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儒学时,或许还难免不自觉地仅以之为一种中国的本土文化。但事实上,至少自宋明以来,儒学便已扩展成为东亚经验的一种了。而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全球一体化,儒学更...
1998年5月,北京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作为校庆的重要项目,'98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于5月6日-8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与会的中外学者共三百余人,分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四个分会...
中国龙形象 英国《卫报》4月5日文章:龙来了 原文提要:英国《卫报》资深记者、历史学家约翰吉廷斯对以下一系列有关新兴的商业强国中国的书籍作出了评论。这些书分别是:《小心龙》...
在异国情调的背后,反映的是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直面西方现代文明时所经历的痛苦而深沉的思考 近年来,有关近代西方看中国的书籍层出不穷(包括来华传教士的游记、信札...
1904年,身为京师大学堂国文教席的林传甲写出了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讲义》,这部著作标志着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的开端。一百年很快就要过去了,中国文学研究发展到今天,不仅具有...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3 期发表了我的《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文。文章的起因是1991年暑假我作为德国汉堡大学的洪堡学者(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pendiat ), 曾访问过那里。...
在2000年这个20世纪的最后一年里,岸本美绪从下列多个方面综述了20年来宋至清代历史研究的动态特征:档案史料的整理和公开,多语种的研究,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中国中心主义和汉族中心...
英国《金融时报》4月5日文章:力量的再平衡 《下一个美国的世纪》和《对手》是两本关于亚洲再度崛起的书,它们表达了西方对亚洲的观察和自省。有关亚洲是否会再次主导全球经济就...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开列了介绍中国方方面面情况的十本畅销书。书名和著作者为: 1.《中国饮食研究:最新营养研究大全》作者:科林坎贝尔托马斯M坎贝尔 2.《那个热爱中国的人...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英 艾华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18.00元 通常我们习惯于认为,与青少年相比,成年人有权阅读更为开放的书籍;与中国读者相比,西方读...
内容提要 本文对二战以后韩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进行分期,并逐一寻绎其演进历程;对其研究队伍的组成及其学术成果进行分类探究评估;对其学术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分析其...
全球性已成为当代历史研究的本质特征。出于对此点的深刻认识,美国的中国史学者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吸取和借鉴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尽力做到为我所用,从而使美国的中国史研...
【法国《论坛报》7月11日至12日合刊文章】题:当中国的潜意识表现出来 一个月后,所有目光都将聚焦中国。而要躲过西方善恶二元论的看法将是困难的,事买上,西方认为中国是否定人权的...
1999年明清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中,首先必须提到的是川胜守《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和岸本美绪《明清的交替与江南社会》(东京大学出版会)这两本著作的付梓。两书有着...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记者阿班回忆录》美 哈雷特阿班著 杨植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34.00元 为新闻而生的记者狂人,遭遇变革方兴的古老中国美国记者阿班在华十...
美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于一九五○年代。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成为美国以至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此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美国的...
《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 [荷兰]冯客著 徐有威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包括监狱在内的刑罚有着迥然不同的政治寓意,但监狱对社会变革和发...
一、清代 1996年7月,在中津川举行了明清史夏季研讨会,讨论主题是中国清代后期的地域社会。自1981年的专题讨论会提出地域社会的视角以来,至今已过去了十五年,地域社会论仍然成为本...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20日载文説:奥运会对中国有何意义,对此我们只有非常模糊的概念。出生在中国、目前在美国教书的历史学家徐国齐(音),通过他的《奥运梦想--中国和体育,1895-...
西方的中国妇女研究产生于70年代初女权主义运动高潮中。二十多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既与中国社会政治的变化密切相关,又与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息息相通。近年来,中国在海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