发芽,生根,开花,传粉,进而成熟变为很多麦粒。“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没有生命的石头,即便是纯阴或者纯阳,也不生不长。道家的长生之术,就是把自身的身体看做阴,把人的情感欲望看做阳,要想健康长寿,就是要合理调节情感欲望。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意即,人们独独厌恶的是“孤”、“寡”、“不毂”等字眼,而王公们却用以自称。所以,在特定状况下有些事物如果减损反而会增加,增加它反而会减损。“恶”即厌恶。“孤、寡、不毂”,都是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辞。为什么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呢?因为愈能放低身段的君王,地位就愈高。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意即,别人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暴蛮横的人非死其所,我将以此作为施教的宗旨。“教父”,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也有教人第一课的意思。“强梁者”,蛮横无理的人。为什么这样的人没办法得到善终呢?因为“柔弱胜刚强”。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电影《上海滩》中的冯敬尧、丁力,以前许多割据为王的军阀和现在的黑社会,他们个个凶悍,人人害怕,但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
    由上可知,“道”虽然是冲虚之体,但始终具有“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品质,所以才能“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吾将以为教父”是针对“强梁者不得其死”教训而言的。因此,做人做事,如果能够以“道”为怀、以谦自处,就能够成就伟大的功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