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苇 道教以道名教,其一切信念、思想,都必然围绕“道”来展开,所谓信道、学道、修道、证道、行道等等 ,“道”是道教徒所皈依的三宝之首,是道教的最高信仰,也是道教义...
文/姚海涛 世人常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故常以有用与无用来衡量世间一切物事。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有用与无用是...
文/姚海涛 老子是一个与先秦诸子截然不同的谜一样的存在。老子姓氏、寿命、著作都是谜。从先秦诸子姓氏来看,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庄子姓庄,而老子却偏偏姓李。从先秦诸子寿...
文/唐东辉 孔子说,智者乐水,水中有智慧;禅师说,善心如水,水中有善意;老子说,“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下引皆同,只注章数),水中有大道。 “上善若水”,大...
文/道诚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诗魔白居易感叹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
文/清虚道人 理性地去认知一种宗教信仰,必然要谈论该宗教信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仰以及如何信仰、信仰所能带来的现实改变等等内容。 这几个方面的思考,其实正是宗教...
文/郑宗恒 有人曾说,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此话未免有些片面,但彰显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崇高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短短五千言饱含人生智慧,其无为的思想深...
文/道诚 人生不可能只遇到好事,不遇到坏事,但是我们往往不愿意遇到坏事,认为这是令人厌恶的。老子告诉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坏事,好坏之间的转化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你处...
文/李大华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思是:道冲虚,而它的实用从未盈满。渊深啊,好像是万物的宗...
文/止水 中国传统隐士形象,如樵夫、渔夫,以及诸多道人形象里,斗笠是标志式的搭配。本文从“笠”的造字结构出发、谈谈斗笠与道人形象以及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最后给大家介绍...
文/武当玄拙 道教以道为根本信仰、以道为行持原则、以道为人间教化,不论何年何代,修道者都把一个“道”字作为日常坐卧的真一标准。奉行历代祖师的修道慧语,这是入门学道的...
文/武当玄拙 道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上至宇宙生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均能找到与之职能相关的信仰对象。不仅如此,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道教所...
文/道朴 《庄子山木》说了一个“方舟济河”的寓言。一艘船在渡河的时候,有一艘船撞上来了,如果那艘船上没有人,既使急躁的人也不会发怒。但如果那艘船上有人,那么,就会大...
文/道诚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每当夏天来临,总会有一种昆虫,在小树林中用它那高亢嘹亮的鸣叫声,陪伴着人们一起...
文/道朴 庄子有一句名言,“吾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者,有用也,不材者,无用也。材与不材之间,也就是有用与无用之间,这怎么理解?我们且看这句话的出处。 吾将处于材与...
文/道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恶的卑下之处。 上善若水(资料...
文/道朴 《道德经》五十六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
文/道诚 对于人最初的本性,我们一般会说“人之初,性本善”,或者说“人之初,性本恶”,或者说“人出生开始如同一张白纸”,而庄子对本性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不要丧失本性(...
文/道诚 我们去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件以前做过的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比较容易?我们要做一件复杂的事情,一件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是不是感觉很困难?老子告诉我们,不要因...
文/道朴 谈起庄子,我们可能对他有一种刻板的印象,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没有情绪,没有脾气,是个逍遥于天地之间,过着诗意的栖居生活的高人。 逍遥于天地间(资料图)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