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一是把汉语言文化转换成接受国语言文化的翻译的方式,一是原封不动地移植入接受国或接受国在汉语言文化的形态上生成出本民族的汉语言文...
孔子的乌托邦思想和东方生存智慧就这样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乃至无神论宗教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宗教中的自然思想和无神论理念与布洛赫的“没有神的王国”和“自由王国”等主导...
性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在推动一项新编国别文学史的出版计划,该计划已经出版了新的法国、德国和美国文学史,而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则邀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讲座教授王...
孙念礼 胡适为孙念礼题写的书名 1928年2月,孙念礼(Nancy Lee Swann,1881—1966)将论文《班昭传》(“Pan Chao, Foremost Woman Scholar of China”)提交给哥伦比亚大学,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图片说明:宇文所安所著《迷楼》一书英文版封面 美国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徐志啸 在中国古代诗学方面,美国学者由于其身处西方及所使用语言的局限,比较多的一个层面是翻译、介绍...
我最近在认真读两本书。 一是法国著名汉学家、比较文学学者艾田蒲的《中国之欧洲》,由南京大学许钧和钱林森两位先生翻译,15年前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去年在广西师大出版社...
自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文书流散到世界各地,总计大约6万余号,最主要的几家收藏单位有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现...
在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构过程中,人们重视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等中国哲学家的贡献,相对忽视外国汉学家、传教士或哲学家的哲学工作。长期以来,学界忽视美国传...
日本的楚辞研究是“传统汉学”与“中国学”中的一个分支。藤井伦明在其《古代日本汉学简史》一书中,对日本各时代的汉学特征,作了如下说明:在古代,汉学的受众以贵族为主体...
近年来,法国汉学界围绕着相异性问题引发了一场论争。这场争论主要牵涉对于连( Jullien)研究工作的评价。 于连 从道家思想看中国哲学的内在性与非超越性 于连通过道的阴阳两仪...
据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杨联陞回忆,他1933年入清华,第一年必修课,有大一国文、英文。英文教授叶公超,英文课用的是各教授合选的文章。一本大书页数可观而且有难(如爱默生...
战国末期,燕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半岛,并于公元前194年推翻了箕氏统治,建立卫氏政权,称为“卫满朝鲜”。此时《论语》已经成书,很可能被卫满等人带入朝鲜半岛。从战国末期...
去年出访中,有位俄国友人一见面,就问我:“看了贵国的《世界汉学》,什么国家都介绍到了,连冰岛仅有一两位汉学家也有文章涉及,怎么讲俄国汉学的文章一篇也没有。”言外这...
如今世人都知道有海外华文文学。但是,却较少有人了解,在汉字文化圈内还有域外汉文小说。爰作此文,以开拓华文文学研究的领域,加强对域外汉文小说的研究。 一、汉字文化圈的...
自从《赵氏孤儿》于1759年在西方舞台上演,中国戏剧就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经历,并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元杂剧《赵氏孤儿》首次被全文翻译成法文是在18世纪...
法国汉学在西方汉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李思纯曾言:“西人之治中国学者,英美不如德,德不如法”;当代法国汉学家戴密微(Demieville,Paul)干...
《庄子》英文版书影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教授 ■何乏笔(Fabian Heubel):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当代转化 李雪...
莱布尼茨(G·W·F·von Leibniz,1646—1716年)是17—18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力学家、神学家和史学家。他是上承希腊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莱布尼茨一生中从未到过中国,主...
陈寅恪等诸先生曾先后指出,近世罗振玉与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开百代之学风,启后学之法门,为当时国际汉学界的先驱主流,被后人誉为“罗王之学”。然而,后来又因政治与历史的原...
开封是北宋的首都,作为宋朝的四京之一,又称作东京,跟日本首都的用字一样。不知是不是为了区别,同样的汉字,在日语中,两个地名发音不同。不过,不管怎么说,古今中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