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 [其它]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23-08-02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

  • [其它] 杨朝明|“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2023-08-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

  • [其它] 大暑:至极与转换 2023-08-02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又到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大暑时节。暑,热也。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本就是炎热之意,而大暑,则说明炎热程度达到了极点。时值中伏前后,骄阳灼灼,...

  • [其它] 儒家故事|刘宗周:子欲孝而亲不待 2023-08-02

    刘宗周(1578-1645),明末著名思想家。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书院,人称蕺山先生。刘宗周出身贫寒,万历年间登进士第。天启年间为礼部主事,...

  • [其它] 《论语》翻译中文物形象的变形 2023-08-02

    《论语》中涉及了许多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形象,它们往往蕴含着圣人的微言大义,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中西历史生活的差异,再加上译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和思...

  • [其它] 增强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

  • [其它] 文化自信与文明再造 2023-08-02

    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复兴征程需要万众一心、凝心聚力,需要培根铸魂、固本培元,需要了解世界、理解他国,也需要让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而...

  • [其它] 朱康有:从“实学”到“新实学文化” 2023-08-02

    “实学”并不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用得频率较高,宋代以后的思想家偶也用之。当然,与“实学”内涵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追溯得更早。为此,历史上的“实学”能...

  • [其它] 王志民:中国优良家风的文化根基 2023-08-02

    关于母教与儒学的关系或者说儒学是如何影响了家风和家教的,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孔子的儒学是如何影响了家风。二是为什么在邹鲁之地,不仅产生了孔子、孟子两位伟大的思...

  • [其它] 马秋丽:文明观的中国表达 2023-08-02

    文明观是指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如何、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问题的解答。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世界现代化大潮,遵...

  • [其它] 杨华:中国何以成为“礼仪之邦”? 2023-08-02

    摘要:传统文献和当代汉语的用语习惯中,“礼仪之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逐渐代替了“礼义之邦”。其内在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礼仪之有无视为自我文化认同的根本标识...

  • [其它] 陈先达:对中国道德的不同评价 2023-08-02

    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可以截然不同。伏尔泰赞扬中国,说中国人具有完备的道德学说,它居于各门科学的首位。还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莱布尼茨也说,“在我看...

  • [其它] 唐青州:孔子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3-08-02

    统观礼制发展史,经由夏商两代近千年的酝酿与发展,礼制在西周进至高度发达阶段,及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因过于繁复而渐趋崩坏,《论语》中所记载的“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

  • [其它] 王杰: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2023-08-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和传承的一切文化的总和,体系庞大、内容复杂,既有精华的、优秀的、有益的部分,也有糟粕的、腐朽的、有害的因素。 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就要...

  • 首页
  • 上一页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页
  • 末页
  • 20544108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