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史记》研究,其有关历史、文学方面的成果极多,要对此进行系统了解是很困难的。中国1987年5 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史记》学术讨论会,以此为契机,全中国史学、...
叙言 日本的朱子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1]。这种传统,使日本的近现代朱子学研究具有与众不同的基础与风格。自二十世纪以后的朱子学史之整体观之,日本学者用功最勤,所取得...
韩国人已经认识到中国文学是一门很有研究价值的学问和充满希望的学术领域。据2001年《中语中文学》第28辑附录介绍,韩国有1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与中文有关的系、部,从事中文教学的...
16世纪以来,在一些西方的文献中,往往提到中国人有这样的自负:他们认为惟独自己才有两只眼睛,欧洲人则只有一只眼睛。这些记载出自英国人和葡萄牙人,而法国的伏尔泰也曾谦...
域外汉籍研究——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 张伯伟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3) 域外汉籍研究在中国的开展,如果以首届“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为代...
引言 自从《沉沦》发表以后,郁达夫作为中国的大作家驰名国内外。在日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就开始介绍郁达夫小说。它在日本的接受过程中受到中国国内以及中日两国的历史政...
严绍璗先生曾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做过经典性的表述,他认为这一研究领域应有四个基本的层面:第一、关于中国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第二、关于中国文化传入对象国之...
一、序言 村松梢风(1889~1961)的作家地位在20世纪的日本文坛大概连二流也排不上,尽管他生前发表过几十部小说和人物传记,曾经有过不少的读者,他撰写的六卷本《本朝画人传》被数...
程光炜: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学者出版的一些成果, 开始形成新的景观和学术的增长点。像李欧梵的鲁迅研究、现代性研究、上海都市文化 研究,王德威...
和法国、德国相比,英国“中国热”的高潮不是在18世纪上半叶,而是在17世纪呈现出“早退”的现象。到18世纪,虽然民间的“中国热”仍在持续,但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在降低,...
一、体系、方法和对象 社会科学的中国研究是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经济学以及邻近学科和一些延伸的知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的。这种研究可以在汉学的框架中...
读到陈俱先生翻译、复旦大学陈绛教授校阅的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所著的《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上海古...
多年来,香港联合出版集团一直视经营海外中文图书市场为自己的一个业务。我们付了学费,也因此获得经验。 一、谁是顾客 在海外,中文书刊的消费者是谁?主要有四类: 1、懂中文...
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其反封建的主题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在相当长的年代中持续地影响了后代的文学乃至人们的生活观念,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首先界定一下本文的标题。“无形”和“有形”首先指的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中国小说。本文将进一步指出,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
三 韩国、日本对中国史学的研究 1、韩国 韩国是世界上对中国史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可谓传统悠久。早在1403年,即朝鲜太宗三年,元代胡一桂著《七史纂古今通要》刊行;世宗七...
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汉学大会上,周宁教授对跨文化形象学的反思以及对汉学学科合法性的质疑,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什么是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什么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其...
1965年莫斯科东方文学出版社出版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俄文版,曾请笔者主编并为后记。因为袁珂几乎没有提到前人的神话研究,而笔者翻阅各种各样研究著作,发现一百年来西方东...
传统汉学在西方,若以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时期作为起点,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经过汉学家的长期努力,汉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涉猎广泛,尤其在文化研究上富有成就的跨学科门类。...
美国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的名著《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把长城作为他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长城是中国北边的一个城墙,但在亚洲来看,却是中央位置,整个中国和亚洲的历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