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汉文学》是我的一部旧著,今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修订版。在亚洲汉文学通史还没有问世之前,《亚洲汉文学》还可 以揭开那被学术主流来不及顾及的一隅,把我们带到一...
韩国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许多方面一直交流频繁。虽然本世纪中叶以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两国的交流处于相对冷落的状态,可是两国人民交流的愿望却始终不曾断...
内容提要 叔本华的汉学研究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中国人对自然和英雄的崇拜,二是儒释道三学,三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他认为汉学提倡天人合一,这与西方宗教创世概念迥异...
内容提要 韩国白居易研究70年代为萌芽期,80年代为适应期,90年代为成长期。韩国白居易研究落后日本,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务之急,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翻译注释白居易全...
内容提要 自从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中国开封犹太人艾田之后,西方认为在中国发现犹太人是民族学史上的一大奇迹。西方入华传教士、西方犹太人、官吏和学者,争相对开封犹太...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论说方式和特点,已故的美国著名王国维研究专家李又安(A.A.Rickett)教授曾指出过令西方学者头痛的问题, 每一位学者早就意识到了由中国批评写作的本质所引发...
近十多年来,中国古代宗教研究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汉学界都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据汤普森(Laurence G.Thompson)统计,自1980至1990年期间。西方发表有关中国宗教研究论文的学者人数...
1978-1981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国出现了解冻。中国新时期文学 曾预示、表现、甚至引发了中国意识形态和实践方面的深刻变革。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台湾的文学也兴旺起...
近10年来,海外儒学研究有很多新特点。在欧美及东亚地区,将儒学研究与现代文明困境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主题。本文主要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儒学研究作一简单的综述。 美...
语言是研究一种哲学的最初线索,它同时表现并规定了一个民族的哲学思维方式。西方人对于语言形式与思维形式的关系的研究始于19世纪的德国学者洪堡(Humboldt)和某些人类学家;...
戏剧与诗歌 中国的戏剧,由于受到官方审查以及电视和其他娱乐节目的冲击--总而言之,深受观众锐减之苦,尽管出现了以高行健为代表的先锋派剧作家--长期处在自我声称的危机之中...
近十年来,海外儒学研究有很多新特点。在欧美及东亚地区,将儒学研究与现代性及现代文明困境结合起来讨论,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主题。 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中心的儒学研究近十年来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语热持续升温。与此同时,世界汉语教学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的专门之学,敦煌学具有资料零散、成果丰富等特点,对于学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的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近年...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的民主知识分子们大都对人类的未来感到渺茫,亟须在新的异域中探寻自我。于是,国外便有一些友好的(有的起初也并非那么友好的)汉学家开始涉足解放区文学这...
在阐述民族或族群的历史根源性时,我们过去采用的溯源式叙事范式,恰恰忽略了对于所研究对象的主观归属意识之状况及其历史变迁进行必要的考察;因此便可能很轻率地将某种经过...
内容提要 17世纪是俄国汉学的前汉学时期,以后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世纪的创立阶段、19世纪上半期的民族化阶段、19世纪下半期到十月革命前的近代化阶段。俄国汉学在长期的发...
内容提要 从欧洲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看,他们更加注重凝聚着东方哲学和美学精髓、体现汉民族文化本真语言特性的作品,同时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世界社会...
一 在我国,关于会馆史的研究,大体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25年5月, 郑鸿笙发表了《中国工商业公会及会馆、公所制度概论》〔1〕一文, 堪称会馆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他认为会馆、公...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北美、澳洲和西欧国家关于鲁迅研究的基本面貌,对英语、法语和德语世界鲁迅研究者的重要观点、学术理路、研究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